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476章约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几年修订隋史的时候,李破听到了些臣们的谈论。

    杨广对待佛教的态度是他争位以及执政期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智顗和尚的名字在隋史之上现过两次。

    这代表的其实就是杨广的为政姿态,大业年间延续了魏晋以来的趋势,佛教日益昌盛,杨广居功不小。

    这也让他和江南结了不少渊源,不然的话,很可能他不会有三江都之举。

    而智顗和尚创立的天台宗,又名法华宗。

    实际上天台宗的称谓此时并不行,人们还是多数称之为法华宗,以法华经,大涅槃经等为心的佛教理念创立的佛教宗派。

    对此李破自然所知寥寥,也只大概晓得法华宗势力不小,主要都集在江南地区,因为北方烽火遍地的缘故,和尚们纷纷南逃,便更增其势。

    李破也只听温彦将说过一嘴,法华宗讲究的是一念三千之法,智顗和尚承自他的师傅慧文和尚的三观妙法所创。

    听了这个,李破便也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佛学思想……

    …………

    “你前来见朕,是为了白寺的庙产之事?”

    如果说儒家的那些东西在李破还有很大价值,时常会拜读一的话,那么佛学在他这里就一兴趣也无。

    所以也就不耐烦跟人云山雾绕的说什么废话,嗯,反正他也说不来。

    慧真和尚明显楞了一,节奏不对,跟他说话的人,就算无知百姓,估计也要问一问平安,何况帝王乎?

    怎么一上来就说起了俗务?这他哪里能得施展?

    不过老僧参禅日久,修养很是不错,随即:“不瞒陛,贫僧此次渡江而来,本来是想到洛会会僧友,可至洛以来,见寺庙空虚,房倒屋塌。

    一无僧众礼佛,二无善信修整,又见洛生灵涂炭,可怜可叹,贫僧便想留于此,讲法传佛,导人向善,为百姓祈福,还望陛念众生之苦,能够成全于贫僧。”

    众生?李破心说你还真敢说,嘴上则问:“这事也用来见朕吗?洛令衙就在那里,庙产如果是尔等的,自然就会发还,朝廷在此事上并无难为之意,还是说那些庙产本就不是你们的,却想占来为己用?”

    说着说着,他的脸已经冷了来,不怒自威。

    老僧后的年和尚的修为明显差些,不安的挪动了几,年轻的和尚目光明澈,听的聚会神,并无扰动。

    老僧无悲无喜,“陛可能误会了,贫僧等人和旁人不同,修的是心经,了无一念,亦无一尘,法界无相,万,因其妙有,所以森罗万象,安立,缘起三千,法界无碍。

    庙产,也,佛像,观止而已。

    然虔信不同,场讲法,方得聚拢,白寺便是贫僧等人所选之场。

    前些时贫僧拜见过裴公,公以贫僧等人时不曾为河南力,平安时却来传佛,有失义,遂逐之而……”

    听到这李破就笑了,李碧也别过脸去,显然与丈夫所想一致,都觉着裴矩的没病。

    从邑边来的他们,最讨厌那些摘桃的人了。

    老和尚好像也知理亏,微微低,“贫僧等人再不敢去给别人添麻烦,不过怜及河南亡故之人太多,如今明君在位,贫僧等人虽然无用,却也想些有益于世人之事。

    听闻陛东巡,便冒然觐见,还请陛怜贫僧等人一片苦心,予一存之地,不敢争产,能稍稍遮风挡雨即可。”

    李破笑笑,“和尚倒是人练达,难佛法也能用在这里?”

    他说的人练达,指的是他们去见了裴矩,就没再去见旁人说项,用老和尚的话说,就是不给旁人添麻烦。

    慧真双掌合什了一声阿弥陀佛,似在向佛祖赔罪,“贫僧虽乃方外之人,却还在俗世之,若不知些人世故,又怎敢来见帝王之尊?”

    老僧终于透了些狡猾,用佛家的话说,应该类似于打机锋。

    所以说啊,所谓的大德僧,必是心极多之辈,不然的话,只会照本宣科的讲些经文,释些禅意,见了那些饱学的读书人,准定要被掀翻在地,哪里还称得僧二字?

    便如萧禹所言,和这些僧人说话很有些趣味。

    李破笑:“和尚好算计,朕即便许你一间陋室,也是皇帝钦赐,和佛祖上的金一般,再也无人敢犯。

    且和尚稍一宣扬,僧人们都来见朕,那朕岂不没了清净?”

    能说这话,说明李破心转好,没了把几个和尚给窦衍置,不满意了就把窦衍拿的心思。

    老僧也开始拿起茶杯饮茶,李破见了心里暗笑,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和尚也不如表面上那么镇定,心里不定怎么张呢。

    一念三千?那是神病人,大家都是凡胎,有那特异功能的,还能这么老实的来他面前说话?

    “人们讲究无为而有为,儒生讲的是仁义礼智信,贫僧等佛祖座则不然,因果善恶,有相无相,心无挂碍,唯牵念众生之苦楚,愿天大同,皆向西方极乐世界而行。

    今日向陛求的非一栖之所在,而是众生之善也,贫僧与陛结今日之善因,翌日必结善果。”

    “嘿,善恶谁又能说的清楚呢?翌日和尚若去西方极乐世界,可代朕一观?那里住的许都是至善之人?”

    老僧眨了几睛,应该是觉着这话很不吉利,不过回答的还是那么巧妙,“佛祖光照万千世界,凡心存善念者,何不是极乐世界?陛着相了。

    比如说贫僧,如能主持白寺,那里便是吾之乐土矣。”

    李破可没有一着相的自觉,对和尚这神胜利法也很不冒,哼,谁还不能说上一句心之所安即是吾乡?可又有几个真能的到呢?

    “既然是瓜得瓜豆得豆的事,朕许你也是无妨,只望和尚莫要骗朕,哪天白寺有了恶名,可别怪朕伐山破庙,连累了其他僧众。”

    老僧垂首,双掌合什,“贫僧多谢陛。”

    李破收敛了笑容,“先不忙称谢,僧人参禅传佛,导人向善,朕不阻拦,衣之上朕也一并许了。

    白寺……重建之事由洛官府来定,朕赐汝等良田百亩,以供僧众耕,税赋与平民相类,和尚不会觉得苛刻吧?或者说扰了僧人们参详经义的乐趣?”

    向僧人收税?这是向佛祖要钱啊……老僧终于诧异的抬起,可当他对上皇帝那威严而带着审视的目光的时候,他立即明白,此事违逆不得。

    “陛所赐,贫僧不敢推辞。”

    李破,又:“有了庙产,足够僧众过活,每月也可发些钱粮于寺,以免收成不好,把僧众给饿死了。

    但河南残破,百姓离,人们刚过了几天平安日,积蓄不多,僧众不得向百姓收任何供奉,一旦违禁,定要依律严惩。

    还有,朕亲赐你为白寺主持,就不要再称什么天台宗,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