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奋斗日常 - 分卷阅读2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就是不一样,听得我心里真是……酸酸的哟。”

    “那你也赶找一个不就完了么?”要说公孙明也是一个青年才俊,加上皇帝对公孙越的倚重,还有公孙家的名望,许多人家都想和公孙家结亲,可公孙明就是一个都看不上。

    公孙明撇撇嘴:“哪有那么容易啊。其实说真的,我怕成亲的。像您和皇妃这样的还好,婚前虽然不熟悉,但是婚后相的还不错。您要知,不是每一对夫妻,都像你们这样幸运的。与其随随便便找一个,俩人凑一块一对怨偶,还不如自己单着呢。”

    裴清殊不明白:“听说公孙大人和公孙夫人的不是不错么,你怎么这么悲观啊?受什么刺激了?”

    公孙明自嘲地笑了笑说:“没什么,只是说真的,我心里清楚得很。像我爹娘这样的况,实在太少见了。”

    去公孙府的路上,裴清殊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八卦地问了一句:“我听说……最近左三小,常去你们家书社?”

    公孙明闻言,一丝尴尬的表:“殿怎么连这消息都知啊……”

    如归楼现在发展得很好,几年来,已经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名茶楼了。正因如此,搜集起消息来也十分方便。

    除非有况,燕修会亲自上门之外,其他时间里,燕修都是将各各样的消息分好类,让人每三日给裴清殊送一次。

    他送来的那些报里,分有官员类,后类,宗亲类,世家类,民间类,商业类,等等等等……照轻重缓急,从到尾排列得很有规矩。

    如果是确认属实的消息,燕修会特别标注来。其他的都是些小消息,裴清殊一般看看就算了,不太会往心里去。

    有时候裴清殊一天来太过疲倦,不想看那些太沉重的政务时,他就会随手翻来那些小消息看看,权当放松。

    所以有一些旁人都不知的小事儿,裴清殊却知

    “唔,就是无意的呗。怎么样,你就说是不是真的吧?”

    公孙明颔首:“确有此事。你也知,左姑娘这几年比较不顺……总在家里憋着,也不是个事儿啊,毕竟她还年轻,日着呢。”

    要说起来,左三姑娘这几年的经历,裴清殊听了也不禁替她唏嘘不已。

    承恩公府也是大齐尖的世家之一了。为国公的嫡女,左三姑娘本应嫁的很好。可不幸的是,一年多以前,她的未婚夫,定国公府的二公,竟然意外落亡了。

    当时距离他们的婚礼,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

    为此,左三姑娘一度十分消沉,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再外

    后来再门时,她也很少像以前一样参加各各样的宴会,倒是时常与公孙夫人往。不知不觉间,两人竟成了忘年

    不过裴清殊倒觉着,她们的关系不止这么简单。

    “我猜公孙夫人是相了左姑娘,想把你们两个凑一对儿呢。”裴清殊小声问他:“我说的对不对?”

    公孙明的脸上,爬过一丝可疑的红:“怎么可能嘛,人家可是国公府的小……”

    “哟,你还害羞了,看来是被我说了。”裴清殊倒不觉得,公孙明不上承恩公的女儿。虽然公孙大人的官位不是特别,但论当今皇帝的臣,公孙越若是自称第二,便没有人敢认第一了。

    左家的地位就算再,也终究是要被皇帝猜忌的。若论对大齐的影响力,左家怕是还远远不及公孙家呢。

    两人说说笑笑,闲聊了一路,很快就来到了公孙府。

    今夜公孙越当值,府只有公孙明和公孙夫人。

    裴清殊知,公孙夫人并非寻常女,所以他也没有顾忌那么多规矩,晚上用饭的时候,三人直接在同一个桌上吃了。

    裴清殊虽年幼,但因他份摆在那里,还是坐在了主位上。

    公孙夫人和气地说:“这些年来,殿对我家明儿多有关照,我们夫妻一直想谢殿,却不知该如何谢是好。今天这顿饭,是我亲自的,聊表心意,希望十二殿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辛苦公孙夫人了。”裴清殊看了公孙明一,笑:“这些年与其说是我关照阿明,倒不如说是他帮我解决了很多烦恼。我们两个一般大,就如同亲兄弟一般,公孙夫人就不要同我客气了。”

    公孙夫人笑了笑,非常亲切自然地和裴清殊聊起了天。

    一向话多的公孙明,今日难得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吃饭,几乎都没上嘴。

    不知不觉间,公孙夫人就将话题引到了书社上:“殿也知,俪妃娘娘这一胎怀的有些艰难。自打她有了之后,就封了笔。现在我们书社几个成名的作者,也都渐渐地变得低产了……”

    事实上,自打俪妃回之后,她的作品数量就少了很多。毕竟人在,许多事不由己,就算是俪妃也无法免俗。

    可以说俪妃的创作黄金期,已经差不多过去了。裴清殊明白公孙夫人的意思——他们需要更多的新鲜血,填补上一辈人逐渐老去的空白。

    “您说的况,我能理解。只是母妃况特殊,我也没有办法让她再动笔,不知该怎样才能帮上您的忙。”

    从公孙明亲自登门请他来吃饭开始,裴清殊就猜测,可能是公孙夫人的书社有什么事有求于他,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

    “是这样的,”公孙夫人抿了抿嘴,斟酌着措辞,小心翼翼地说:“其实也有很多年轻的写手,在沿着俪妃娘娘的路继续创作。只是现在朝廷有规定,许多题材都不让写,对于作者们的限制太多了。您应该能想象的来,有限的题材,若是重复得多了,也就失去了新意。所以现在的销量,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

    “这……”裴清殊有些为难地说:“这方面的事,虽说礼也有涉及,不过并不归我辖,恐怕我就是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啊。”

    公孙夫人摇了摇:“我知殿改变不了那些规矩,也无意让殿为了我们而为难。我是想着,大齐虽然有诸多限制,但是很多番国家,相对来说较为自由……能不能想办法,让我们书社和会同四译馆合作,将畅销作品翻译成外文之后,在海外销售呢?”

    第139章 

    把大齐的书籍翻译成外文,然后拿去其他国家销售?

    这样的先例倒也不是没有过, 只是以往四译馆翻译的, 都是儒家等学说的经典之作。裴清殊还从没听说过, 有翻译白话和话本的。

    不过, 这件事若是能成的话,于大齐来说的确是有利无害的事。一能促大齐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二来也能让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