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507章佛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慧真和尚暗了一声苦也。

    皇帝言辞犀利,还专挑佛门的病,上次就已经见识过了,这次还又亲自登门,也不知打的什么主意?

    当年文皇帝想要伐山破庙,其实就是觉得佛门弟过于奢靡,与他倡导的节俭之风格格不,才起意灭佛。

    他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上的举措,前隋开皇年间佛门兴盛,却还得杨的助力颇多。

    后来人都杨广劝住了父亲。

    实际上杨自小养在佛堂之,对神佛的礼敬不比僧差,他要消除的不是佛门之患,而是那些让他觉得玷辱了佛门的假僧而已。

    后来还有人传说,是御膳官彪暴死,却留余息不灭,三日后醒转,说自己在曹地府见到了受苦的周武帝宇文邕,代其传话于隋天

    说什么汝之库藏皆吾所积,你我以前还曾为同僚,现忠告于汝,吾在地受千般苦楚,皆因灭佛所致,望你莫要循俺旧迹,同遭厄难,望汝好自为之云云。

    说完这厮才咽了气,于是说得杨回心转意。

    这神神鬼鬼的故事屡有传,不定就是佛门之人编造的,听着就不很对劲,宇文氏被杨氏的人了后腰,占了皇位。

    宇文邕怎么还会来忠告隋朝皇帝如何如何?他吃饱了撑的?

    反正不怎么说,杨没有对佛门动手。

    他那两位前辈才是真的厉害,一位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以重臣崔浩为刀,大肆灭佛,最后遭了反噬,三朝元老崔浩族灭,拓跋焘被宦官所杀。

    宇文邕灭佛,拆毁北齐佛寺无数,责令僧众还俗,的也很暴,激起无数怨恨,也是英年早逝,死的不明不白。

    这几位都是雄才大略的君王,更是晋末以来最英明的君主,他们不约而同的都要跟佛门为难,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佛门势大,勾连贵族,盘剥百姓,北魏时期是佛门最为昌盛的一个时间段,即便是到了前隋,佛寺的规制,样式上都还能看见北魏的影

    尤其是海外的句丽,百济,新罗,以及倭国建造的佛寺,都是北魏规制,可见当时佛门之盛。

    那会拓跋焘却行灭佛之举,可见他对佛门之厌恶,只是原未曾一统,忧外患之,遭到反噬几乎是注定的事

    从这些事上可以看得来,宗教这东西不在哪里,存在多时间,都会跟国家政权产生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冲突。

    佛门的教义还算温和,但涉及到利益的时候,一样会激烈的挣扎一番,就更不用说其他宗教了。

    …………

    如今隋末战已过,佛门又在蠢蠢动。

    只是他们的势力已远不如前隋时期那么大,信众倒是因为战的缘故多了起来,可无数寺庙毁于战火。

    作为佛门依靠的那些贵族也都疲于奔命,顾不上再跟僧人们说话,这就需要他们重新来走上层路线。

    法华寺北上的僧人基本上就是探路的,只要李破能松松,大唐元贞一朝就能成为大唐佛法兴盛之始。

    选的也是白寺,佛门祖所在,那可不是随便选的地方,野心实在不小。

    可惜他们当即碰了一个不的钉

    李破不是宇文邕,更非拓跋焘,他的见识是超越时代的,有无数经验作为借鉴。

    所以他不会让自己手上沾了僧人们的血,更不会行那灭佛之举,即便他自己再不喜,也会大摇大摆的走寺,在佛前说上几句俏话。

    既向臣以及僧人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却也不那么严厉,就像之前他理的那些政务一样,一定会留一些余地来,除非胜券在握,不然一般不会把事绝。

    和慧真和尚你来我往的说了几句,他不懂佛法,但机变之上却不输于任何人,似是而非的谈论了一佛法修行,仗着自己是皇帝,的慧真和尚额见汗才算作罢。

    这个时候如果熟悉他脾的人在旁边,其实就能知,他已有成竹,轻易无法被人所左右了。

    只是慧真和尚明显不在此列,他心里正在琢磨,皇帝竟然是主张苦修之法?那和法华宗所持教义却也有些契合之……

    李破在众人的簇拥之,漫步去到了白寺后面的塔林参观了一

    这里的景象同样破败不堪,甚至之前驻扎兵卒的时候,将这里当的五谷回之地,就算清理了一遍,味也实在难闻。

    旁边的李秀宁就捂住了鼻,轻轻拉了拉李破的衣袖,劝他莫要往塔林走了。

    李破将这里和当年的民营地对比,觉和尚们还是太过安逸,这里也就是味难闻了些,却比不上民营地那人间地狱。

    “前些时西突厥来人朝见,贡了几颗舍利,朕与白寺有缘,呵呵,过后会命人把舍利送过来,安放于此,汝等僧众要好生看护。”

    慧真和尚一瞪大睛,接着便垂首合什,“佛祖保佑,多谢陛垂顾,贫僧等人定会日夜参禅,弘扬佛法,不让僧舍利蒙尘。”

    他可不知,这位皇帝的惯用伎俩就是如此,打上几再给个甜,总能得到双倍甚至更多的激。

    像慧真和尚就是如此,见了皇帝两面,总能隐隐约约受到善意,却又把握不住其关键,这和参禅顿悟有像,挠心挠肺的让人无法安稳。

    …………

    一众人等在寺转了一圈,最终来到僧人们居住的禅房所在,到静室,也只几个蒲团。

    李秀宁先亲手整理了一,李破才一坐了上去,舒服的哼哼了两声,走了半日,他也有乏了。

    可惜这些僧人们还在一无所有的状态,没能给他奉上涤烦,就更不用说什么青丝引了。

    李破让人把玄奘和尚召了来,笑瞅了瞅还想往地上坐的慧真老和尚,老和尚立会意,欠一礼,告罪离开。

    玄奘和尚还是那么沉静,一副辱不惊的神,名人确实都有其非凡之,慧真老和尚和这个年轻人一比,就有些过于圆了。

    …………

    “和尚是洛人氏,如今家还有人在否?”

    玄奘垂目端坐,双掌合什,“小僧离家修行多年,已了断前尘,在与不在,随缘而已……”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