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ru仕记 - 第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逯听罢放声大笑:“卓思衡啊卓思衡,我当你真是清风般的人,不染纤尘的如莲君,谁知竟也是污淖里爬来的腌臜,不过装装样博个名,这样的读书人我见得多了,还以为让唐大人如此挂心的人是个异类,却也只是个圣贤书里的蠹居蝇蛆。你听着,他拿了宋家的东西和钱势必要为宋家办事,你好生盯着,若有动作记得来报。”

    细作应了,又:“他一路上假惺惺的,对属又贴照顾,对亲随也客客气气,原来都装的。自东姥山回来前,他还专门派贴亲随将路上收到的礼先送回来,怕是觉得空手上路却满载而归让人看着影响他的官声吧……还是大人慧如炬,一就看这读书人里的败类来。”

    “败类?他并不是败类。”崔逯站起,在细作迷惑的目光踱步,“读书人哪个都是这个样,嘴上沽名钓誉,里自私刚愎,既然各个如此,他卓思衡不过是从善如,哪谈得上是个败类呢?我这辈从前在江乡书院,见得最多的就是这些读书人。什么圣贤书圣明事,都是云云心不屑,各个都是钻营的好手投机的行家,却偏要给自己的行径巧立名目,找个圣人托词得天家国的牌坊,说孝义论世理,然而该退一步的时候,转得最快忘了这些话最快的也是他们。且看卓思衡和他那个故永清,都是如此,任凭嘴上说得如何冠冕堂皇,切到他们的要害便立即会自退自让,什么读书人,什么状元,也就骗骗自己罢了。”

    “大人见,真乃宏论啊!”

    “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了。”崔逯转去看细作时已是冷了脸:“我又不是何孟,你只好自己的事,王知州再有消息你务必及时通传予我,告诉你的其他手,唐大人若是有吩咐,也决不许耽搁,否则我唯你们是问!”

    细作没有拍成又被斥责,赶忙连声称是,惶恐得退了去。

    ……

    卓通判府。

    “你提前回来没教人起疑心吧?”

    “没有,他们当是大人收礼收得太多,差我提前送回来一些,无人起疑。那些障的空箱回来后一直放在大人书房,没人打开过,不知里面一无所有,只有几包茶叶,几烧瓷。”陈榕奉上几页写得满满当当的纸张,“这是回来沿路记载的何大人墨宝与题咏。郡以南几乎都在这里了,其一些景与地标在都已圈注其名,供大人查看。”

    “得很好,这几日辛苦你了,快去歇息吧。”卓思衡朝陈榕笑笑,“你既然回了自己家乡,找机会也回去看看是否还有亲眷,不必成天在府上待着,多亏你一直教导我本地的方言土话,我才在此地言行自如,辛苦了。”

    “是大人未雨绸缪勤于学才有此成效,在不敢腆功。”

    陈榕虽然已经习惯卓思衡如沐风的相模式,可还是十分拘谨克制,私也严守上之礼,告辞时都一丝不苟。看着他的背影,卓思衡只轻轻叹气,翻开慧衡寄来的一摞簿册,里面整整齐齐都是裁切好的抄录诗词,他一一照陈榕绕路先返于各抄录的何孟题诗与当地景观,给悉衡和他同窗的诗句替换删改,整理几十首来,又自己略编了几句混在一起,用自己字迹抄录一遍,简直就可以以假真了。

    卓思衡从来没有作弊过,但这觉当真是有上瘾。

    他重新翻看,欣悉衡读书作诗的学问都好多,但却没在其发现家书,正疑惑的当,慈衡叩门而,递给他一封厚厚的信。

    离开前卓思衡同慈衡讲过,未避免消息搁置,但凡家书抵达都让她先行拆看,若有不妥,差人传报于他,所以此封家书慈衡已先行看过,面:“大哥,信里有大哥的事,你快看看。”

    思衡先前已看过邸报,心若是有大事邸报上必然会挂着永清的大名,但威州武宁郡安安静静只字未提,只在家书提到的话,想来就是些要但又不好宣之于的细枝末节,想着他已将信展平,再细细读过,半晌后一言不发,只静静看着二妹妹熟悉的字

    “大哥,你怎么了?这件事这么严重么?不是说还未有圣裁?大哥未必就有事吧!就算那些兵痞仗势欺人,州府军各级相护,却也绕不开国法啊!”

    慈衡连弩似的发问给卓思衡逗笑了:“我没有着急啊。”

    “可大哥你表不是这样的。”慈衡觉得凭借她对大哥的了解不会看错分析错。

    “这件事确实严重,但你永清大哥事得极其漂亮,我担心的并不是他会受责罚。”卓思衡耐心解释,“这件事透着诡异,首先是卫戍将领的不追究和避让,其次是皇帝的犹豫,最后则是永清他为何如此鲁莽?须知他事虽然看起来总是很不计后果,但其实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思量与退路,并非一味莽撞,所以我相信,他斩杀参将绝对是手有旁人不能质疑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是比杀人要严重得多,所以卫戍将领同皇帝都宁愿认可永清只是斩军将领。”

    “比杀人还大的事?”慈衡脑灵光,只眨眨就想一个来,饶是她也几乎快要被自己的想法吓到,“那位参将是州府军人,威州又地边陲邻古蕃,比杀人还大岂不是他有通敌叛国之罪?”

    卓思衡用欣赏和赞许的目光看着妹妹,心想果然是慈衡,一就透,当只有他们二人,于是他也并不避讳,直说:“除了这个理由不会有其他。那位参将之所以杀人,或许是因为牧民瞧见他与古蕃人往来,所以才惨遭杀人灭,永清察觉蹊跷当机立断,免去后顾之忧,然而若是手通敌,卫戍将领难辞其咎必然会被皇上问罪,所以他投鼠忌不敢因帐将领被杀而将事闹大,还要弹压军闹事之人,妄图将此事抹去。而皇帝也不希望传自己边疆驻军居然同邻地暗通款曲之事,若是军心不稳,或是朝他备战,他好不容易维持的朝局平衡只怕就要被打破。所以永清的选择对谁都是好,可偏偏那几个手不知况一味血勇脑给事闹大,现在皇帝发愁要如何理,所以不表。”

    卓思衡解释得通畅,但他心明白,抓住了边关将领的把柄,永清以后要在当地行事想必会更顺畅,若是这件事办好,皇帝借着由给他升一级上去也未必不可能。

    但这条路也太过险峻了……

    不过好在唐家人安排的麻烦都在自己这里,永清贤弟不至于分乏术,他有时间可以去施展计划,而自己也该些什么了。

    只是这些话卓思衡是不好同妹妹讲的,兄妹二人又温言絮语谈了些卓思衡此行的琐事,又共同吃了夜宵,之后才各自回房安寝。

    第二日卓思衡到衙门去找自己的上司何孟汇报工作。

    不意外,崔逯也在。

    卓思衡表现得不能更平静,但心却切实会到了心字上一把刀的厉害。

    何孟可能是早就盼着卓思衡回来,见他风尘仆仆又晒黑许多,直问他要不要多歇息两天,卓思衡却玩笑似的说:“大人一路的墨宝可教我好找,那些好景好诗怎么都在如此荒僻的地方,当真是苦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4】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