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 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 第12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这,赵淳楣倒是乎预料的十分听话,多私抱怨几句,但最后也都乖乖照,尽量跟朝臣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关系。其实上辈看许多讲皇帝的视频,许多人评价往往带上这么一句“这是个好皇帝,专跟文官集团对着,不妥协!”“因为这个皇帝得罪了文官集团,所以历史评价不”等等。赵淳楣那时候就觉得这话有些奇怪,直到自己真当上皇帝才知是哪里怪。

    好端端的,文官集团嘛呢?

    说白了,封建社会家天,文武百官都是给皇室打工的,哪家老板专跟自己属作对?“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这样去怎么可能将国家治理好?所以赵淳楣在登基的这几年里一直在衡量跟臣往的这度,除了在国家生死存亡大事上定自己的想法,其余琐事只要对方说得有理,她就会耐心倾听。

    更何况,边有约束不是坏事,赵淳楣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还多次经历过生死,接过社会三教九。但即便如此,也有些禁不住权力的诱惑。当上皇帝,随便一句话就能决定旁人的命,更别提周围人无底线的捧夸赞,赵淳楣要不是心志定,有时候觉得自己要被哄成胚胎了。

    也正因如此,她更知言的可贵。

    就好比现在,赵淳楣盯着手上的奏章皱眉,看上去颇为苦恼。这是四川转运使送上来的,上面陈述了四川等地由于滥发,导致的财政崩溃,小商贩接连倒闭,百姓生活困顿等等。之前在二龙山办事的李忠现在在蜀地当武官,赵淳楣还特意写信向其询问况,得确实如此后立刻召集官员开会。

    事实上,打从宋神宗期间,滥发就已经有苗,不过那时候还没太过分,而到了宋徽宗,由于生活奢靡又好大喜功四征战,大宋堪称手持动力验钞机,疯狂从百姓手里敛财。而朝廷早已对此形成了路径依赖,国库一空虚便印钱,充分行可持续的竭泽而渔,所以当官员听闻此事,大分不以为意。只是见皇帝这般重视,总要有表现。

    张昌作为宰相,百官之首,第一个发言劝说:“官家莫急,只不过是因为金人连年犯,百姓觉得不保险,积攒些钱罢了,等时局好了,这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哪有那么容易,”赵淳楣摇,政府信用一旦破产,想要重建起来是非常难的,老百姓可能不懂什么“剥削”“压迫”这些词,但老百姓也不傻。

    思来想去,赵淳楣最后拍板:“传令去,从今年开始,钱引等引发量减半,之后逐年递减,争取二十年彻底停止。”

    众人一听皆大惊失,连忙:“官家!万万不可啊,如此来,朝廷拿什么筹钱!?”

    “哦?在印之前也没见大宋散架啊。”赵淳楣明知故问,之后对着官员们叹息:“圣人云,能载舟亦能覆舟。四川能闹到今日这个地步,想来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滥发纸钱,看似能充盈国库,但最后闹到民不聊生,官民反,还是得钱平叛,你们说这是何苦呢?”

    官员们依旧不解,“既然这样,朝廷可以少发,多些收益也是好的啊。”

    这赵淳楣倒是也考虑过,但犹豫再三,还是否决了。这东西就像潘多拉的盒,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就好像刚诞生时,仁宗英宗尚且能控制着使用,神宗哲宗就开始放肆,到了徽宗,那更是毫不顾忌。在皇权权力没有制衡监的古代,一旦打上“为了江山社稷”的理由,那本停不来。

    哪怕赵淳楣活着的时候能保证自己完控制纸币系统,那她后代呢?所以脆一开始就不用。原本她想着立刻停止发印,但毕竟什么的也通了好几十年,虽然在崩溃的边缘,但还是有许多人持有的,冒然决定可能会引起恐慌,所以打算一来。

    不光是纸币,难得承平,赵淳楣还利用这段时间理了不少政,从行政效率到农桑盐科,在接连惩治了几个臣贪官后,整个官场风气也有所好转。政治清明了,民众自然能受到,于是纷纷称赞起当今圣上。

    正当大宋这边风风火火地行改革之时,金国上层同样也没闲着。

    完颜晟与完颜宗翰的斗争几乎已经搬到明面上,朝廷官员被得纷纷站队。为了让自己的儿完颜宗磐当太,皇帝同样也在行改革,他效仿大宋,成立三省六,提了一批文官,开始在国传播儒家思想。两次三番地表示,他大金现在已经不是山沟沟里落联盟,而是正经国家,老家那已经过时了,现在要理这么大的地盘,应该参考汉人,采用嫡继承制,更何况现在自己弟弟和完颜阿骨打的嫡都死了,也是没办法。他看完颜宗磐德行能力都很不错,国家给他也放心。

    对此完颜宗翰冷笑,直接表示要是用汉人那一完颜晟现在就应该从龙椅上来,毕竟他只是阿骨打的弟弟,又不是儿。现在虽然太、祖的儿死了,但嫡孙还在,要传位就应该传给他!

    完颜晟气的直打哆嗦,两人在朝堂上直接对骂起来,斗得连老百姓都知了。

    最后的最后,还是完颜娄室站了来。对于完颜晟这个皇帝,因着把幽州让给宋,他已经失望不已,直接挟持了完颜晟与完颜宗磐发动廷政变。当然了,他也不是要这对父的命,而是迫他照女真的习俗,立阿骨打的孙为太,之后便束手就擒自己请罪了。

    经此一役,完颜晟被吓得够呛,整个人都苍老了好几岁。虽说没有命之忧,但通过这次变,让他看清了自己这个皇帝在这些大将军面前如此渺小。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脆摆烂不事。

    结果他这样一摆烂,朝廷虽然平静了许多,可金国行到一半的汉化改革却停了来。之前赵淳楣曾评价过,完颜晟这个人虽然斗,但其实有能力的,在如此关键阶段,国家的领人不事儿了,对于整个金国来讲都

    是大的损失。

    他不了有人,完颜宗翰顺利接国家的掌舵权。

    而宗翰掌权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集结军队,准备再次与宋决一死战。

    在得知金国大军集结的时候,赵淳楣正在里教女儿读书,虽然只有三四岁,但赵忴却表现得异常沉稳,说话事一板一的,活像个小大人。

    关于女儿的教育问题,赵淳楣曾再与闻焕章闲聊时,开玩笑地提起过上辈听说的清朝教育皇之卷王娃大法,什么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没想到不小心被赵忴听到了。从那以后她便如此要求自己,赵淳楣劝过几次,见其持,也就随她了。

    不光如此,她还要求亲爹荣帮着打熬骨,梦想变成扈三娘梁红玉那样的武林手。无奈荣经过仔细检验后,发现女儿不是练武那块料,也就能锻炼锻炼三脚猫功夫了。

    戳了戳赵忴绷的小胖脸,在女儿愤怒的瞪视笑嘻嘻地跑路,等到了外面方才收敛笑意,召集百官,之后平静地将金人那边的动作复述了遍。

    众人倒是没有吃惊,事实上,早在前年听闻金国皇帝完颜晟被变夺权他们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