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39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爹的登门以后双方还得礼貌地三推三请全程走完后才算是正式把正宾和赞冠者都敲定来!

    于是王华一边被儿气还得一边琢磨给儿请谁来当正宾和赞冠者。

    文哥儿如今算是品官了应当照品官冠礼的程走正宾和赞冠者到时候同样会穿公服席,算是一场十分正经的仪式。

    要是单论自己家的王华倒是没什么犹豫的直接去请谢迁当正宾就好到时候两个人再商量着挑赞冠者一切都很好办。

    可问题是,文哥儿自己跟丘阁老关系好得很,这事儿怕是不能绕过丘阁老去。不丘阁老想不想来,总得先去请一请!

    到时候丘阁老来了,谢迁和李东来了,徐首辅和刘阁老他们要不要请?真要把整个阁都请来了,这还算他们王家的私宴吗?

    反正,王华有犯愁。

    都在为这事儿筹备着,文哥儿这个上要加冠的正主倒是不怎么心,他撩完他爹的虎须就跑,没一会就坐到老丘旁边开始唠嗑了。

    没想到自己才看完太闹没多久,居然就要给别人看闹了!

    丘濬没好气:“这是的事,怎么能叫闹?”

    文哥儿对这些仪式没多重视,见丘濬说这事儿非常重要,当即相邀:“您要来给我当正宾吗?”

    老丘在他认得的人里年纪最大,品阶最,怎么算都是最适合的正宾人选。

    丘濬是个看重礼制的理学大家,自是嫌他这邀请不正式,臭着脸说:“得你爹来请,不是你自己来请。”

    文哥儿一听,这就是同意了,换他爹来走走仪式就成了。他说:“那我改天就让我爹来邀您当正宾!”

    丘濬便没再拒绝。

    文哥儿和丘濬讨论了一听讲学的问题。这么小的孩,天天这么听课会不会生逆反心理来?

    丘濬:“这有什么,当初陛听《文华大训》还是站着听的。”

    《文华大训》乃是宪宗皇帝命人给当时还是太的朱祐樘编的。

    全书有四纲二十四目,足足分了十八卷,宪宗皇帝还亲自给每一纲写了序言,谆谆教诲朱祐樘该如何当个好太、将来又如何当个好皇帝,可以说是非常关心太了。

    书成之时乃是成化十八年,当时朱祐樘年方十二,每次听谢迁他们讲《文华大训》的时候都是全程站着受教。

    哪怕有人劝着让他坐,他和侍讲诸官也定拒绝,表示这是对宪宗皇帝必须的敬重。

    文哥儿听得肃然起敬。

    小小年纪上课就要全程罚站听完十八卷书,真不容易!

    还好这会儿的一卷书也不是特别厚,和那些动辄几十万字的鸿篇著大不相同,不然的话朱祐樘说不准要罚站个年!

    文哥儿:“知了,回太殿喊累,我就把这事儿讲给他听。”

    看看,比起你爹站着听课,你是不是舒服很多?是不是顿时就觉得不苦不累,可以再学五百年了?

    冲鸭,猪猪!

    丘濬:“…………”

    有你这么一位小先生,对太来说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两人闲唠了一会,又取了卷新书读完,文哥儿才优哉游哉地归家去。他已经忘记自己门前都过什么了,回到家又去跟王华说起请老丘当正宾的事。

    他都已经和老丘说定了,王华只要意思意思上门去请人就成了!

    他,王小文,贴心一小孩,从来不让爹娘烦恼!

    王华正愁着呢,听文哥儿跑回来说自己已经邀请过丘濬了,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能直接把写帖的任务给文哥儿,让他自个儿给相熟的人家

    别人来不来是别人的事,你总是要请的。

    这可把文哥儿难倒了,他认识那么多人,全邀请来观礼的话家里哪里这么多人?

    文哥儿犯愁了半天,最后决定先把他爹娘初步拟好的名单写完再琢磨还要请谁。

    幸而这会儿不少新社成员已经归乡去了,要不然王家这场地真不够看。

    对于那些实在不能请过来的,文哥儿也写了个帖告知,说是寒舍简陋,不能一一相请,次一定给大伙请客!

    光是写这些帖,文哥儿便接连写了好些天。

    想想未来要是成婚说不准还要再写一次,他顿时有些恐婚了!

    人往来可真不容易!

    朱厚照也收到了“寒舍简陋”帖,他很是不满意,表示自己这么小一个,文哥儿家再小也

    朱六岁对着文哥儿上蹦

    就要去小先生家里玩!

    就要去小先生家里玩!

    文哥儿一阵疼。

    这小在别人面前不是有太威仪的吗?怎么到他面前越来越不装样了,小孩该有的撒泼打招数他样样都没少

    文哥儿无奈说:“殿须得陛同意才行,且事先不能告诉旁人,省得有人窥知圣踪什么不好的事来。”

    朱厚照:“那我跟父皇商量商量,到时候我悄悄地去!”

    文哥儿麻溜地把球踢给朱祐樘:“好,殿且跟陛商量妥了再说。”

    各家陆续收到帖,不来不来也都回了帖表示祝贺。

    文哥儿逐张逐张把回帖拆开,拟好肯定会来的名单拿给赵氏汇总,又私里跟赵氏提了一嘴太可能会过来的事,让她先不要跟旁人提起,只稍微准备一就好。

    太当然是不可能随便的,只不过朱祐樘父俩对他的态度不可用常理揣测。

    事实上文哥儿很清楚自己能以九岁之龄三元及第,除了他从小得几位名师教导以外,还有这皇家父俩超寻常的看重在。

    所以哪怕太的几率不算大,他还是得让赵氏先好准备,省得到时候来个措手不及。

    母俩商量完冠礼的安排,赵氏拉着文哥儿的手仔细打量他稚气未脱的脸庞,目光里满是慨:“没想到一眨我儿上就要加冠了,娘总觉你还是那小小一个的娃娃……”

    她刚嫁给王华当续弦时还未满二十,不是主持馈还是养儿育女都还是生手,有时候见辈们偏心孙不免会有些不平。

    后来文哥儿生了,他自小便贴心又可,每日都让人开开心心。

    无论去认识了什么朋友、无论遇到了什么趣事,他都会回来气地跟她讲。

    再后来有了让儿,他也对妹妹关有加,每日都要陪着妹妹玩游戏讲故事,连带她也在旁边学到许多趣味十足的新鲜玩法。

    许是因为儿太懂事了,她只觉自己都没怎么过心,他便已经快快活活地到九岁。

    等到她逐渐从儿三元及第的喜悦缓了过来,心不免有些忧虑,忧虑他才这么小的年纪,如何承受得住这般多的恩荣与期望。

    朝堂的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