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516章饮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唐皇帝对新罗的要求,尤其是还涉及到与句丽的国战,所以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金德曼不太能把握住其的分寸,她继承王位的时候,先后曾向句丽和倭国献财货,以求得短暂的息之机。

    但大唐和句丽,倭国都不一样,这个庞然大的每一声息,好像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

    困扰新罗多年的仇敌们,百济,倭国都在它的面前毫无抵抗之力的土崩瓦解,接来又到了句丽。

    当面前这个男人笑语不断的闲聊之时,让她如对父兄,无比温

    可当他谈到战事的时候,沉沉的目光都好像蕴着杀气,他吐来的每一个字,好像都充斥着对敌人的蔑视和冷漠。

    这就是大唐的君主,世间最大的辣个男人……

    好吧,这些多数都自女王殿夸张的臆想。

    李破对新罗的要求其实不算,没有把新罗当炮灰的意思,而谈起战事,他讲的也都是战略上的事

    相当于在手把手的教新罗女王在战争的号角响起之后,新罗该怎么,又该在战争行当扮演什么样的角于怎样的地位。

    攻城寨不需要新罗人力,但是为大军引路,以及在战后清剿残敌,却都是新罗人的活计。

    至于得到句丽的疆土之后,大唐会怎么行治理和分,那就不用跟新罗人说了。

    新罗人也就是餐桌上占个边角,能大大方方去到餐桌之上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大唐,另外一个则是突厥。

    …………

    战事上的事,金德曼显然是外行,李破便多说了几句,宗旨其实也就变成了一个,莫要给唐军添麻烦,一切听令行事即可。

    金德曼一一应了,心里也是没底,就像她自己说的那般,现在大唐陈兵于岛上,已近二十万众,加上征召的倭人,百济人以及新罗的兵

    人数上直接就能去到三十万。

    这是半岛南侧从来不曾现的庞大军伍,新罗的贵族们不是没有商量过,他们既震惊于大军的规模之众,又想在其占据一席之地。

    七八糟的说法什么都有,唐军何时与句丽开战也是个问题。

    金德曼此次朝,其一个目的就是探一探消息,唐军到达岛上已近两载,虽然自己带了粮草,可一分还是要由新罗,和百济诸来供应。

    这两年新罗国库日渐空虚,很多人都希望战事尽快打完,不然这么去,再过个一年半载的,新罗自家的小日还过不过了?

    要是那般,大唐和句丽之于新罗又有何分别?

    所以说当在皇帝得知开战的确切时间的时候,金德曼除了担心战事的胜败以外,心里其实还是松了气的。

    这一仗打完,新罗也许还能气,就算唐军没有离开,也有句丽人加来,分担一些不是吗?

    而且新罗作为胜利者,应该能分些好吧?

    皇帝也说了,此战过后会补偿新罗,补偿些什么呢?金德曼稍微憧憬了一,却没敢问

    没办法,议价能力太弱,就是这么可怜。

    …………

    接来李破又问了问句丽国况,主要是政军两事。

    这些对于大唐来说已不陌生,从魏晋开始,和句丽就时战时和,关于句丽的消息便零零碎碎的传原。

    只是没有新罗人知的那么详细罢了。

    唐军远征之后,往来传递消息,对句丽的认识又有所增加。

    在政治上,句丽一直想仿照原摆脱落联盟的政治模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官制和统治架构。

    这使句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比如说农耕以及金属冶炼技术上,句丽人不差原多少。

    所以这也增了他们的军事动员能力,到了北周时期,句丽便已号称带甲百万,能与突厥并列相抗。

    这有他们习惯的因素,可实际上他们在东北地区确实已经没有了像样的对手,靺鞨,契丹等族有不少都依附于句丽,并成为了句丽兵的来源。

    比如说句丽在冶炼技术上提很快,他们便仿照原建起了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如今这些兵已经成为了句丽最心的队。

    原在隋末战,军事上开始转型,重甲骑兵逐渐被着半甲,来去更为灵活,补给更加轻省,造价也低的多的轻骑兵所取代。

    句丽的将领们则不以为然,依旧认为人装的重骑兵和重步兵是无敌的,他们的军事贵族一旦临阵,边总会有重骑兵和重步兵环绕,作为最为锐的力量来使用。

    其实实战效果已经很时间没有得到什么验证了,着重甲的骑步兵差不多便也成了一作为句丽国力展示,以及称雄辽东的神象征。

    不过重骑兵对结阵的步兵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而重步兵其实是和重骑兵互为矛盾,重步兵的作用就是正面抵抗骑兵的冲击,对步兵战的唐军威胁反而不大。

    句丽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其实是当世最像原王朝的王国,他们的大也正建立在这基础之上。

    只是所谓沐猴而冠就是这个样了,句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他们到底是脱于东北的扶余,沮沃,鲜卑等游牧族。

    在社会结构,以及风俗上难以摆脱自的窠臼局限,至今依旧有着落联盟的影

    句丽的五一直延续到现在就是明证,五的首领和贵族们也期控制着句丽的军政大权。

    他们和氏王族,以及相互之间在漫的岁月里行着样百的斗争,耗时起时伏,让他们难以彻底消灭新罗,百济这样的邻居。

    在应对原王朝以及突厥的攻的时候,也一直于弱势的一方。

    原从古时的落联盟的隶时代,演变到分封制为主的封建王权时代,一直到如今,央集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几乎每一次变革,都浸透着前辈先贤的心血,更是有无数人肝脑涂地,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外人学起原的作来,多数也就都是不不类。

    这就像后来很多国家学习什么民主,自由的议会制啊,三权分立啊之类的玩意,除了那些本早就走在这条路上的国家以外,其他都是糟糟,土不服之,沦为了人家的玩

    政治制度上的变化,是一个期,递式的演变过程,照搬肯定不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这个理。

    …………

    金德曼对句丽的政军两事确实很熟悉,毕竟打了那么多年了,新罗的一些举措也是从句丽那里学来的。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金德曼说的有鼻,李破就很想把她送到军司走一遭。

    嗯,这是开玩笑,不过之前句丽来人在军司讯问之,其实已经让大唐对如今的句丽有了很多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