[名著同人]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第124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此时岳飞杨志接连请愿,希望能跟随宗泽一并去看住金人。岳飞自然不必说,一心忠君国,杨志从小就梦想着为国效命,重振祖辈荣光,去边关也算求仁得仁了。有他二人帮着分担些,赵淳楣也能放心不少,于是便痛快的答应了。

    拿燕云十六州只是个开始,这一多了这么多的领土,各级官员是不是要重新分。要知之前的燕云十六州一直于一无政、府状态,现在要重新规划,又得费许多心血。

    不过嘛,赵淳楣虽然伤脑,但底线官员可就乐了,这都是机会啊!于是立刻有人上书,要朝廷广开恩科,加大士录取人数。

    赵淳楣看后都要气笑了,宋朝本就冗官,每年光是俸禄都是一大笔,现在这个问题被金国理解决了。北上许多官吏死,不得不从各地调上来,如此倒是达成一微妙的平衡,算是短暂解决了这个问题。赵淳楣原本还在庆幸,结果突然冒这一

    扩招是不可能扩招了,不光不扩招,她还将士取士的一百五十人改为一百人,足足少了三分之一。此举一,别说是官员,读书人先沸腾起来了,太学学生们又要到跪。

    但赵淳楣对此却早有准备,虽然士人数削减了,但其实宋朝的科举科目还包括明经科、明法科和明算科。明经科考的是儒家经典,考后一般担任地方基层官吏或者教育系统培养人才;明法科顾名思义,大理寺刑等司法机构;最后的明算科是最惨的,如果说前面两者只是在就业上没有士那么吃香,行业天板不,那么明算科这几年都直接荒废了。尤其是宋徽宗上位后,由于更喜琴棋书画,对这些小极为厌恶,连开都不想开,真缺人手直接从官员系统选择。

    经法算这三科为整个宋朝的教育司法财政等领域提供了非常多的人才,有了他们国家机才得以运转,然而社会却没有给其应有的重视。其实当年王安石变法,曾经试图提升这些务实科目的地位,但随着变法的失败,一切努力付之东

    赵淳楣在经过仔细的商讨后,决定逐年增加这几科录取人数,并且优化考试容。如此一来,士人们自然没话说了。官,了经法算也官,不是每个人都在策论上有天赋,也不是每个人当官都为了相,即便有些专攻士的学生不满,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群众的意见。

    科举改革是件大事儿,赵家老祖宗可是放话,要跟士大夫共治天。所以至少到现在,士大夫这一块都是赵家江山的基本盘,当皇帝若是基本盘都稳不住,那场可想而知。为了使政策平稳落地,赵淳楣不得不小心再小心,召集了许多官吏,一起商讨了近半年才搬还算可行的方案。

    首次尝试还算成功,最起码选来的人才赵淳楣还算满意。原本她觉得总算可以稍微歇一歇了,突然,一些官员来表示,赵淳楣当皇帝这几年王师所向,逆虏溃散,四海晏然,狱空无讼,堪称“仁如尧舜,功迈汉唐”,理应效仿真宗皇帝,去泰山封禅!

    赵淳楣被这些拍得直起疙瘩,连忙摆手拒绝,开玩笑,她这才哪儿到哪儿,还封禅?宋真宗就因为封禅这个事儿被笑话了一千多年,自己可不去,于是连忙以铺张浪费为由拒绝。

    但没想到的是,她越拒绝官员们越持,最后连闻焕章都加。给的答案也很简单,赵淳楣当年登基典礼就办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完全没有皇帝的样,这个时代对于“礼”还是非常重视的,她为皇帝,更是应该给百姓榜样。另外收复燕云十六州

    本就是个大功绩,怎么着也要告诉祖宗天地。

    赵淳楣被闹到没办法,勉答应了,不过封禅什么的还是拒绝,祭天祭祖就算了结了,至于地就定在京城南郊。

    原本以为办个仪式庆祝没什么大不了,结果真作起来赵淳楣才发现说如此多,她自己提前三日就要在大庆殿斋戒,其余级官员们也得在尚书省斋所净心。

    等到了那天,赵淳楣乘坐御撵,率领万骑仪仗,在百官的拥护宣德门,沿途禁卫肃清,百姓们焚香迎驾。

    着通天冠,穿着绛纱袍,赵淳楣一步步走向祭坛的最,在礼乐行明堂礼,之后以酒地面,迎接祖灵。

    旁边的礼官开始陈述当今天所取得的功绩,这事儿其实历代皇帝都过,不过相较于之前皇帝的夸大,赵淳楣这份就详实多了。

    读到最后,就连周围官员都开始啧啧称奇,今上才登基几年,竟然了这么多事儿吗?

    这七八糟的忙活完,时间也渐渐到了傍晚。

    就在准备返程的时候,突然,不知谁轻声呼唤了句,“快看天边!”

    众人抬望去,只见远的晚霞咋夕的照梦幻多姿,呈现或粉或紫的漂亮颜,同时天上掉落了几滴雨,想来晚上过不了多久就有一场大雨。

    “紫气东来!此圣主临朝之兆啊!”

    “是啊!官家神武,故天降甘!”

    赵淳楣微窘,意识看向“白鹿哥”闻焕章。

    闻焕章老脸一红,连连摇,官家也太看得起他了,纵云雨都来了,更何况赵淳楣现在皇位已经坐稳,本不需要这些了啊。不过凭借着过的官僚素质,他还是迅速反应过来,站来大声:“有君德合天地,实乃大宋之幸,臣等不才,愿效犬之劳,以恭吾皇万岁!”

    在他开后,其他官员也都站来,齐声呼“万岁”,声音一浪过一浪,最终响彻云霄。

    冰凉的雨打在脸上,赵淳楣突然有些恍惚。穿越至今,经历的每一件事飞速从前闪过,从谷县的小丫鬟,到京城里的大商,从二龙山的贼,到九五之尊的真龙天。金钱、权势、朋友、人……她好像一株野草,在这个时代生发芽,并逐渐大,拥有了一切。有些时候,赵淳楣自己都觉得这是不是仅仅为南柯一梦,

    然而当赵淳楣低,再次看向一张张熟悉的脸时,目光变得定。

    这不是梦,她站在这里,她属于这里!

    空悬着的一颗心渐渐回落,赵淳楣平静地开

    “众卿平。”

    ———正文完———

    番外一 公主归京

    五年后,汴京。

    天才刚蒙蒙亮,城门便排起了队,本开封就繁华,这些年赵淳楣又接连开放了几个港,国家的商业活动愈发频繁。这一大早的,就在人群看见不少番商。

    赵福金掀开车帘,凝视着这座巍峨壮丽的城池,神复杂。

    “帝、娘,已经城了,您先在此等候,小的们前去官府通知。”几个护卫打扮的男恭敬

    赵福金,然而他们走后,望着川不息的人群,突然萌生烈的想要去看看的念,不顾周围劝阻,独自车。

    当脚踩土地的那一刻,她不由发一声叹。离家近十载,终于回归故里。拭去泪,赵金福努力平复绪,等彻底冷静来了,方才观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