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 - 第7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珠灯夜如昼,船影各西东。

    朝华撤白灯,泼半壶残茶。

    “沉璧,回去罢。”

    红菱角

    华枝/怀愫

    朝华等了两日, 直到第三日清晨,别苑门上才收到写着荐福寺落款的信件。

    是个农人打扮的人送来的, 一布衣,竹笠,挑着扁担,一担着筐菱樱桃,一担着蚕豆香瓜,那封信就藏在樱桃里。

    这时节瓜香果熟,容家庄上和村上时常送些时鲜瓜果来。

    门上的人还以为是上容村的人来了, 本待留他到后厨吃饭, 谁知那人放东西就走, 门房追去时, 人都已经去远了。

    再看信上的落款是荐福寺, 赶送到二门。

    朝华刚醒, 甘棠就将信送上, 拆信一看,确实是明镜师父的字迹。

    信上只有短短两行字,先是报平安, 跟着又说她已给明空报了平安。

    至于一船人在哪, 又是跟谁在一起, 明镜师父一句都没透

    知人无事, 朝华心大定。明镜师父能送信是那人首肯的, 信上的容自然也是他的。

    明明报平安就行, 还特意告知她已经向留在荐福寺守寺的明空师父报过平安。

    是让她别再为这件事给明空师父写信。

    朝华将信收起, 甘棠看姑娘似是终于放心来, 问:“要不要把跟船的人叫回来?”那,, 几个人还在一路找船呢。

    “再等等,让他们多找两天。”

    甘棠不明所以,但她应声:“那,姑娘要不要给明空师父写信?”

    “不必,明空师父已经得着信了,我们什么也不要。”朝华想了想问,“去岁是什么时候捐灯的?”

    年年真娘的生日,容家都会给荐福寺捐两座树灯,每座树灯都有丈余,宝盖朱漆,彩画描金。

    树灯共有七层,每一层上都能再七盏琉璃灯,一座树灯能四十九盏小灯。

    专供到观音菩萨殿,为真娘祈福延寿。

    “年年都是夫人生日前几日,今岁的已经备了,要不要早些送去?”

    “不用,跟往年一样就行。捐灯,赠药,舍米舍布都要跟原来一样。”以前如何,现在就如何。

    “是。”甘棠记,“厨房上问送来的那两筐东西,怎么置?”

    瓜果都是鲜,看着品相还极好,菱角生,樱桃饱满,蚕豆青碧,瓜也大个大。

    “洗净给各房分一分。”就当是他请她吃瓜果了。

    “好~”甘棠笑着指一指挂在衣桁上的裙裳,“端宴上要穿的衣裳首饰,昨日就送来了,姑娘总得试一试。”

    要是有不合的地方,家绣楼里就有七八个绣娘在绣嫁妆,在家里就能改。

    朝华走到衣桁前,昨日实在没心看这个,今天一看,衣裳已经熨过,还熏上了她常用的柏香。

    端节当天穿的衣裙纹样或是五毒或是石榴,多是应景而制。

    容老太太年纪大了,金,还一年比一年更闹。

    偏偏除了永秀之外,家里几个女孩都更。朝华自不必说,令舒也穿轻灵雅致的衣裙。

    平日里老太太撒手不,大节里制衣裙,她就要着意打扮打扮孙女们。

    去岁的端节用纪红纱罗和天碧纱罗裁了衣裳,每个女孩都得了一串玉玲珑系腰,首把孙女儿们打扮得像枝间刚开的石榴

    这回送来的衣裳,红也确实是红,只是红得略显黯淡。

    裙上的纹也是祖母平日最不喜的那,贵重但繁杂,不说别致俏丽了,朝华穿在上都显得老成无趣。

    芸苓捧镜,甘棠打开首饰匣,捧着蜘蛛钗给朝华看:“这一回的首饰,也都是应景儿的。”

    要论巧那真没有,赤金打的五毒,镶嵌着华贵宝石。

    上重,衣上杂,堆叠得满都是,连丫们都知这些不好看。

    朝华试过衣裙,又簪上首饰。

    照着镜,缓缓转了一圈,对甘棠:“要不那日的粉略厚些?胭脂也些?”

    祖母既然想让她们妹几个不要挑,那她就尽力不挑。

    芸苓摇:“姑娘本来淡妆就似妆,化了妆说不准反而压住了这衣裳。”姑娘眉皆生得分明,不必脂粉勾勒都形貌粲然。

    “我看姑娘那天装鹌鹑更好。”

    不笑不动,木胎人,那便不挑了。

    朝华闻言失笑,芸苓急了,捧着镜连声止:“姑娘自己看看!能笑不能笑?”

    “我知。”朝华摇,能让祖母如此严阵以待的,她怎么可能轻忽呢?

    到了端宴那日,朝华早早坐车去往老宅。

    几个女孩都是一样的衣裳首饰,站成一溜给容老太太看过,她满意的:“到时候你们就跟着我和你们大伯母。”

    紫宸观观主的端宴摆在画舫上。

    车刚停,令舒就悄悄扯扯朝华的袖:“比楚家的半湖还大得多。”

    楚家的画舫能叫半湖自然是因为宽大,舫不但男客女客可以分开坐,还在盛个小丝竹班舞乐唱南词给客人们听。

    那已经是城最大的画舫的,没想到这艘舫会大那么多。

    舫前也不单是容家的车,熟悉的人就有楚家梅家和余知府家。

    余世娟也一见客外衫,目光远远与朝华相,彼此微微一笑,算是打了招呼。袁琼璎的父亲官位低,不在受邀之列。

    还未上船,几妹低声谈几句,等到个穿杏黄袍,手执银丝拂尘的貌上前来引客时,众人都沉默登舟,岸边一时只余风声鸟鸣声。

    端节正是西湖闹的时候,画船箫鼓络绎不绝,苏白二堤上游人如织。

    城百姓争看龙舟竞渡,湖上龙船四五只,尾彩画如龙形,着各旗帜彩伞,手在龙腹划舟,十番锣鼓弹唱打,从初一到初十皆有闹可瞧。

    远锣鼓阵阵,此间却是两里开外就已经设仪仗,不许游人靠近。

    明明是皇家排场,接引的人却偏偏作姑打扮,事有异,谁也不敢接耳议论。

    姑上前来引路时,女眷们都低,就像芸苓说的,装鹌鹑。

    不止是接引人袍,船上所有人都穿着袍,容家妹规规矩矩站着,全把自己当作木胎。

    落座,奉茶。

    桌上巧,除了端节要吃的五毒菜,心粽看上去都是造的。还有荷叶托着菱角雪藕,虽摆设考究,却无人去动。

    上前来给容老太太奉茶的是年老坤,看见容老太太时恍惚了片刻,笑了笑:“容夫人可还记得我?”

    容老太太平日里神矍铄,今天却拄起了一木杖,走路时腰背也比原来低了两分,看见老坤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