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古代 -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9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林回星的这两菜相比,凉拌齿苋就可以称得上是简单了,洗好挑好的齿苋里面一会儿就捞起来。

    椒粉、味、盐、生、香醋……

    末了再撒上两大把切碎的蒜末,起锅烧油,一大勺的菜籽油浇去,被油这么一激,霸的蒜香味直接在院里面激开了。

    趁着油把野菜拌开,一香的凉拌野菜就好了。

    林回星一摆手,季娥她们几个女眷就拿着筷上前来分装拌好的野菜了。

    说实在的,看过了前面的两菜,纵然这会儿林回星把这齿苋拌得再香,大家都没多少兴趣。

    好在今天的大菜很快就场了,两大桶红烧蹄髈,倒在铁锅里面足有满满一大锅。

    村里人哪见过这个场面啊,这会儿别说那些小孩了,就是一向自认为自己定力不差的苏大贵,都忍不住‘咕咚’一声吞了一大

    今天筵席上的菜实在是太过丰盛, 整个午,上梁沟的空气都弥漫着一勾人的香味。

    这香味还一会儿换一个味,勾的大家肚里的馋虫都快闹翻天了。

    原本被忙着准备饭菜的大人赶到村里的那些小孩被这味勾着, 早早地就跑了过来。

    还没开席, 大鱼大吃不了,那不还有满满一大缸的汤圆吗。

    林回星让季娥守在缸旁边给后面到的村里人舀汤圆。

    苏应文早上来了一趟后, 也没多待, 抓了一把糖后就去地里打兔草了。

    今天是个好日没错,不过家里的兔和鹅却不会这么多,大了嘴就要吃草,苏应文是一天都躲不了闲。

    不过今天村里的大人心里都惦记着晚上吃席的事,也没心思去自家的了,苏应文的小伙伴见他一个人在地里忙活, 都十分心的凑过去帮忙了。

    原本需要忙一天才能完的活,因为有小伙伴们的帮忙, 只用了半天苏应文找够了今明两天要用到的青草了。

    喂过兔后, 苏应文他们这一群小孩才一窝蜂地往林家跑。

    季娥也心疼孩, 这会儿给苏应文舀汤圆的时候, 特意只舀了一个汤圆。

    苏应文刚看到自家阿娘给的孩舀的都是两个汤圆,当即梗着脖就不乐意了:“阿娘, 你多给我舀一啊, 怎么别人就有两个, 我就只有一个。”

    苏应文年纪小,对于自家阿娘的厚此薄彼,他打心里觉得委屈。

    季娥真是拳了, 这大好的日她也不能儿哭闹起来,只能耐着柔声安:“你林大哥说着汤圆吃了不容易消化, 你人小,少吃一,才能留着肚等会儿吃啊。”

    汤圆虽然好吃,但到底是粮,怎么都比不上等会儿席面上的大鱼大啊。

    季娥心里盘算得很清楚,要不是想让儿尝尝这汤圆的味,她不得只给他舀一碗糖呢。

    季娥的解释很容易地就说服了苏应文,因为碗里只有一个汤圆,他吃得很慢,恨不得每一都在嘴里嚼上个十几二十遍,慢慢地咂摸味

    甜甜的汤圆很得小孩的喜,有的孩吃完碗里的汤圆后还捧着空碗扭扭地跑过来小声问季娥:“季婶,这汤圆好吃,我能再吃一些吗。”

    可以自然是可以的,毕竟还有这么大一缸汤圆呢,不过季娥也没忘把这汤圆吃多了撑得慌,等会儿吃不菜的话告诉这些孩

    不过有的孩,有的就馋这一甜甜的吃,哪怕季娥声提醒过了,他们也愿意现在多吃汤圆,等会儿少吃

    当然了,会有这想法的都是小孩,思想成熟的大人更会计较得失,所以后面来的大人听季娥提醒过后,大多都只要了一两个汤圆略尝了一

    婆婆一家来得晚,本来婆婆是想早过来帮忙的,但是门之前她又想着说自己睛也不好使,去得早也帮不上什么忙,林家的院就那么大,去的人多了还碍事。

    想到这婆婆就改变主意待在家里理孙孙女采回来的野菜。

    等到傍晚孙孙女去山上放完羊回来后,祖孙三人才手牵着手一起了门。

    其实关于今天林郎君的宴请,一开始是想装作不知推脱过去的,不过后面林回星让苏大荣单独过来请了一趟。

    主家盛邀请,虽然自家拿不像样的贺礼,还是装了一小袋蘑菇赴约了

    照上梁沟的习俗,今天上门的客人都给林回星带了贺礼。

    因为这次是全家人都去吃席,所以大家带的贺礼都照以前的标准要厚一些。

    不过就上梁沟的这个况,就算贺礼再厚,也不过是十个八个,或者一大把自家攒来的野菜。

    这些东西原本不值钱,不过林回星既然愿意钱收购,就证明这些东西还是有价值的。

    整个上梁沟上礼最厚的就是苏大贵,直接用红布包了两百个大钱并一只熏野

    苏大荣应该是和兄商量过,为了不越过当村的兄,他只送了两百个大钱。

    就算如此,这份贺礼也算是很厚了,要知之前苏应胜成亲的时候,苏大荣作为叔叔,也就只送了一百个大钱的贺仪。

    不过对此苏大贵也能理解,毕竟林回星和他们这些泥不一样,就他们这段时间从他那里得到的,这贺仪就不能准备得太少了。

    见着人都到齐了,最后一锅烧白和夹沙也蒸了,林回星大手一挥,就让大家上菜了。

    因为缺少统一的餐,林家院外面的两排用木板和石块搭起来的简易桌上也是什么装菜的容都有。

    大大小小的陶罐,里面装着排骨汤、酸菜鱼,都是满满一大罐,隔那么远放上一罐,吃完了还可以去院里面加菜。

    至于这红烧蹄髈,因为已经没有陶罐用了,就只能原样装回木桶,一排放上一桶,大家挤在一起吃。

    看着桌上的这些大菜,整个上梁沟就没有嫌弃直接装在木桶里不像样的。

    等到夹沙和烧白加好后,顺着蒸腾的气,林回星连忙招呼大家帮着上菜:“这两样菜一个咸,一个甜,错着放。”

    这两菜因为本来就是带着陶碗加的,倒是最省心的,季娥她们这些女眷一手一碗,很快就错着摆上了两排。

    之前拌好的齿苋也照样用碗碟装了摆上。

    林回星再让苏大荣帮着一起在木板上隔上两人位的距离放上一捧瓜生。

    虽然这糖并没比瓜生贵多少,但是架不住上梁沟打心里认为这糖是好东西,这大半天来,季娥之前倒在桌上的半袋糖早就被大家摸光了。

    季娥是个打细算的,她午的时候还找到林回星说过,说她看到村里有几个老妪假装是坐在桌旁边聊家常,实则偷偷抓了好把糖藏在衣服里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