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517章父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卿也说了,大唐与新罗乃父有事,父必忧虑……”

    说到这里,李破摸着,看着不远听的聚会神的小女王,心暗骂了几声他娘的。

    “卿这么说,可是有意与大唐联姻?要不要朕亲自来给卿指定一个?”

    开诚布公,倒是没了什么尴尬,而且都是政治上的考量,不涉私,也就没什么不好商量的。

    李破就比较小气,说着话的工夫,手一挥,侍立在殿的人会意之,都无声无息的退了去。

    如果薛元敬还没有外放,这厮一定装傻不走,在这里看个闹先,可惜陈叔兴没那样的胆,溜的很快。

    金德曼没注意那么多,既然话说开了,这让她勇气倍增,此次朝,这就是她的主要目的之一。

    把新罗牢牢的绑在大唐这艘大船之上,即便过后和句丽战败了,也应能保新罗平安无事。

    想一想大唐皇帝陛的女人,若是落在句丽人的手里,为妃为,那大唐还有何脸面可言?

    …………

    金德曼起,拜伏于地,“大唐于新罗,父,陛于臣,则为父女,女儿愿与大唐结万世之盟。

    可陛想过没有,女儿凡人之躯,则百年之寿,短则数十寒暑,臣去之后,继位之人若无血脉相系,怎敢保证能承其志?

    女儿唯愿与陛相合,回去新罗之后,定善养嗣,传承李氏血脉,永世为新罗之主,如此岂不哉?”

    父女啊,这可太刺激了……

    …………

    清晨,万里无云,是个好天气。

    李破貌岸然的走了紫微殿,在殿门很不庄重的伸了个懒腰。

    新罗女王殿亦步亦趋,随在他的侧后,看上去好像与昨日并无不同,只是角眉梢染了些许风

    这象征着大唐和新罗有了更为密的联系。

    大唐需要新罗在半岛上为大唐效力,新罗则更需要大唐的鼎力支持,如此一来,可谓是皆大喜。

    男女之……在这冷冰冰的国家利益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对于李破来说,新罗如果将来由他的嗣来执掌,那自然是好事,而且会给大唐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在新罗有所反复的时候涉。

    对于金德曼而言,如果能与大唐皇帝诞嗣,不男女,都将极大的稳固她在新罗的统治,而且再也不用担心唐军胜后,会对新罗行欺压或是脆灭掉新罗了。

    好肯定不止这一,两人心都有所考量,是一拍即合的一个并不算多彩,却也算得上奇特的故事……

    发生在唐初这个时间上,以当时风气来说,去肯定是一桩佳话,即便是后来日趋保守的朝代,怕也不会有人说三四。

    君王献为国,多好的话本题材啊。

    …………

    李破就没多少献的自觉,他只是吧,觉着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作为一个男人,且还是大唐至尊,要再有所犹豫,岂不被人瞧的小了?

    他不知的是,今年的大唐注定要比去年闹的多,香雄人和苏毗人都在见的路上,北方的突厥王也没闲着。

    阿史那杨环听闻自己的女儿诞的是个女婴,失望之余,另外又打起了主意,派遣使者挟阿史那求罗之女,阿史那同苏来见。

    她终于想明白了,她与李破皆是杨氏人,不必执着于继承人非得是自己的血脉,阿史那求罗和阿史那安蓝的女儿,一样能给自己带来一位合格的继承人。

    李破现在可是个香饽饽,外面惦记他的人可不老少呢。

    …………

    “陛,娘娘让婢来跟陛说一声,娘娘要带人游玩,召了……楚国夫人相陪,还说……”

    刚了紫微殿,清宁事宦官就冒了来,看着就知是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李破稍微有心虚,盯着结结事宦官就问,“她还说了什么?”

    宦官汗一就冒了来,“启禀陛,娘娘还说女王殿与陛彻夜相谈……肯定是累了,不如随车驾一起去走走,也能解解乏。”

    说着说着人就矮了半截去,几句话的工夫,他老命已经去了半条。

    李破哼哼两声,心说朕忙于国事,甚是劳,你不知贴也就罢了,却还要来作怪,真是欠削。

    “跪着什么,赶引女王过去便是。”

    回对金德曼笑:“朕还有事,就不去扰人雅兴了,军急,卿在洛待上几日,朕便命人送卿回新罗。”

    金德曼依依作礼,“臣全凭陛吩咐。”

    李破摆了摆手,径自在侍从的簇拥离开。

    金德曼看着他的背影,回想起昨晚之,嘴角不由挂上了些笑意,可滋味却也复杂难明。

    离开洛之后,天各一方,也不知什么时候再能相见?

    …………

    李破没想那么多,心颇为舒畅,去到显仁的行武之,锻炼了一骨。

    嗯,腰背有酸,那滋味是男人都明白。

    回到紫微殿的时候,天已升的老,还有无数政务在等着他。

    时间已近七月,秋收渐近,今年天气还是那么和,各地雨充足,见大唐多数郡县又是个丰年。

    司农卿窦诞已经上书朝,据司农寺的官员们估算,今年的粮获会比去年增三成左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可以用猛增来形容了。

    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气候的缘故,还有就是大唐施行的土地政策到了今年已经际近尾声。

    山匪和见世渐渐太平,纷纷回归乡土。

    再加上大唐实行的两税法,推行比较有力。

    所以经过几年的酝酿,为今年粮产暴增打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司农寺的人对将来几年的前景也极为看好,因为大唐的基础工程建设正在展开,南北漕运会在将来几年通畅起来。

    这无疑会让田产增收以及官府征收粮税创造有利条件,起码运送粮草的损耗会降低来。

    七月间,还有科举应试在等着……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