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客 - 一一二 扶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一二 扶鸾



    宋渊先前因牵挂沈鱼,心慌意,脑便有些转不过来。然而被王灵官一,立时便明白了原来财神分文武(1),武财神为玄坛真君赵公明,文财神则为守财真君比。而王灵官此番指的无心之人自然是文财神比了。比封神前原是殷商重臣,因纣王昏庸而被剜去了七窍玲珑心,这故事人自是耳熟能详的。

    守财真君被剜心前曾于姜太公手上得一救命符箓,原能保真君无心而不死这﹑这可是真的?

    王灵官听得,默了一会方:符箓孰真孰假,倒要问一问守财真君方知真伪。

    此时宋渊听闻王灵官气似乎有些转机,忙起朝他施了一礼:求王掌教指晚辈一条明路。

    龙门教的扶鸾之法,你定是听过的。

    所谓扶鸾亦称作扶乩,是的降神之术。原来鸾鸟为西王母娘娘信使,有传神谕之责。因扶鸾有请神明凡示意之用,是以此术便名为扶鸾。行这扶鸾仪式主要有正鸾以及副鸾二位,正鸾会被神明附,再以鸾笔(2)于沙盘上记神谕。而副鸾则负责唱鸾书。隐仙与龙门同为大周耳,宋渊自是知晓龙门教人尤其擅于扶鸾之术。

    是以宋渊听得王灵官所言,便垂首应:听过的。

    王灵官闻言颌首,我尚有弟在山,等他们上了阁皂,我便与他们行此扶鸾之术来请守财真君吧。

    宋渊听罢,不禁大喜过望,又向王灵官施了一礼:多谢王掌教成全。

    此时王灵官却摆了手:此番若非得你居斡旋,只怕申灵都便要犯大错。我现的不过弥补一﹑二。

    二人说至此,忽地又听得有人声传来。却原来朱灵方才虽是拂袖而去,但并未走远,在外间已是把宋王二人对话都听去了。

    宋渊见朱灵,却是脸沉沉,一时摸不准她心所想,只恭敬:大仙,命许是有救了。

    然而朱灵听得,脸上却无甚喜,我适才都听见了,她说罢又默了会,才看着宋渊:此事与命尤关,你可想得清楚明白了?

    明白。

    朱灵见此,细细打量了宋渊一会,始应了声好又转离去了。只她门不过几步,却听得有人喊了一声朱灵。这人自然便是王灵官了。

    因王灵官先是赠了《悟真妙经》,后来又助她救过沈鱼,是故朱灵现予他虽仍是疏离冷淡,却已不似往日那般一见面便是剑弩张。

    此时朱灵闻得他呼唤,便顿住了脚步,何事?

    王灵官见状走前几步,问朱灵:你并不想宋渊剜心炼丹,是不是?

    朱灵听了,沉半晌,才抬:倘宋渊无无义,负心薄幸,杀了也不可惜只他们二人用,若只救得其一个,却不知另一个往后又会如何。

    王灵官与朱灵少年相识,自是知晓她是个外冷,是以此时听得这番话也不意外。

    宋渊心志定,剜心之事已是势在必行。现只盼守财真君显灵能传我等救命符箓,好挽回宋渊一命。

    朱灵听罢,,复又问:你余的龙门弟何时上山?

    此番山尚有伊王兵守着,想来你也同我一般,是乘昨夜那场大雨迷了众人耳目,悄悄上山的。王灵官语毕又与朱灵转述了宋渊如何以半边经书要伊王退兵三百里,末了才说:待伊王退了兵,我门便能上山助我行那扶鸾之术了。

    朱灵听罢王灵官所言,却未言语,抬脚便要走了。

    王灵官见此,不禁伸手扯了她袖问:你去哪?

    朱灵那厢却是皱了皱眉,甩开他的手,说:去隐仙教的炼丹房瞧瞧。

    哦,原来如此,王灵官闻言似是松了气,接着又,我行那扶鸾之术也须得桃枝柳笔以及沙盘等要不,我同你一去隐仙吧?

    然而朱灵听了却忽地冷笑一声,我助宋渊是为了我徒儿,你助宋渊却是为了弥补龙门过错。王灵官,你我此番虽然同为助宋渊行事,但总归不是一的。她说罢也不待王灵官应答,便扫了扫刚才被他扯着的衣袖,又使了轻功腾空一跃,瞬时便没了踪影。

    朱灵去了隐仙教的这阵,宋渊自是守在沈鱼边,寸步不离。待朱灵又回来了,宋渊方知原来她是去了探隐仙的炼丹房。

    是以宋渊便说:大仙何必如此周折?但凡有所需事让我来安排便是了。

    朱灵此番听了,却是看着宋渊握着沈鱼的手:我知你想陪着晈晈。

    宋渊骤然闻得此话,也不知为何只觉鼻一酸,又有了泪意。

    朱灵那厢听着他轻轻嗯了一声,却是微带哽咽,再看一,却见他双已是通红。朱灵见状,叹了一息便转开脸不再看他。

    此时宋渊匆匆拿袖抿了角,朝朱灵:晚辈得回蓬莱一趟,看看伊王是否已退兵了。便由大仙照看了。

    朱灵听得自是应了。只宋渊走时又遇上了王灵官,王灵官得知宋渊要回蓬莱观便与他同去以寻扶鸾时所需

    然而宋渊听得却是摇:此事系关大仙同,她们终究并非人,为免多生枝节,我们还是暗而行吧。

    王灵官听罢,也认同宋渊所言。且这院落甚大,二人便盘算着在此地行那扶鸾之术。待宋渊回了蓬莱观便得了伊王已退阁皂地界消息。现只等兵退三百里开外,隐仙便会派人把余的半边经书送予伊王。此后宋渊又王灵官所言,备了扶鸾所需事。如此过了半日,几人便等来了龙门弟上山。

    -----

    (1)文武财神:普遍来说文财神有三位,分别为比﹑陶朱公及范蠡。而武财神有赵公明以及关公。另外也有五路财神的说法。

    (2)鸾笔:因古人认为桃﹑柳有灵,所以鸾笔必须以桃木或柳木制成。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