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2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玉环脸也变了,她只是一个女,如何能抗拒过大唐最有权势的男人?李白在诗这般讽刺,她怕不是要招致天骂名。

    唐。

    白居易:“太白诗意纵横,刺笔写来亦是酣畅淋漓,然而此类作品甚少,想来亦是可惜。”

    话音刚落,便听得镜里继续说

    【白居易曾在自己的《与元九书》这样写,“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风雅比兴,指的是《诗经》刺传统,要求诗歌要有所寄托,讽喻现实。

    他说李白的诗确实奇崛又有才,没有人赶得上他,但是呢在诗之刺比兴上,却是十不存一,写得太少了。

    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李白也有不少比兴之作,白居易这么说可能更多是想为自己的理论张本,大家要兼听则明。】

    白居易:……

    我应该闭嘴的。

    三国。

    曹植迅速反驳:“李太白诗作神清骨俊风骨卓绝,怎会不怠风雅?你不要信雌黄!”

    他对李白的诗欣赏极了,此时竟看不得旁人说一句不好。

    齐地。

    杜甫也在为偶像愤愤不平:李白诗继风而承魏晋六朝,怎么能说风雅比兴十无存一呢?那披的几句《梁甫》,力度之大,讽意之,几乎振聋发聩!

    白居易,我劝你不要说。

    然而杜甫不知的是,不仅是李白,连他自己都被白居易嘴过,原因同样是讽喻之作写得不够多。

    【从这几句来看,李白的讽刺是非常辛辣的。大家知,唐玄宗这个人也是个传奇,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荒唐昏聩,仿佛被夺了舍似的,以至于无论他的粉还是他的黑,都希望他能早死。】

    “放肆!”李隆基大怒,“黄小儿也敢诅咒于朕,你有几个脑袋够朕砍?!”

    他声怒喝,仿佛这样就可以掩盖突然升起的心虚。本来还倚在他侧的杨玉环踉跄一,歪在座椅上,旁边的力士也噗通一声跪,额冷汗直冒。

    诺大的兴庆寂静无声。

    秦朝。

    嬴政浮现几丝疑惑,显然不太能理解这样的反转。

    太矛盾了。

    汉朝。

    刘彻眉一挑,又是好笑又是好奇:“这唐玄宗到底了什么?”

    这个问题李世民也很想知,他怒气冲冲地一拍桌:“这个孽障到底了什么荒唐事,才让那么多人都盼着他早死?!”

    虽然粉黑之类的话术听不懂,但结合上文不难理解。英明神武和荒唐昏聩,这两个词语天差地别,竟然都集在他一个人的上!李世民抚着,不由得想起太史公的《武帝本纪》,一颗心迅速沉。

    这孽障不会也整个巫蛊之祸了吧?!

    此时的刘彻并不知自己被唐太宗当成了反面教材,仍在乐呵呵地看戏。

    【前期的李隆基励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名相,开创了教科书里代代相传的开元盛世。

    但是,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资产阶级的捧场却可以征服我们队伍的意志薄弱者,虽然,李隆基是被皇权与逸乐征服的。

    打了一辈仗,享受一怎么了?于是李隆基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后,他寻访到一位人——她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

    “啪——”李世民当场摔碎了杯

    “他他他……”他气得手直发抖,“这个孽障,简直荒唐!”

    皇室里竟现这等扒灰的丑闻,如今被披来,天会如何看待他们李唐王室?!

    一旁的孙皇后连忙帮他顺气,却到底也觉得目惊心。

    “承乾的儿孙辈,不该是如此啊!”

    兴庆

    李隆基的脸愈发难看,他本以为自己得足够隐蔽,没想到后世人竟全然知晓,还拿到镜上公之于众!那岂不是,连太宗也听到了?!

    坐在侧坐的杨玉环神有些恍惚,寿王妃啊,太久没听到这个称呼了。

    吃得一皇室大瓜的众人连连皱眉,这玄宗皇帝,竟是连纲常理都不顾了。

    倒是后面已经知剧本的朱元璋没有太过惊讶,他在品前面那句话——“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资产阶级的捧场却可以征服我们队伍的意志薄弱。”

    “如果没记错,楚棠前面提了句阶级局限,资为货、产为生,所谓资产阶级,顾名思义,便是占有资财货的阶级,也就是,大财主么?”

    他继续寻思,越想越觉得妙:“咱当年和那些故旧打蒙元的时候,便不怕他无力悍,可一朝建朝,底人的心思就大起来了,这莫不就是被‘征服’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理,尤其结合后面那句“打仗打了一辈,享受一怎么了”,越品越觉得和时贴切。不知谁能说这样浅显直白又有见地的话,若是能谈一番,必定受益匪浅。

    不过朱元璋也知这是不可能的,这话的主人十有八九就是后世的哪位大贤。

    后世的人才,真是了不得啊!

    【李隆基借给自己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士,然后再暗度陈仓,把她接回,玩得好一手偷天换日。

    有一说一,李隆基这招不会是跟他爷爷李治学的吧,寺庙转站玩得熟的嘛!】

    太极

    一气没说过来的李世民又裂开了:“稚了扒灰的事?!!”

    孙皇后也满脸震惊:“稚平日看着乖巧伶俐,怎么会……”

    等等,帝后二人对视一:“李隆基的爷爷是稚?!”

    那承乾呢?难了个玄武门?

    武周。

    武则天微微恍神,又想起那个已经殡天的丈夫,是他给了自己机会,给了自己无上的荣耀。

    只是这李隆基……她冷哼一声,向上官婉儿递了个神。

    【后人常说杨妃惑主,却不曾想过,在封建时代,面对至无上的皇权,她又能怎么办呢?她只是一个弱女,是李隆基选择了沉迷声,拉着她共沉沦。

    在朝事上,李隆基还将张九龄罢官。

    张九龄,开元年间名臣,以直言敢谏著称,颇有些魏征的遗风,因谗言被贬,后辞官归乡。至此,玄宗朝最后的贤相离开了。

    张九龄文学造诣也不错,大家应该读过他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安院落。

    李白有些许怅然:“张相风骨白亦十分敬佩,可惜他辞官后便病逝在曲江,不得拜见。”

    贺知章也想起那位同僚,不由得轻声一叹。

    未央

    刘彻顺便咂摸了一末了那句诗,终究是没忍住心里的酸,怎么唐朝的宰相也这么会写诗!

    【张九龄辞官后,唐玄宗任用李林甫为相,就是那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