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奋斗日常 - 分卷阅读2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更加了解大齐,扩大大齐在世界范围、起码是在邻国的影响力。

    “我觉得您的主意很好,只是这件事,我还要再和四译馆的相关负责人商议一。”

    裴清殊对这方面的事的确兴趣,但他不好一答应来, 毕竟仪制司和会同四译馆虽然同属礼, 但还是完全不同的门。

    不过公孙夫人听了这话之后, 已经非常满足了,连忙端起酒杯,向裴清殊敬酒。

    临走之前,公孙夫人甚至还答应裴清殊, 说是如果这件事成的话, 就让给裴清殊其的两成利。

    从俪妃的收况,裴清殊就能推测来,这家书社的盈利况很好。就算只是两分利,那也是非常大的一笔款了。

    裴清殊不好意思要那么多,但他也没有一回绝。因为他突然想到,在他去礼报到的当天, 裴清梁说的一句话——现在来大齐的使臣,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是国家开始衰亡之兆。

    虽然大齐目前的国力已经不足以引众多外国使臣,但若是文化行业兴盛的话,同样能对大齐的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晋江书社作为民间最大的书社,若是完全由旁人掌控的话,裴清殊恐怕难以放心。很多事,还是要他自己亲自参与,裴清殊才能放心来。

    所以他和公孙夫人提,自己一笔钱,来买这所谓的两成利。以后书社若有什么重大决定的话,和他商量一就好了。

    公孙夫人正想为她的书社寻找一个有背景的靠山,裴清殊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裴清殊本来都要走了,结果他和公孙夫人又就未来的合作事宜聊了一晚上。

    等裴清殊回家的时候,宋氏甚至都已经回府了。

    他来到后院的时候,宋氏正好在换衣服。

    裴清殊抱歉地说:“本来想去城门接你的来着,结果被阿明叫去了公孙府,和公孙夫人商量了一合作的事儿。”

    “合作?”宋氏好奇地看着他。

    裴清殊,简单和宋氏解释了一

    宋氏听了之后,微微不赞同的表:“殿的心我可以理解,只是白话,真的能登得上大雅之堂么?不会到了国外之后,反倒被外人笑话吧。”

    裴清殊规划了一晚上,原本正在兴上呢。宋氏这么说,颇有些泼凉的意思。不过裴清殊知,宋氏也是为了他好,所以他并没有生气,只是温和地说:“放心吧,明日我会和会同四译馆的人好好商议一,怎么才能结合当地的况,翻译受当地人迎的文字。”

    宋氏还要再说什么,裴清殊就:“已经很晚了,睡吧。”

    让裴清殊略意外的是,向来被动的宋氏,晚上竟然主动钻了裴清殊的被窝。

    他还以为宋氏折腾了一天,应该很累了才是。

    他笑了笑,问怀的女:“这么想要孩啊?”

    见宋氏红着脸,裴清殊低,在她光洁的额上轻轻亲了一……

    ……

    第二天来到礼之后,裴清殊先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安排好之后,便往四译馆走了一趟。

    诚如裴清梁所说,现在会同四译馆的差事十分清闲。裴清殊来的时候,里安安静静的。几个译字员用手掌托着脑袋,有一搭没一搭地翻着书,殿一时只能听到簌簌的翻书声。

    小德清了清嗓,咳嗽了两声。

    几个译字员如同从梦惊醒一般,猛地站了起来:“十、十二殿!”

    裴清殊摆摆手:“别张,你们馆呢?”

    会同四译馆的现任馆姓向,名文昌,是礼了名的怪人。

    据说这个向文昌不善言辞,不际,但通六外文。平时说话时甚至有,可一说起外文来便十分利,连磕磕的小病都没有了。

    因为近几年来大齐和别国的集日益减少,向文昌现在几乎没有公务可,白天夜里的都是同一样工作——翻译自己兴趣的书籍。

    但这只是自娱自乐而已,给不了向文昌太大的成就

    正因如此,听说了裴清殊的想法之后,向文昌简直两放光:“好、好啊!太好了!如果是您和公、公孙夫人要这件事的话,想来皇上一定会同意的!我这边倒是没什么问题,就、就、就是如何在别国销售和推广我们翻译来的书,需要铸印局的大使帮忙沟通一,得到当地的许可才行。”

    向文昌生母早逝,父亲是一名浪诗人。正因如此,向文昌从小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学会了多个国家的语言。

    不过他的语言平虽,他的年龄却并不大,不过比裴清殊大上个五六岁而已。

    两人聊着聊着,颇有一相见恨晚的觉。午一起去了火房吃饭之后,午,向文昌还向裴清殊引荐了铸印局的大使。

    几人凑在一起,商量了几天之后,裴清殊便带着书面计划去找皇帝了。

    为了让皇帝答应,裴清殊很有心机地选择了几本俪妃的经典作品作为他们翻译的首选。

    皇帝一听说能把自己妃的书籍翻译成外文,就十分兴趣。

    皇帝倒没有想太多——他只是觉得,为一个作者,俪妃知了这件事之后一定会很开心。只要一想到俪妃会开心,皇帝就很兴奋,所以可以说是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

    裴清殊一个外文都不识,所以他将翻译工作完全给了四译馆。偶尔得空时,他会去四译馆看看他们的度,除此之外暂时并不需要什么多余的事

    裴清殊回京城也有一段时间了,他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就把自己关于整顿官学的计划呈了上去。

    虽说裴清殊之前已经和皇帝提过这一条建议,可皇帝当时并没有一答应来,只是让他先拟定详细的计划,回章程递给他的上司,再由礼面上呈给皇帝。

    对此,裴清殊倒是没有什么不满。毕竟大齐的规矩就是,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直接给皇帝上奏的权力。裴清殊之前上的折,若他不是皇的话,皇帝压都不会看一

    这份整顿官学的计划,裴清殊和公孙明、傅煦等人一起商议了好几个月,可以说是非常详细周密,可行

    不过,裴清殊的直属上司裴清梁,就是一个不溜秋的活泥鳅。改制这动众多人既定利益的事,他是不会领的。

    但是裴清梁也知,裴清殊是妃的儿,也不能就这么晾着他。

    所以裴清梁选择了不答应也不拒绝,而是说自己的能力有限,不敢直接呈给圣上,然后就把裴清殊的计划呈送给了礼的两个侍郎,也就是左侍郎三皇,还有右侍郎修鸿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