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17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的主要敌人应该是关外的伪清政权,李自成不过是一寇不足为虑,即使是现在建制,也不过是沐猴而冠。”

    李适当即对这个老乡刮目相看,居然能看透本质。

    郑三俊瞟了祁彪佳一,这不是打脸自己吗,

    “哼,荒谬,伪清不过是关外蛮夷,如何能成为我大明的主要敌人。还是占据原公然建制的李自成威胁更大。”

    祁彪佳当即反驳

    “郑阁老难不知宋代的金国,这也是女真蛮夷,可是占据我原地区一百余年。还有那前朝大元,也不是北方的蒙古蛮夷吗?”

    郑三俊也争锋相对,

    “区区蛮夷,不过是趁华夏沉沦,窃据原,最后还不是被我朝太祖皇帝赶原。目前对大明而言,威胁最大的还是闯贼。”

    不得不说都有理,李适赶来免得他们争论太久,影响时间,

    “好了,郑阁老和祁大人的言论都有理。不过我大明地大博,这建和闯贼都是我们的主要敌人,一起对付了就是。”

    百官顿时骇然,这李大人果然彪悍,“一起对付了就是”,果然霸气。

    只见李适又说

    “建现在已经被各路援军挤压到城一线,想必不久就会被赶关外。现在大家来商量一如何对付李自成。”

    刘宗周这时站了来,

    “京师城外不是才组建了二十万大军,可以派遣一员良将赴原剿匪。”

    阁大学士吴甡顿时尴尬一笑,站来说

    “这几日京师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兵就把城外的大军裁撤了十五万。”

    百官顿时哗然,还有这事?

    刘宗周更是怒不可遏的说

    “好啊,你们兵得好事,这南北都有战事,你们居然私就把大军给裁撤了,如此里还有朝廷吗?”

    说着刘宗周更是指向李适,

    “李适这肯定是你的决议,如此把持朝政,蒙蔽视听,就算闯贼打到了京师城外,我们百官估计还不知吧。”

    李适也是一愣,当初看到京师各工地到缺人,便把城外的大军给裁撤了大分。

    想着这南北看起来一切都在掌握,这二十万大军本来就是为了应急而组织的,战力拉垮,兵缺乏,留着也没有用啊。

    没有想到南方先了问题,幸好当初没有全裁撤,还留了五万青壮,其基本还参加过京师的平叛,看起来还像模像样的。

    不过我李适英明神武,肯定不能承认自己有问题。

    只见吴甡站来解释

    “这城外所谓的二十万大军本来就是工人和灾民组建的,缺乏兵训练,基本没有什么战力。”

    “想着朝廷一切都在掌控,留着也是空耗粮饷,便把他们给裁撤了大分,留五万青壮,拱卫京师也是足够了。”

    刘宗周当即抓住语病,

    “本官问的是这个问题吗?本官问得是为什么我们在京的官员都不知,你们就私把军队给裁撤了。”

    吴甡也来了火气,这个刘宗周总的小事不放,现在关注的是这个问题吗?

    “刘大人,这是兵的决议,上报给阁,本官批复,不需要通报给你。就算没有裁撤这十五万人,他们就能南平叛吗?”

    你会看上家吗?

    李适只能站来说

    “好了,现在是商议如何对付闯贼,不要总是纠结一些的小问题,多商量重要的事。”

    刘宗周只得狠狠的瞪着李适,他知他再来,李适又要略过他,无视他的存在。

    吴甡这时说

    “目前看来整治黄河的计划得停止,还得派一人率领大军南黄河一线布置防线,以免闯贼北上。”

    李适也是痛,这朝堂上现在真是缺乏有能力知兵事的,关键还得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这么看来孙传更得保住了。

    李适只好说

    “有没有哪位朝臣愿意南黄河一线布置防线。”

    本没有人站来,刑尚书名衡几次想要站来,但是又想到自己对兵事实在不通便没有站来。

    最后李适心里想着看来只有把北方战线的陈永福拉回来防御黄河一线。

    这时阁大学士范景文站来说

    “本官愿往。”

    李适顿时大喜,这范景文虽然不是自己一系的,但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关键还颇通兵事。

    只是因为他是阁大学士,没有想到他居然主动请缨,果然关键时刻我大明还是有忠臣的。

    “好,范阁老迎难而上,本官佩服。不过只能给范阁老城外新军三万,另外军饷五十万两,范阁老到了黄河沿岸,可以使唤招募河南官军。”

    范景文淡淡一笑,

    “李大人这条件颇厚,本官必然不让闯贼跨过黄河一线。”

    这时刘宗周又站来说

    “不是要商量如何剿灭闯贼吗?为何还要防御的姿态,难不应该主动攻吗?”

    李适顿时来了怒火,这个刘宗周啥也不懂,就知在朝堂上哔哔哩哩,你看看人家黄周最近表现得多好。

    范景文当即解释

    “刘大人你才回朝堂可能不知,现在我们朝廷的军队南北皆有大战,现在主要兵力被建给牵制住。”

    “所以现在先防御闯贼,待将建给赶走后,整顿兵,再调拨大军剿灭闯贼。”

    刘宗周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

    朝后,两个官员一起回官署,路上二人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朝堂的风气变了一大截。”

    “哦,这话怎么说?”

    “我记得今年的松锦之战,还有朱仙镇之战,我们朝廷的大军都是惨败。特别是朱仙镇大战后的朝会,当时我被吓得瑟瑟发抖,觉我大明真的快要亡了。”

    “也是,当时我也是被吓得魂不附。”

    “但是你看今天的朝会,我们朝廷大军再次在原大败,百官居然没有害怕的觉。”

    “嘿,还真是这样,我当时觉败了就败了,再拉起一支大军赴原剿匪便是,现在朝廷又不差钱。就算打不赢不是还有李大人吗,他可是两次连败建的人,我觉还是战场适合李大人。”

    “哈哈,我也是这么认为,他在这朝堂上光欺负我们有什么意思,我们可都是小人。”

    “这李大人现在可真是权倾朝野啊,你看阁里面的几个大臣都不敢反驳他。就刘宗周这老东西时不时来,不过李大人直接无视他,特别是那句少数要服从多数,笑死我了。”

    朝后李适又到崇祯的寝觐见,这是每天必备的工作,不大事小事都要向崇祯汇报,免得崇祯猜疑。

    所以李适明显有些小动作,崇祯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