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 - 第6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她轻轻气,目光久久的停留在歌诀最后一句上,“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这十三针施完,当真能治癫狂症?

    多久施一次针?要不要佐以汤药?

    净尘师太说,药量过大人便会怠惰痴傻,前十针她学过,后三针没有,是不是十三针施完,病人也极有可能痴傻?

    ……

    芸苓选了六盒心,让伙计车夫送到车上。

    她钻车里,笑盈盈对朝华:“我选了好些她们喜的,回去她们定然兴。”说完又看了车窗外,“五姑娘的车也跟着咱们停了,我便叫百灵也一选些带回去。”

    这小事姑娘不会计较,芸苓才敢作这个主。

    朝华全幅心神都在歌诀上,闻言回神,微一颔首:“是我忘了,你办得好。”

    车“辘辘”向别苑驶去。

    永秀坐在后车,百灵把选了什么心报给她听:“就是些桃酥,芝麻酥,还有两盒桃酥。”

    “姑娘放心,我计算着呢。”没比芸苓那几盒贵。

    永秀:“等会儿若是让你去取纱料,那边给什么你就拿什么。”

    祖母赏了六匹料,说是朝华永秀有孝心,琉璃也没明说哪一样是给谁的,等回去要让先选。

    白鹭笑说:“琉璃选的时候必都分派好了,活泼些的就是我们姑娘的,淡雅些的是给三姑娘的。”

    方才老太太说了,这两回来请安她们姑娘上的衣裳都素淡,还是往日那样更显得俏,赏的必是鲜亮料

    永秀哪会不知,她只是尽力谨慎而已。

    瞧见四有话要跟说,她连步也不敢迈到东厢房去。

    何妈妈说要学着“识趣”,她正在慢慢学。

    给祖母和大伯母送了亲手心,给周姨娘和六妹妹的是各的丝线彩绢。

    周姨娘看她的神都多了两分亲近,一面穿针一面告诉她:“老太太,冬天都手汗脚汗,夏天更是,她穿的绸睡鞋时常换,寝衣的领也要低些的。”

    永秀正预备给祖母寝衣,想着祖母年纪大了,领得收些才不受寒,没想到祖母不喜的。

    “怪过去常给祖母送贡棉枕巾……”永秀以前还觉得素面的枕巾又不费什么功夫,至多就是料好些而已,没想到祖母最用得上的就是这些。

    永秀恍然大悟:“百灵!回去你就去布房领些贡棉来!”她要用贡棉给祖母寝衣,等回请安时孝敬给祖母!

    以前她从没在意的小事,原来都有讲究,等她努力讨了祖母的心,就能替姨娘求求

    哪怕只是从屋里放来,能在院走动也好。

    二人一同车,永秀规规矩矩到面前行礼,再各分东西。

    朝华回到濯缨阁,不及换衣,就提上药箱直往后院梅阁去:“我要去梅阁,你们不必跟着。”

    话是这么说,跟前哪能一个人没有。

    芸苓飞快指指心盒:“这是姑娘给大家伙买的心,青檀紫芝你们各分一分,大家都有!”

    说完芸苓就着急忙慌跟上。

    梅园在别苑最僻静,杂着百余株梅果梅。园只有一层三间的小屋,屋前一方池塘,塘里那只船就是沉璧寻常用来练功的。

    新打的鱼叉此时正搁在船边。

    芸苓四周一望:“这个沉璧倒是喂过兔了,鱼叉怎么没收起来?”

    朝华步不停,吩咐:“我在阁不用人侍候,你就在林里呆着。”

    芸苓乖声应承,将要夏至,梅早已全谢,梅树枝繁叶茂,果梅树枝叶间结了一个个青溜溜的梅

    芸苓支起炉,在阁外烧起茶炉。

    又拎个小篮去摘梅,这会儿的梅还脆,摘来腌着吃。等再过些日,梅更熟些就能摘来酿梅酒喝了。

    梅阁窗大开,朝华先往阁外望了一,看芸苓走远了,这才走到案前。

    打开药箱,取手札,又把袖卷纸团拿来。

    取笔沾墨,将纸上的字句一句一句抄在手札上。

    确认纸上一笔未错,又在翻来覆去默念几遍,直到可以背诵。才打起火折将纸团燃,投到

    盂未盛,火苗轻簇,纸团片刻间在青瓷烧成一撮纸灰。

    朝华不知那个扒船贼到底是什么人,也不知他为什么要帮她,更不知这首歌诀是真是假。

    但有一线的希望,也总要试一试!

    芸苓摘了一篮梅看廊茶壶要沸,轻手轻脚走廊,伸一看,就见姑娘在屋踱来踱去。

    姑娘只有遇到难事才会这样。

    芸苓屏息凝神,轻轻将茶盅搁在门边,退得远远的。

    等到天渐黑,芸苓的肚叫了好几遍,才又到门边,那盅茶已经凉透了。

    青檀午送了心来,还报说老夫人赏的料已经送到芙蓉榭去了。紫芝也来问晚饭要不要摆在梅阁里。

    知梅阁不许人,二人都只在梅林边递东西递话。

    这会儿连心带茶,都搁着纹丝未动,姑娘不饮不的呆了大半天?

    芸苓壮着胆叩响了门:“姑娘?姑娘!天都快黑了。”

    朝华猛一抬,日西落,阁前塘倒映着天边霞光,她不抬还不觉得,一抬颈项酸涩。

    抻抻胳膊,只觉手脚俱酸,收拾书案,提上药箱迈阁门。

    芸苓看她脸上的倦,知她辛苦,仰脸报喜:“姑娘,纪事传信回来了,说他明天就到。”

    朝华神大振!

    娘的生日就在每年夏至前后那几天,纪事总是算准了日回来,这回提前必是带回了好消息。

    纪恒确实带回了好消息,他坐船回余杭的途带回了三个癫狂症病人。

    这三人自然不能带容家,就安置在莲新买的宅院里。宅灶房,井都已经清净能用了,最后面的院落也已经拾掇来,三个一人一间。

    朝华素装赶到时,小院里已经上了饭菜,纪恒泡了新茶:“姑娘尝尝,这是咱们庄上今年的新茶。”

    新茶早已经送到了,摘最的叶芽,总共只有几罐,几乎全送到娘的屋里。

    朝华急问:“纪叔,那三个病人是怎么来的?”

    纪恒笑了笑:“不瞒姑娘,是买的。”

    镇上不好办,他便叫人去打听哪个村里有疯妇。

    就有村人指给他们看,说河边浣衣的姑娘就是个疯的,打听她有没有父母丈夫,村里的男人笑起来。

    一同浣衣老妇说:“她叫芸娘,原来她娘在的时候谁瞧得她有病?她娘这才走了半年……”因是疯的,彩礼钱叫不,又因芸娘生得貌,她爹就想让女儿当暗门。

    纪恒知了,十两银了她,她是三个病人里年纪最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