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敌国郡主后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10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愣青御史名叫崔瑛。

    崔瑛一步跨到殿接着张就给满朝朝臣并御座上的皇帝来了个大的惊吓:他要弹劾永靖侯勾连关外倒卖粮草并杀人灭,以及定国公包庇妻弟,为其抹平破绽。

    崔瑛说,永靖侯奉命戍守朔州重镇大郧时,曾经借主将份私开大郧城粮仓,将存粮倒卖给关外乌戎,与乌戎往来甚密。永靖侯在任时与乌戎屡起冲突,每每有所斩首缴获,正是他和乌戎事先勾结,彼此戏的结果。而永靖侯用来请功的那些乌戎首级,乃是他杀良冒功,用大晋百姓的颅来冒充乌戎骑兵。

    不仅如此,永靖侯倒卖存粮、杀良冒功的风声走漏,他为了灭,竟将手参与此事的副将全家老少尽数秘密杀害。而定国公察觉此事后,为了保住妻弟,替他收拾首尾,抹平破绽,犯了包庇大罪。

    崔瑛语气悲愤、洋洋洒洒说完这一席话,朝臣们全都愣住了。

    明湘也愣住了。

    无他,这次南北开战,定国公正是大晋任命的主帅。

    或许是她的心在多年鬼蜮算计里早已经冷如铁,听完崔瑛弹劾的这番话,明湘生的第一个念居然是:这会不会是南齐的谋。

    倒卖粮草、往来乌戎、杀良冒功、杀人灭——其还有朝廷官员,数项罪名叠加起来,永靖侯全家老小都得提着在西市相见。而他的夫定国公,既受永靖侯牵连,自己又犯了包庇罪,最轻也逃不掉一个削爵去职的后果,不要说继续当大晋主帅,能保住个定国伯的帽蹲在家里就算是邀天之幸了。

    先不提这些罪名是真是假,既然扣上了大罪的罪名,就不能不清不白糊过去,必须得查清楚。可现在定国公还在镇远关担任大晋主帅,难要把他临时撤来开始查?

    在南北战事正酣的这个关键节,突然临阵换将开始清算大晋主帅的罪名,军队不立刻哗变都算是运气好了,还怎么和南齐打?

    而若是不撤他的职位,崔瑛所言如果为真,定国公会不会担心被清算,直接投了南朝?

    思索在她的心底一掠而过,明湘问:“这个崔瑛来历是什么,他拿证据了吗?”

    戍卫指挥使立刻回话:“崔瑛亲所言,他说自己手有证据,但没来得及当朝展示。”

    ——‘没来得及’当朝展示。

    指挥使接着说:“崔瑛,云州温县人,都察院御史,年二十七,是先帝朝取的最后一届士,初于翰林院任翰林,三年后转都察院任御史一职。”

    亏得这位指挥使是专门负责朝会戍卫的,满朝官员的来历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否则这片刻的功夫还真来不及去查崔瑛的来历。

    “等等。”明湘疑惑,“永靖侯奉命戍守大郧时,是承运……承运哪一年来着?总之崔瑛那时肯定还不是士,这都多少年的事了,他怎么知,又哪里来的证据?”

    “况且。”她蹙起了眉,“云州人?”

    风曲微一颔首,淡声:“郡主明察。”

    他说:“这个崔瑛,是云州学派的人。”

    第119章

    起意离京

    “皇。”

    桓悦匆匆迎来, 肃冷的面终于泛起些许和:“你听到消息了?”

    明湘嗯了一声,和他往走,问:“现在如何了?”

    桓悦目光往正殿及西侧殿一扫, 冷哼:“邓诲和叶问石还在装傻, 另外几个倒是肯开金,也只不咸不淡说两句。”

    “永靖侯怎么说?皇上总得允许他自辩。”

    桓悦神一动:“崔瑛说完,勋贵们当场就鼓噪起来,朕匆匆散了朝会, 现勋贵都在偏殿待着。”

    “我去吧。”明湘不等桓悦说完,就猜了他心所想。

    桓悦:“好,那就托付给皇了。”

    他目光一垂,从明湘雪白的颈间掠过,或许是赶回来太过仓促,一缕乌发从鬓边垂落, 落了领

    桓悦抬手, 替明湘将那缕发丝挑起来别好, 又看她一,再抬去看明湘后不远跟着的鸾仪卫玄统领风曲时, 恢复了平常的语调:“你随朕来。”

    桓悦带着风曲回了正殿,而明湘则去了偏殿见以定国公世、永靖侯为首的勋贵们。

    这一去就是一整日,一直到天暗淡来, 钥的前夕, 重臣们才陆陆续续,一个个神严峻。

    当桓悦回到福宁殿里的时候,明湘已经梳洗更衣, 只着白寝衣平躺在御榻上, 两位女正用缎替她绞发。

    桓悦挥挥手, 示意去,自己拿过缎包裹住明湘的发尾轻轻绞着。

    明湘睁开了,似是想要坐起,却被桓悦一手压住肩膀:“皇躺着吧。”

    明湘继续平躺在榻上,又闭上了,神安详略带疲惫。她没有问桓悦,桓悦也没有问她。

    白日里二人已经时间过数次意见,到最后文臣和勋贵索一同坐正殿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桓悦一锤定音,将崔瑛状告的永靖侯罪过由刑彻查,在案落石之前,仍然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对待永靖侯。

    而首状告永靖侯的都御史崔瑛,则被桓悦指给了风曲负责。

    说的直白一,就是把崔瑛给关北司去了。

    作为左都御史,都察院总宪的邓诲,经过一日的争执来,这次倒没有提反对——鸾仪卫抓人和刑抓人是不一样的,因为鸾仪卫本在朝臣的风评不好,所以被鸾仪卫抓走造成的声名损伤反而没有那么大了。

    这听上去离谱又可笑,但事实上的确如此。

    况且,邓诲力保崔瑛,也并非是于私心,而是他既然了左都御史,掌都察院,那就必须要为都察院的每一个御史负责。但邓诲保崔瑛是一回事,心里对崔瑛不满又是另一回事了。

    ——先不提崔瑛状告的永靖侯罪名是否为真,也不提崔瑛事先本没有和邓诲通气使得邓诲无比被动。单单只提崔瑛选在南北战事正酣的这个节上状告永靖侯,还将大晋主帅定国公一同拖,这就足够邓诲对崔瑛产生疑心不满了。

    邓诲再怎么铁面无私忠直敢言,但他能坐到七卿之一的左都御史,就说明他绝不是个没有脑的蠢货。因着他位权重,如今战事的况他大都清楚,现在南北战事正到了关键胶着之,如果在这个关键节上主帅获罪,大晋别说是赢了这场战事,能稳住军就算不错了。

    在邓诲看来,哪怕永靖侯罪名为真,也不能在这个关键节上清算他,至少要等到南北战事结束再说。否则大晋临阵换将军心涣散,恐怕要重演一遍二十四年前镇远关的血梦魇了。

    定国公前方作战,朝廷在后方清算,对军心的影响多大,崔瑛会不知吗?

    距离永靖侯驻守大郧已经过了很多年,现在永靖侯全家老小都在京,新任驻守大郧的主将和永靖侯府乃至定国公府扯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