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17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就在我家等着,我上去给你买粮。”

    说着谭文化直奔王员外家,

    “王员外,要卖粮吗?”

    王员外一脸狐疑,上次自己只是胡说了个价格,他是要准备以三两的价格来买我粮?

    最近王员外接了一些商人,不过给的价格是二两,王员外嫌低没有卖,准备在看一看。

    “最近找老夫买粮的商人可不少,价格低了我可不卖,而且必须是现银,那什么纸币老夫可不要哦。”

    谭文化笑着说

    “三两一石,现银。”

    纸币价值回

    王员外一看是三两,立心动了起来,不过还是留了一个心,只卖了一半的粮给谭文化。

    这一日谭文化在涿州到走访,由于是县里著名的人,再加上谭文化名声在外。

    县里的乡绅对于谭文化明显于市场的粮价居然一都不怀疑,这才是他的正常作嘛。

    甚至有的乡绅开始串联起来,都听说这京师缺粮,大家可都等着这粮价上涨大赚一笔啊,可是这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收粮的大军。

    即使有人来问价,最多也只给到二两,这很明显不符合乡绅们的心理价位。

    于是王员外和其他乡绅们一番联合,把价格给提到四两。

    面对四两的价格,谭文化准备收手了,总来说这次还不错,不仅自己价卖粮赚了一,又在乡里买粮倒手又赚了一笔。

    这是一次成功的生意活动,是人生为数不多的大胜利,是一次能载我谭文化一生的辉煌功绩。

    没有想到便宜侄大手一挥,你就放心给我收,给你的价格永远比市价一两,不过得把每家卖粮的数量和价格记录在案。

    谭文化麻了,这人要是开始走运,颇天的富贵挡都挡不住。

    难我谭文化是厚积薄发,大晚成。那看来这科举也是可以重新拿起来,一次连考秀才举人士?

    当谭文化开始四两收粮的时候,京师里面的大队伍才来收粮,因为这时朝廷才把粮价给放开,像以前那二两的固定价格,实在没有啥利

    商人们兴致的在周边买粮运到京师,想到京师缺粮怎么也得大赚一笔吧,二两五钱甚至三两收的粮,卖个四两不过分吧。

    结果面对四两的价格,瞬间在市场上遇到了冷遇,买的人甚少。

    京师的百姓嗤之以鼻,京师是缺粮,可是我们家里都有好几个月的存粮好吧。

    抢粮还不是因为纸币横行,捣了市场,大家才疯狂囤积资,导致粮在市面上现短缺。

    商人只得压低了收购价格,把京师的粮价压到三两,买的人才多了起来。

    而谭文化四两的收购价格,不仅火爆了涿州,甚至周边的州县纷纷运粮到谭文化的家门贩卖。

    面对达四两的收购粮价,和京师三两的售卖价格,一开始大家觉不可思议,这谭文化还挣钱不?这是不是有谋?

    但是一打听了谭文化的过往战绩,大家顿时恍然大悟,这都是正常作,哪次不是赔得光。

    这谭文化就是一个好人,这就是在给乡亲们送福利,乡亲们速来好大大的有。

    谭文化这才会到什么叫人在家坐,钱从天上来。短短几天时间,谭文化就收购了十万石的粮,自己更是大赚十万两的白银。

    谭文化赶去给祖宗上坟,痛哭涕的说,不孝孙谭文化大晚成,终于给祖宗争了一气。

    还请祖宗保佑接来的科举之路顺顺利利,我谭文化要求也不,就随随便便个三甲士就心满意足了。

    最近京师的市面上开始断断续续的现粮,纸币的跌趋势骤然停止,反而开始快速回升。

    一是这京师有了粮大家心里就不慌。

    二是见京师资短缺,商人不顾风险开始慢慢的往京师运送资,京师原本匮乏的资慢慢多了起来。

    三是织造二局三局的顺利开工,规模庞大,而且早就放豪言只接收纸币。

    四便是大明银行纸币兑换银的业务一直都在开展,只是最近好像速度有慢,只排了三天的号就兑换到银

    五便是有些聪明商人看到纸币跌到五成后,大肆收购纸币,也间接提振了纸币的信用。

    短短几天人嫌狗厌的纸币又开始成为大家里的香饽饽了,黑市里的易纸币也只跌了一成。

    好几天不见人影的李适,李少保又来了,今天要开朝会。

    最近朝廷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便是孙传败走襄城,李自成在河南正式开府称制,向四方派遣官吏,甚至派军队驻扎,一副看起来不再当寇的样

    消息一传到京师,本来快要稳固的纸币再次跌一成,黑市里易的纸币瞬间跌了两成。

    还是一如既往的拜会过一脸懵懂无知的太后,李适才开

    “诸位朝臣,有人反应最近贪腐成风,分衙门的建筑预算奇但是制滥造。本官会让锦衣卫一一查访,一旦发现事实严惩不贷。”

    李适话语一,顿时分官员颤栗。

    李适见怪不怪,本少保声名远扬,积威甚重,这些封建腐败分肯定闻风丧胆。

    李适又说

    “本官三令五申,居然还有人风作案,那就休怪本官心狠手辣。”

    突然有一官员被吓了过去,倒在地上,百官顿时哗然。李大人的威名居然能把大臣给吓,真是恐怖如斯。

    只见李适摆摆手,

    “叫太医来医治吧,幸好本官有先见之明,派太医来当值。希望这位同僚以后不小心混到锦衣卫的诏狱后,还能如此潇洒的躺在地上。”

    那些有问题的官员,颤抖得更厉害了,李大人关照过的,了锦衣卫的诏狱还能来?

    心里不断怒骂自己为什么要风作案,这钱就真的这么重要?我把钱还回去还不成吗?

    还有一些吃拿卡要的官员心里定决心,朝后把钱退一分给商人。这衙门还是得给本官给好好修,制滥造肯定是要不得的。

    这时刘宗周站了来,

    “李大人,官员贪腐的问题自有督察院和各科的给事监察。这动不动就是锦衣卫,威胁恐吓官员,是不是有违朝廷律法,甚至不合祖制。”

    有问题的官员第一次发现,原来刘宗周这老家伙也不是那么讨厌,现在看起来居然还是眉清目秀。

    不过李适说

    “当然,督察院和各科的给事也要行动起来,治理贪腐,人人有责。”

    刘宗周还是不满的说

    “李大人这转移话题可用得真好,不过今天朝后本官就会让督察院的御史们动起来,严查京师的贪腐问题。”

    我勒个去,刘宗周这个老家伙还是一如既往的又臭又,一个锦衣卫还不够,你们还要来个两面夹击。

    这朝廷好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