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全) - 分卷阅读5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尊的滋味吗?

    反观并州,从始至终就是一派清明。没有谋篡夺,没有藏污纳垢,只有坦坦上征战和制科纳贤。梁丰甚至拒了朝廷封号,要自立为王。这派,不似魏武,也不似晋武,倒有些像是当年的汉祖了。

    郗鉴在家兖州,乃是北人。当年天迁都,可没谁在乎过兖州百姓的生死。而梁公杀石勒,收民,如今又要平定兖州,这是司睿能到的吗?

    况且,梁公着实有不世之才!且不说将要提升的六,只是那个“三省”之说,就让人惊艳。书省、门省、尚书省,皆有古法可依,权责却跟旧日截然不同。

    他如今为梁公近臣,是否也能在三省之列一席之地呢?

    郗鉴好名,但是更清楚名望的源。开国良臣和亡国忠臣,如何去选,并不很难。

    北地乃至天,又有多少门如温峤、郗鉴一般,了自己的选择?

    四月,自去岁冬日开始的旱终于告一段落,并州抗旱有方,未受影响。五月麦熟,天公作,三州粮足。在度过了忙碌的夏收后,六月末,上党郡公梁丰立坛于南郊,自封赵王。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年,是公元311年,原本历史的永嘉五年。正是这年,洛城破,十万晋军被屠,王公士民死三万余,连天晋怀帝都成了匈的阶囚。衣冠南渡,西晋名存实亡。史称永嘉之

    “赵”这个国号,也有人用过。原本是刘曜,后来是石勒,史称前赵、后赵。

    然而现在,东晋提前了六年现,刘曜和石勒也成了过云烟。“两晋赵一统”,听起来是不是也很顺呢?

    赵家人是梁峰的自嘲,乃是网络暗讽。自“你哪里姓赵”一句=w=

    第355章 舆

    忙了一日,闲来的衙役三三两两围坐一团。也不只哪个起了:“如今梁公封王, 咱们就是赵王治了!”

    “啊!赵王?难封到了赵郡?”说话之人似有冀州的亲戚, 见识颇为广博, 还知赵郡之说。

    对面立刻了怯,咳了一声:“当是如此吧……不过据传天似乎被人篡了位啊……”

    这侧一片哗然, 有人:“不是说琅琊王继位吗?”

    “正因是琅琊王啊!你没听过‘后’吗?这可是所言,据说先琅琊王王妃跟个姓小吏勾搭成,才生这孽本就无皇族血脉!现在他又篡了位, 这大晋还算是原本的大晋吗?”那人说的有鼻, 信誓旦旦。

    有人叹:“难怪去岁会有冬旱,原来是贼作祟!万幸咱们在赵王辖, 江左那些人, 才是可怜……”

    “可不是嘛!”众人纷纷。南边的朝廷又如何?比得上佛吗?可叹这大晋, 算不算被人所夺呢?

    ※

    一群孩童骑着竹蹦来奔去, 有人嘻嘻哈哈唱到:“大死,小替, 天崩山梁!”

    这儿歌朗朗上, 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但是小童们仍旧大呼小叫, 笑个不停。一个妇人听了, 急急让仆从把自家孩儿抓了回来,小心叮嘱,让他别再唱这歌谣。然而一人能阻, 大江南北又有多少无知孩童?

    就像一挡也挡不住的风,所有言,都传到了建邺皇城

    “查是何人传谣了吗?!”这些日,司睿简直夜不能寐,忧心如焚。

    当年宣帝时,就有“后”之言,惹得宣帝氏,还鸩杀了亲信大将金。谁料几十年后,竟有人把这谣言,同他的母妃夏侯氏牵连在了一起。

    这让人如何辩解?!只是提一提,就辱及了父母!

    可是不辨,也是麻烦。谶言不比其他,能动摇民心。当年“三一槽”,不也成就他司氏的天吗?现在后,还有“梁”之言,简直居心叵测!

    除了谶语外。关于司氏夺位的旧事,也甚嚣尘上。什么宣帝装病,骗过使臣,诛杀曹。什么文帝夺权,惹得贵乡公曹髦直斥“司昭之心,路人皆知”。这等话哪是能摊开了说的?然而司氏掌权时,可以大杀朝臣,让人不敢言事。可是现在,他仓促继位,基不稳,哪能堵住悠悠众

    梁丰那贼已经称王了,距离称帝还会远吗?然而这几个月,弃了北地的士族本就没多少。倒是有不少士人送归乡,投了并州。这些士族,只能拉拢,无法严惩,他这个天,又有多少威仪尚存?

    难真的要在他手上,失了天吗?

    不,万万不成!司睿拉住了王导的手:“茂弘可要助寡人铲除逆贼!”

    王导如今已经官拜骠骑将军,任扬州刺史,加散骑常侍、领书监、录尚书事。可以说是朝众臣之首。

    面对天如此恳求,王导柔声:“陛勿忧。如今当亲贤臣,远小人,重用三吴世家。只要建邺安稳,总有一日能北上平。我兄弟二人也会尽心竭力,助陛收复河山。”

    是了,三吴阀阅可不会在乎北地。如今他在江东立足,必须重用这些南人。他已经登基,司氏正朔未改。只等江东安定,必定发兵,征讨党!

    ※

    虽然已经称王,但是梁峰并未像刘渊一样,急着改元定都。想要名正言顺的称帝,就必须站在大义的立场上。他没有假托曹魏或者刘汉的意思,怎么引导舆论,为登基创作条件,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只因他的对手太过不堪。

    司氏得位不正,后世谁人不知。这可是写了史书,又被炒了几百年的烂事。面对这样的一个王朝,只要是正常人都能上去踩个几脚。别说司懿杀曹,司昭杀曹髦了,只司炎立痴儿登基,惹得天十数载,就能翻着样影一番。

    要不是司氏得位不正,又怎么会大旱、大涝、蝗灾、日等等天灾现?同样,若非司氏本就是臣贼,只谈孝不言忠,又怎么会现诸王篡权,兵祸不休的局面?现在司氏逃到了南地,压在士人上五六十年的压盖终于透了条,想要散播些什么,简直轻而易举。

    更何况张宾还找来了当初“后”的谶言。利用谶言造反,可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司睿本就不是嫡枝,又谋篡位,可不正是诋毁血脉的最佳时机吗?如此一来,南方那个小朝廷,还算是正朔吗?

    除了持续抹黑司氏外,神话自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异相和奇遇向来是帝王标,没有个重瞳臂,梦日投生,哪好意思自称天?而刘斩白蛇这样的传奇,更是能激发世人的尊崇。

    梁峰上已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