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敌国郡主后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8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了不该知的事,往往容易死得快。现在他撞破了这对天家弟之间的私,怕是很快就要命不久矣了,只希望皇帝能看在孝德皇后的面上,饶过他无辜的爹娘,但俭娘还没嫁过来,就跟着他受了这无妄之灾……

    赵珂俨然已经想到了自己的后事该如何办,满脸即将赴死的悲壮。李少俭被他吓住,一叠声地唤他:“三郎,三郎,你怎么了三郎?”

    未婚妻的叫声突然唤醒了赵珂,他一手拉住李少俭的手,满脸大义凛然地:“俭娘,怕是要大难临了!”

    李少俭既惊又怕,茫然:“你在外面惹了什么大祸不成?你到底是皇上的亲表兄,我求爹去给你求,你别吓我!”

    赵珂一愣,原本涌到的话戛然而止,他小心试探:“你没看见?”

    李少俭一脸不知所云:“看见……看见什么?”

    赵珂怔住,他飞快地回忆起刚才自己亲看到的景象,突然意识到,看到那一幕的怕是只有自己,少俭本一无所知!

    对了,就是这样!

    赵珂恍然大悟,果然,以皇上和永乐郡主的谨慎,怎么可能在人来人往的酒楼公然十指相扣?事实上,郡主一直站在皇上后半步,又有宽大的袖摆遮掩,层层护卫挡在前面,众人本来不该看见的。

    只是赵珂倒霉,站的角度格外刁钻,睛又四飘,才一瞟见皇上和郡主在暗地里十指相扣的画面。

    理论上来说,本来是不该有人看见的!比如他边的俭娘,就什么也没看到。

    如此一想,赵珂顿时捶顿足,悔不当初。

    他暗自后悔自己动作太快沉不住气,要是当时自己看见了就像没看见一样从容镇定,岂不逃过一劫?

    赵珂忍不住恨恨捶了自己一:“你怎么就沉不住气呢?”

    李少俭被他得懵了,她从前和赵珂悄悄会面,永乐郡主还命自己的侍女留来送她回去,因此李少俭一直觉得永乐郡主是个好人,十分温柔贴。她看着赵珂这幅神神叨叨的模样,跺了跺脚:“了什么事你倒是说呀,大不了我陪你去皇上和郡主面前磕请罪,你别不吭声!”

    赵珂一激灵,猛地反应过来!

    现在他自己已经暴了,可千万别把俭娘牵连去!

    他一把抓住李少俭,沉声:“你说得对,我这就过去磕请罪!”

    别的不说,至少要向皇上讲明,俭娘是什么都没看见的。

    他气,怀揣着风萧萧兮易寒,赵珂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叮嘱李少俭:“我去请罪,你待在这里别门,外面刚才有人闹事,说不定还。”

    赵珂悲壮万分地一开门,和门手抬到一半正要叩门的喻和公公面面相觑。

    “请吧。”喻和一个和气的微笑,“皇上正命才传赵大人过去呢。”

    赵珂关上房门不过短短一盏茶,外面已经换了一番景象。

    不知从何来的鸾仪卫、禁卫军将整座德胜楼三楼团团守住,整座楼上寂静无声。赵珂怀疑已经清了场,那些闹事的纨绔弟不知被到哪里去了,连平江侯世凌空飞舞时飞溅的鼻血都被净了。

    短短几步路,赵珂走得像是黄泉路。

    玄字间里,大的红木雕圆桌旁,少年皇帝居于主位,闲闲握着一只玄釉瓷盏,银朱袍服玉冠束发,单手托腮望向窗边,浑然天成一幅闲雅风意态。

    赵珂方才探知天家弟间的不,一皇帝此刻看的并不是窗外繁华盛景,而是正立在窗边负手望的永乐郡主桓明湘。

    他,很不争气地跪了来。

    京兆尹杜大人算是倒了大霉。

    每个京城庆的节日,都是杜大人绷的时刻。因为每逢佳节,京兆尹总会接到无数报案:丢孩的、丢钱财的、发生纠纷的、聚众斗殴的……琐事不一而足,能把整个京兆府上忙得跑断

    不过杜大人最怕的还是斗殴,尤其是佳节总有些纨绔饮酒,然后因为一些奇怪的原因发生冲突,然后打起来。

    京兆府一般只能着鼻调和,然后请各家府上前来领人。

    今夜杜大人又亲自坐镇京兆府,只等熬过千秋节最后一夜,就可以回家歇上两天了。

    他一把年纪,还要整天为琐事劳,真是太悲惨了!

    杜大人在心里顾影自怜,突然只听堂外一阵纷,竟然是京兆少尹吴纯发足狂奔而来,匆匆忙忙撞:“不好了!德胜楼事了,有斗殴……”

    杜大人惊愕不悦抬首,截断了吴纯的话:“怎可如此失态,斗殴而已,是哪家弟?”

    京兆尹位列正三品,杜大人年迈谨慎,不愿轻易得罪人,故而日夜担心京城治安,却不代表他真的怕事。

    吴纯也是文官,最重仪态,今日却形容慌。杜大人定海神针一般字正腔圆的话语并不能使他镇定来,反而愈发慌

    “是平江侯世……”

    “平江侯而已。”杜大人轻蔑一笑。

    一个没有实际职务的普通勋贵罢了,他京兆尹可是实权正三品大员。

    “……和皇上!”吴纯终于说完了后半句话。

    “……”

    片刻的死寂之后,杜大人颤声:“你说什么?!”

    好在事终究没有发展到最坏的局面,杜大人恨不得肋生双翼飞到德胜楼去请罪,等他赶到德胜楼,才发现这个‘斗殴’实际上言过其实。

    准确一说,是平江侯世一方言挑衅,然后被鸾仪卫在地上一顿毒打。

    纨绔弟跋扈成非杜大人一人之过,皇帝宽宏大量,并未因此问责杜大人,只令鸾仪卫将几个脸的看不清本来面目的人提溜来,给京兆尹。

    这几个属于镶边的纨绔弟,在单方面挑衅没来得及言不逊,只在一边凑数跟着摇旗呐喊,给京兆尹小惩大诫也就罢了,平江侯世也在其

    ——他当然不算是镶边,事实上要是问罪,作为挑起事端的罪魁祸首,平江侯世应该‘首恶’理。

    但桓悦不得不包庇他,因为平江侯世的亲舅舅,正是被桓悦调回朝的新任天官王宣。

    咆哮御前,辱骂皇帝,算是大不敬的罪过。而‘大不敬’在大晋律法,是十恶之一——就是‘十恶不赦’的那个十恶。

    和‘大不敬’并列十恶的其他罪名,包括谋反、谋叛、谋大逆,条条都是九族跟着掉脑袋的重罪。桓悦置平江侯世,肯定要牵连到王宣。

    王宣是被桓悦突然提接任吏尚书一职的,不知有多少人红妒忌,想把王宣从尚书位上推去,桓悦必须要保住他。

    为了保护王宣,桓悦必须尽可能淡化平江侯世的罪责,把怒气全到其他几个言不逊的家伙上。

    当然,那几个人犯了大罪,自然也不能去京兆尹,而是得大牢。桓悦虽然不至于真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