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4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库用来什么的?用来赏赐皇亲贵胄或者供给贵人们日常销以及举行各宗教仪式(比如的太皇太后和太后一个信佛一个信就会举行各相关活动)。

    这么一考虑文官致力于悄悄掏空老朱家的库似乎也无可厚非。谁叫你们连名目上都没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呢,你们输在了起跑线上啊!

    对于这双方大佬你来我往激烈博弈的大议题文哥儿还没啥资格参与。他只凭借着分司这边透来的数据暗搓搓算了个账就跟李梦他们一起到街上遛弯去了。

    纸币这东西能不能推行开去,主要是背靠国家公信力。

    百姓不信任你,商贾不承认你连官员自己都不想用,这玩意自然推行不起来。

    倒不是说大明不盛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大明不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是非常大的,只可惜朝廷没几个人是懂经济的。

    想要支撑起完备纸币系,让大家都以大明宝钞为荣,就大明现在这个经济理论平还远远不够。

    像朱元璋和朱棣那会儿钱不够用了就疯狂印钞想要多少印多少这宝钞能有用吗?有他们开了这样的坏就不能怪上至官员至百姓都对大明宝钞不信任了。

    谁知你老朱家会不会一拍脑袋又印一波新的?

    大家辛辛苦苦攒的钱你一注就啥都买不了了搁谁谁能乐意啊?

    没看见元朝只了不到一百年整个经济系就全面崩溃了吗?

    朝廷自己把这事儿当儿戏,就不能怪百姓不信任你了。

    执政者没有足够的经济学素养这一定要推行宝钞无疑是祸害百姓。

    人家存一辈的钱你一个决定就给霍霍没了回你挨的骂一准比王安石还多!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提执政者的经济学素养?

    文哥儿敲了敲自己的脑壳,觉得这事儿有难办。

    等他回京一定要找杨廷和以及费宏探讨探讨,杨廷和是杂学专家,跟老丘一样什么都学,费宏又是个卷死别人的家伙,跟他们讨论讨论一准能有收获!

    回找费宏定制一个文武百官培训教程,争取让官员们也到老学到老!

    文哥儿正琢磨着,鼻就闻到香香的味。他循着香气找了过去,看到有人在卖托板豆腐,新鲜来的豆腐,放在削得平直笔条托板上,客人们可以直接就着托板尝到腾腾的豆腐。

    吃法怪新鲜的!

    文哥儿二话不说掏钱要了一板,一去,只觉又香又,豆香十足。他跟摊主一聊,才知这托板豆腐的由来。

    临清这地方是各地举赴考的转站,经常有天南海北的考生汇聚于此。

    据说是当初有个举京赴考,钱都光了,抵达临清时饿得,气息奄奄地躺在树不知如何是好。

    旁边有个卖豆腐的老伯见他这般可怜,十分同地取了块木板盛了些豆腐给他充饥。

    后来这个举金榜题名,还当了巡御史过来临清一带巡查。

    这位巡御史特意来找老伯,笑着问老伯还认不认识他。两边叙过旧以后还让老伯再用托板给他盛豆腐吃,说是就记着这味

    有了这么一段佳话,临清一带便颇为行托板豆腐这吃法。

    保不准自己吃了以后也会金榜题名当个巡御史呢!

    文哥儿听得心向神往。

    这可不是普通的豆腐,而是巡御史吃过的豆腐!

    他吃着吃着又叹起气来。

    卖托板豆腐的摊主奇:“小娃,你叹什么气?”

    文哥儿:“我当不了御史!”

    摊主:“你别气馁,我看你才十岁,怎么就当不了?一准能当上的。”

    李梦在边上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别看我这师弟年纪小,他去年便已经三元及第当了状元,朝廷给他授了六品的翰林修撰,比巡御史还一品,他往后是没机会去当巡御史了。”

    摊主既惊又奇。

    他们也听说去年了个九岁的状元郎,只是没想到这位大明年纪最小的状元郎居然就在自己前!

    听听这小孩说的都是什么话哟!

    别人熬一辈可能都熬不个六品官,他还惋惜自己当不了七品的巡御史!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别人家的小孩就是这么有息!

    难得碰上这样的好机会,那摊主当即积极地追问:“小状元觉得我们家豆腐好吃吗?够不够?够不够香?”

    文哥儿毫不吝啬地夸赞:“好!又又香,吃法也特别!”

    摊主得了他一句夸,自是喜不自胜,忙问文哥儿要不要再多吃。这份他请,不用钱!

    文哥儿摇着说不用了,他上回经过临清时都没能上岸来着,这次难得能停留半天,不得留着肚多尝没尝过的临清特吗?

    鲁菜那可是后来的八大菜系之一啊!

    文哥儿兴冲冲地呼朋唤友把临清城吃了个遍,众商听说是王小状元来了,要么来围观这位传说的状元郎什么样,要么力邀他过去尝尝自家的菜品,到后来连别的百姓也被来。

    的临清百姓有的要给文哥儿送吃,有的要给文哥儿瓜果鲜,有的拿着《饮诗话》或者折扇要请文哥儿题字,他们一行人走着走着差连路都给堵了。

    谢豆跟着文哥儿落荒而逃,着不小心吃撑了的肚回到船上,忍不住:“没想到你在临清都这么有名。”

    张灵笑:“如今只要是有读书人的地方,怕是就没有没听说过我们王小神童的。”

    状元每三年都有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有几个?

    就算前了个三元及第的商辂商阁老,他也没有九岁就啊!

    所以不怎么看,文哥儿这位小状元都是独一份的,旁人对他分外关注就很正常了。

    甭认识不认识,听到这个履历都想来看个新鲜啊!

    张灵、周臣都算是文哥儿举荐上去的,这次行张灵两人也很愿意一起来。主要是张灵把他的敦煌之行说得绘声绘,直说如果有机会的话自己一定要再去对着敦煌画揣得周臣也心向神往,想要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画技!

    左右他们画完《大明本草》的图以后也没什么正经差遣,索便应文哥儿的邀约一起西行了。

    反正他们这个西北考察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涵盖方方面面的人才!

    每个人船后都各有目标,文哥儿他们是吃饱了才回船上的,像汪机这个学医的则是一上岸就去寻访临清名医,跟人家医学经验。

    甚至还飞快抄了几卷没看过的医书,准备路上好好揣

    而王守仁则是带着庶吉士的几个军事好者跑去登望远,很是畅想了一番当初王师北伐时是如何会师的,写的诗文已经超额完成文哥儿规划的战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