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 分卷阅读4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毕竟崇塘镇上有名有姓儿的稳婆虽有十来人,可大多都划儿,是有着自个儿固定的“客源”的。

    年累月的来,凭着相传的好碑,工钱赏银的,别说对于妇人家而言了,就是同门立的好些个男人比,也是一注好收。何必跑去这还不知能维持几天的保婴堂捧饭碗受人,还只拿一注死工钱。

    当然,这是保婴堂初开堂时大伙儿的想,都觉得这样赔本的吃力不讨好的善事儿,再是久的。

    而时至今日,保婴堂在经营上已经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堂每季都会将收支账目以及所有的自养堂养婴儿人数等况逐一稽、审计,并将其公诸于众,张贴在保婴堂外墙的墙人,供人监督,这已是满崇塘老百姓人尽皆知的事了。

    更何况,妇人生产,本就险之又险,那可是呼之间动辄命攸关的事

    而那些个极贫人家,缺衣少吃的,产妇又尤其气血衰薄,饶是生产的时候还要为着生计劳作。坐草的时候,往往用力稍过,就要虚脱,难产的况尤其多,大人孩俱都保不住的况都并不在少数,可谓百般疑难,令神鬼莫测,岂是好相与的。

    饶是她们往常收生,遇到了这样的人家,心里都要打个咯噔的。

    这已经不仅仅是甚的招牌不招牌的事了。

    最后还是袁婶三顾茅庐,才说动了一位在崇塘也算是颇有名气的老稳婆。袁婶本就有所耳闻,据说是了名的衣着整洁,心地也好,关键是熟谙收生的技术,这是关键的事项。

    只这位老稳婆也有自己的考量的。

    毕竟她已是坐五望六的年纪了,在一般三十岁上就能悬挂招牌的稳婆,已经算是极为年的了。

    虽说经验上,自是比年轻一辈的稳婆来的丰富的,可力上,却是大大不如的。

    收生可是力活,饶是她肯着,人主家也要思量思量的。要不为甚的四十岁往上,五十岁左右的媒婆最得那些个慎重人家的看重呢!

    倒是被袁婶说动了,到了她这个年纪,捧个铁饭碗,或是稳妥的。

    而秦连熊并袁婶也不是不知这位老稳婆的小心思的,可他们更看重的却是稳婆的收生技术同品,其余的,相较之,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秦连熊就开了满保婴堂七八十名员工的工钱,请这位老稳婆援手。

    几遭来,不是秦连熊还是袁婶,俱是松了一气,这笔每年三十六两银的薪金,总算是没有白

    只不过,袁婶本就是位饱经世故、九折成医的老人家,这辈甚的世面不曾见过。

    何况生孩这样的事,她老人家自个儿都曾经历过三回的,至于给女媳故旧帮忙的次数儿,更是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的。

    更何况可不比那些个上了年纪就动作迟缓,思维更是迟钝,事儿丢三落四不说,跟人说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老人家。

    袁婶因着格还有好释然的缘故,年已五旬,却依旧耳聪目明、力充沛,脑袋瓜更比之有些个年轻人还要灵活的。

    真是应了一句话,脑越用越灵了。

    于是乎整年累月的来,因着用足了心的缘故,就凭着上百次的帮手,还有这位老稳婆确实技艺超的缘故,袁婶受益匪浅,就这么无师自通的琢磨着学会了收腰抱小,接生孩

    时至今日,虽然不过两三年光景,可袁婶赤手空拳的,仅凭着临危不变不惊的心,以及实积累的经验,已能以一双手来应对各式险产了。

    用秦连熊的话说:“不是菩萨心,焉能有如此良妙手!”

    这话真是半不假的。

    好在的是袁婶只在保婴堂兼职,并不往外去招揽生意,倒是不至于叫那些个抱团行事儿的稳婆有所反弹。

    不过袁婶的名声也在崇塘的窄巷地传开了,老百姓们,尤其是那些个受惠者都觉得袁婶能够安胎救产、送保生,尤其菩萨心,谁人不念其恩德的。

    也正因为此,许许多多的人家都开始拜袁婶,并将她视为无所不能的人。慢慢的,因着袁婶时常走家串的缘故,大伙儿家里有甚的为难事儿,也都愿意同袁婶说一说。

    袁婶本就有威望讲公,不谁求上门来,她都肯时间力替人打算,渐渐的,各家各况,她就了如指掌了。

    于是到渠成的,袁婶本就掌握的另一项技能就这么开始发扬光大了。

    给人媒说合。

    可不是那等全凭着一张嘴混世的坐地炮,袁婶的专业素养是极的,最重要的一,袁婶说话没分。

    基本上但凡从她嘴里说来的,那就是真实的况,而且还是十分实际的况。

    底如何,也就是有没有些个遗传的病,村风正不正,村里的人缘又如何,家里的房、猪圈、柴堆可齐整,父母说话事儿上不上路,孩相怎么样,姑娘家会不会针线活,会不会栽秧割稻,小伙家里没有房,是否有息……

    有的放矢的袁婶一连成就了几段好姻缘,一在保媒一事儿上也声名鹊起,不断地有人拜托她请她媒。

    度之大,密度之,甚至越过了许多正经的官媒同私媒。

    袁婶也愿意积德行善,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的都成了眷属。”

    只旁人家的男女,袁婶一撮合一个准儿,却偏偏拿自家的孩没有法

    毕竟直到今天,她都没能给石榴寻摸上一个大差不离的人家。

    虽说同袁大哥袁大嫂简直一个模来的,也决议再不袁氏的事儿,可话虽这么说,到底心疼孩

    如今自家的日红红火火的,大大小小都借着秦家的东风有了好奔,自然也盼着旁人好。

    打从两年前,袁婶就在心里给石榴盘算着人选了。

    也不是没有看着还算过得去的人家,甚至还帮着提过两回,可人家虽然看在她的面上,没法直截了当的回绝她,可面上的难,言辞的糊,意思几何,袁婶自然心有数的。

    人家不求别的,甚的家私门第的,都不论,只想要个清白人家的好姑娘。

    只这一则,饶是她从来思路捷,也说不甚的反驳的话儿的。

    袁大嫂求上门来,娘俩就只能对坐叹息。

    袁氏不是个扶得起来的,她们娘俩也实在没有这样的能耐。

    实在没有法了,她这才特地空找上了秦老娘。

    只秦老娘又能有甚的好法

    说句实在话,她自个儿还一肚的心事儿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