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 太平歌 第12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只是担心,她多灾多难。

    至于明鹤那些祸国的妖言,他一句都不信。

    “我兄,还要劳烦先生。”

    明鹤突然说:“医者不救一心求死的人,你明白吗?”

    裴岘的神锐利盯着他,他也不在意。

    “转告裴老大人,还望惜自己的,否则我这本事救不了他。”

    裴岘谢了声,这才走了。

    第87章 关澄

    ◎引火自焚◎

    太北山皇陵, 百官送行,这是陛最后的底线。

    当日百官城,赵幼澄领着赵诚在人群, 一直陪着安成。

    安成木着脸, 已经哭不来了。

    皇后也好些了,大约是太这些年一直不好,皇后终于接受了这个事实。

    已经冬, 北风冷冽,但没人敢抱怨。

    在北山住了十日, 一众人才返回。

    之后就是冬至,那日从北山回来赵幼澄就留安成住在太微

    赵晖对赵幼澄护安成很满意, 今年沉寂, 年后就会采选, 苏皇后还在两仪殿养神, 这个时刻没有人能一心守着安成。

    赵幼澄见陛的时候不多,平日里见一面也不容易, 更不要提现在了。

    陛日理万机,哪有空见她,但安成的女官禀报后, 陛没有阻拦安成, 而是赐了很多东西,赏了赵幼澄一些御贡之,就是默许了赵幼澄照看安成。

    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安成没有前两个月那么哀伤了,但也没了从前的活泼。

    宝珍和裴芝玉特意来看她, 几个人还是像从前一样围坐在赵幼澄的东卧房的炕上, 裴芝玉的亲事定在明年七月, 宝珍正在问这件事。

    赵幼澄是这几个人里年纪最大的,但宝珍已经成婚,笑着说:“第一次在阿鲤这里见到你们,明明没多久,却像相识了很多年了。”

    赵幼澄见冬青在门探了,但没声,她知是江南的信到了。

    裴芝玉附和:“就是的,那时候宝珍刚从江南来,我只觉得江南的土是真的养人,你和殿两个人生的真好看。”

    安成听得都气笑了,但也知裴芝玉就是这样单纯的格,她问:“咱两是上京城大的,怎么就不如她们两了?”

    裴芝玉才察觉自己失言,吐吐:“殿别气恼,她们不如我们耐冷。”

    一句话逗得几个人都笑起来。

    宝珍也笑说:“上京城的冬天是真的冷,江南的三月已经和了,可我到了上京城已经二月底了,居然还会雪。我当时都惊呆了,简直被冻傻了。”

    赵幼澄听着只笑,并不说话。

    这个时候章嬷嬷来招呼:“喝酒酿圆,今年从江南捎来的秋天的桂,现在喝正好。”

    赵幼澄起说:“我去找好玩的,你们先喝。”

    她起穿过游廊,了书房,冬青见她来了,悄声说:“江南的信到了。”

    她:“去把那玩偶拿来,送我房间去。”

    冬青依言抱着东西就去了。

    她拆开信,冯唐信说一切顺利,已经到了粮割的日江南粮价不到五十文一斗,当初米券的约定一百二十文一斗。

    还有些割的日在年后,看年后粮价也不可能涨起来。

    这一次应该稳赚不赔。

    虽然目前合约收钱,这场易范围也不大,但涉及的资金却很大。他同样很谨慎。

    而且冯唐在信提醒,这次的生意是暗收割,难保这些人伤财不会起疑心,冯直年后会去云南避风。他怕多生事端,等年后冯直走后扫清尾再北上。

    而且他已经发现已经有京的人在打听他们了,那些散粮商够多,对方一直查不到心的策划人,对方很隐晦,想必对方也很小心,但已经查到江南,算是有心了。所以冯唐在信一再嘱咐让她小心些。

    赵幼澄一个人看完后将信装起来,最后翻来一盒赐的簪,回了房间。

    因为这玩偶是瓷的小动,从江南的官窑烧造来的白瓷动玩偶,只有手指大小,放在手心里都小小的,憨态可掬,每一只都胖乎乎的。

    这是冯直为她寻来的礼

    她们三人一人握着一只细细端详。宝珍笑着问:“这是哪里来的?”

    安成也端详着手的猫。

    “这是江南来的。”

    宝珍:“我还以为你去翻找什么。”

    她这才将一盒簪放在桌上:“冬青一就找到了,我翻来一盒这个,你们每人挑两支自己喜的。”

    安成摇:“我不要这些,我的首饰够多了,我要两只这个。”

    裴芝玉也笑着说:“我也不要簪,我只要这只狮狗就好了。”

    赵幼澄失笑:“你们若是喜,我次写信,让他们再送一就是了。”

    “当真?”安成对这玩偶不释手。

    赵幼澄:“这一你们挑两只带走,等次我再让他们去寻。到时候给你们每人一。”

    裴芝玉听得十分欣喜。

    宝珍好奇问:“是你师兄找的吗?”

    赵幼澄愣了,笑起来:“是啊。”

    宝珍羡慕:“你两位师兄都是很好的人。”

    她还在为赵幼澄的亲事遗憾。

    毕竟她年纪不小了。

    裴芝玉隐约听来意思了,但是她的亲事定了,没成婚,就不好意思说这些。

    安成却并不避讳问:“阿真的不考虑成婚吗?我去求父皇……”

    赵幼澄笑说:“怎么会突然问这个?”

    安成:“阿若是拖久了,将来……”

    将来说不准婚就更难了。

    赵幼澄开玩笑:“这些不是你心的事,你只心好自己。冬至过后就腊月了,又一年过去了。你想要什么礼?”

    要是从前,安成定然会张罗各闹,这会儿也没心了,只说:“到时候再说吧。”

    这个年底都十分寂静。

    腊月初八那日,各衙门都在上值,关澄告罪后,兵就缺了尚书,大约是关澄心有不甘吧,又或者他急着救族人。

    他联合廷庸、张玉几人,向陛推举江南籍的曾庆国。

    曾庆国也是命运多舛,屡次举荐,屡次不取。

    关澄在病,还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上千字的奏折。

    起先因为太的事阁的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江南的消息传回来,关澄差跪死在宣武殿外,引了大分人的注意。

    但这些丝毫影响礼的动作,礼给太准备了几个谥号,陛最后选悼恭二字,太的丧仪准备就绪,冬至后一切尘埃落定。

    关澄才开始自救,因为家的族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