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枝春 - 第5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琼璎扯了扯朝华的袖:“容说说,这字怎么样?”

    朝华心里还猜测这说定是余姑娘写的,她与余姑娘不过第二回见面,先是自谦:“我对书法一没什么天赋……”

    说着,低去细看。

    容寅擅书擅画擅篆刻,朝华耳濡目染,怎会真的不懂品评书法的优劣。

    这幅卷抄的是佛经,墨犹新,因是佛经,所以书者字写得极端善。

    “神气清健。”已经是经书墨宝上佳的赞誉了。

    袁琼璎笑盈盈望着朝华:“容猜猜这是谁的字?”

    朝华不知:“是城哪个有名的佣书经生?”

    余杭城佛寺林立,信众甚广,只看整年不断的四方香客数量就知。

    所以城靠抄佛经为生的人有许多,不拘男女,写的好的还会被寺院专门请去写全本的佛论,转贫为富的也有好些。

    抢手的经生们还会等各寺院叫价,哪家的价,他们就去哪家抄经。

    袁琼璎听了,忍不住笑声来,余世娟颇有些不好意思,嗔怪般看了袁琼璎一:“你真是~”

    说完对朝华:“对不住容家妹妹,我喜书法,常借各家书帖来临摹,这个是有人送给我父亲的。”

    四月初八是佛诞日,互送经文经书是寻常事。

    “说是经生抄录的,不是名家书法,我父亲才收。见到字迹极好,又问一句是谁抄的,说是万松书院的学生。”

    是沈聿!省闱在即,他为什么佣书抄经?便是佣书,抄经也是其最耗神的。

    他缺钱了?

    余世娟又:“我们冒犯妹妹,但不是想拿妹妹取笑,我给妹妹赔不是。”

    说着她就要正经行礼。

    袁琼璎几乎是屏息凝神在看朝华的脸,见她耳珠微红,又怕朝华羞恼,刚想跟着行礼歉的时候,就听朝华开

    “能否,请余?”

    袁琼璎咬住,连余世娟也怔住了。

    就见朝华耳垂越来越红,如金环上的宝石一个颜

    余世娟:“那是自然。”

    屋屏退了丫环,她便亲自将卷轴木匣,递给朝华。

    袁琼璎越看越是双颊发,恨不得这会儿能立时跟余咬耳朵。

    屋静得片刻,余世娟清清嗓:“容妹妹袁妹妹,我们到亭吃茶果心罢。”

    吃了片刻茶,袁琼璎才觉得自己脸上的退了些,再看容家时,朝华已经瞧不喜怒来。

    她挑起话:“余,你上回说城上就要闹是什么闹?我们能不能瞧见?”

    余世娟浅笑:“我只知要来一位贵人,让官员安排接驾。”

    结缘豆

    华枝/怀愫

    亭在园墙角的假山石上, 四面门一开,熏风卷着落

    朝华了会儿风, 也不知脸上的红全褪去没有,借着吃茶掩饰心绪。

    方才那样明说,已经是在余世娟和袁琼璎面前承认,她与沈聿确实有些什么。

    袁琼璎到这么大,戏文话本自也听过看过。旁的家里不许看,《白蛇传》总是余杭城人人都看过的故事。

    可那到底是戏文,哪里比得上当场看真人。

    沈公要是知特意要走他抄的经, 会有多兴?要是他再知上回容给他的诗笺上落了朱砂呢?

    袁琼璎也跟着清清嗓, 容把秘密都告诉她跟余了, 更不能拿容打趣, 顺着话问:“接驾?是哪一位皇亲要来?”

    余杭佛寺观多, 时常会有贵人来游山玩, 官员依照品阶接待, 袁琼璎父亲的官职低些,是个陪末座的。

    朝华的父亲更是没有官职,但他是士, 又有文名, 偶尔也会受邀, 只看来的“贵人”喜不喜诗词歌赋。

    邀请的多, 但父亲去的少。

    他不喜那些宴上互相捧, 确如祖母所说, 不是个当官的料。

    余世娟耳畔珠钗微晃:“我也不知是哪位, 只是听说要坐船来。”她住在官衙后宅, 前边就是官署,一省的事务都在此办, 官场上的消息就灵通些。

    若有闹,全城百姓都能看,若没闹,余杭城一年四季多的就是胜事胜景可看。

    “是不是来钱塘观的?”

    神生日那天,候门沿江十里都是绝佳的观,年年都有许多人赶去看,也年年都有看人被卷

    乡里百姓们说这是神过生日了,被卷走的人是被神请去作客。

    其实就是被浪卷死了,年年来时,小官吏们都要调派人手在沿江十里赶人,不许人靠的太近,可也年年都有人被卷去。

    袁琼璎猜测既然是贵人,总得看些只有本地才能看的景致罢?

    朝华缓过神来:“八月十八才是观佳日,贵人总不会留那么久。”

    本来女孩们也只是为了岔开话,说了两句没影的贵人,就又开始谈起佛诞日那天要怎么过节。

    “你们去不去放生?是放生鸟禽,还是放生鱼鳖?”袁琼璎看看左边又瞧瞧右边,“我们能不能一玩?”

    年年佛诞日山林湖边都人,袁家要趁机游湖,余家也是一样。

    只有朝华抱歉摇:“我要去荐福寺。”

    佛诞日又称浴佛节,那一天香火信众要到各寺门乞佛。年年荐福寺都会熬些祛病的药,当作浴佛赐赠去。

    那天去寺求医求药的人也极多。

    朝华年年都去寺舍药三日的,今年只一天就回来了,便与净尘师太约定佛诞再去。

    “今年拜三山,我还没烧回香。”本来容家一家要去,又因过继的事给耽误了。要把这把香给烧过,才算圆满。

    “呀!那可得烧一把才好。”

    余世娟也有些婉惜:“可惜了,要能在湖上碰面倒也有趣。”

    袁琼璎笑了:“余才来没见过三潭放生,那天湖上的船就跟放生去的鱼鳖一样多,煮汤圆似的,本碰上。”

    那天西湖堵得难通,船跟人似的肩接踵,难行得很。

    “咱们最好是约定了一块去,容呢?”

    “我提前一日去荐福寺,免得那天堵在河上。”

    几个女孩吃过心,说过闲话,又分了香粉,互换帕针线。

    到分别时,三人上互相染着好几香粉味,朝华与余家姑娘已经互称小字。

    到散席的时候,袁琼璎睛亮晶晶的看着朝华边的大丫捧起装佛经卷轴的匣,又睛亮晶晶的目送朝华。

    太甜了,甜得她连今天茶果的甜心都没吃。

    车“哒哒”驶离官衙后街,朝华这才开问甘棠:“我那两页吴彩鸾吴娘黄,你记不记得收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