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 分卷阅读40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每天训练,这些大兵们还是闲得草。

    甚至有人询问上峰,是不是和第二师换换?他们打了这么多日的仗,立的军功一箩筐,也该换换了吧?

    可惜上峰一直没有令,大兵们只能继续每天草。

    如今脆安排他们去村庄走访,帮忙村民扫雪修葺房屋,不失为一个“除草”的好办法。也可以对外表明,北六省的大兵不只会打仗和拆房,修房兵哥们一样拿手。

    一番话说完,李谨言嘴有些发,正想喝茶,却被楼少帅住了,温落在他的额和嘴角,低沉的嗓音传耳际,“我的。”

    什么?

    “你的字,只能我来取。”楼少帅略微拉开两人的距离,漆黑的眸里映李谨言的影

    不是在说修房吗?怎么又扯到这件事上了?

    天才和凡人的脑袋,果真是两构造。

    北六省的大兵扛起铁锹和扫把,开展军民-鱼--的活动时,西南的兵哥们总算是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枪声,只不过事的发展和他们预想的有些弹的确是飞过来了,也是从缅甸那边飞过来的,可那些在前边跑的上气不接气的菠萝,和丢了指挥刀一的英国人是怎么回事?追在他们后那群当地人又是怎么回事?

    他们本以为驻印军会大发神威,这样才更方便他们“自卫”,可被赶过来的却是英国人和印度人……这该怎么办?上峰没代过啊。

    逃跑的驻印军看到华夏大兵,不三七二十一就往他们这边冲,在他们看来,被后边那群人追上就是死路一条,被这些华夏人逮住,或许还能保住一条命。

    三千的驻印军,毫无知觉的踏了当地人设的陷阱,茂密的丛林,各可怕的毒虫和简陋却致命的陷阱,成了他们的地狱。随时可能现的枪声成为了命符,他们甚至无法判断攻击来自哪个方向。

    那名带他们走陷阱的俘虏被英国人杀死了,他死前的笑容却像是在嘲笑英国人的愚蠢,貌似在说,他在地狱等着他们。

    三千驻印军死伤惨重,受伤和被俘虏的人数超过一半,几门火炮都被缴获,沿途枪支弹药丢了一地,之前还认为这只是一次枯燥旅行的英国军官,不只丢了指挥刀,连军帽都跑掉了。

    “停!”

    华夏大兵们举起了枪,枪正对前方。印度人听不懂华夏语,却能看到指向自己的枪,英国人同样听不懂华夏语,只能大声用英语喊着救命,在发现一名华夏士兵能听懂他的话后,叽里咕噜又是一连串,那个扛着上士肩章的兵哥貌似听懂了,,用略有些生的英语说:”放枪,双手抱!”

    英国人和印度人照之后,华夏士兵对追在他们后的当地人鸣枪示警,对峙片刻,那些人终于退了回去。

    危险解除,英国人又恢复了一副傲慢姿态,好像刚刚跑得上气不接气,扯破嗓叫救命的不是他一样。

    兵哥们冷看着,很快,上峰的命令达,那名会说英语的上士笑着对英国人说,他和他军队会被毫发无伤的送回印度,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华夏军队会一路护送。

    乍听这番话,貌似合合理,但英国军官总觉得这其有不对劲的地方,到底哪里不对,刚刚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英国人,一时之间很难想明白。

    英国领事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云南军政府,龙逸亭龙大帅笑得一脸,好像和英国领事有了多少年的一样,拍着脯保证,会安全的把“友”军队送回印度。

    英国领事同样觉得不对劲,希望能派人去通知印度境的英军,让他们来“接人”,可龙逸亭明显不会改变主意,若是不答应,难让这些军队自己回到印度吗?他们不可能继续同缅甸人作战,更不可能向一群土著投降。被华夏人缴械,成为华夏的俘虏,英国人更不愿意。虽然这已经是事实……

    当然,英国领事也可以自行给驻印军发电报,但途若再现问题,或是被华夏“误解”为对他们的战争行为,事将很难解决。

    最终,英国领事还是接受了龙逸亭的“帮助”,一千多名解除武装的印度人和英国军官,被“完好无缺”的送回了印度。期间不是没有当地人的武装势力在一旁窥伺,但有华夏人在旁,他们一直没有动手。

    让英国军官和领事都到惊讶的是,华夏军队的确只是把这一千多驻印军送回去,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护送费”也没要。只有队伍的华夏大兵们明白,他们想要的东西,例如争议地区沿途的地形,驻守的兵力,攻所需的火力等,都已经刻在了他们的脑里。

    虽然这与龙逸亭最初的计划有些,但没关系。经过这次失败,英国人肯定会卷土重来,到那时,才是他们真正动手占便宜的时候。龙逸亭不只要拿回被缅甸赖着的国土,还给四川的刘抚仙发了一封电报,英国人私里鼓捣的那条麦克洪线,也该好好说了。

    187、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月旬,一列火车驶关北火车站,车的烟囱冒黑烟,拉的汽笛声惊飞了停在枝梳理羽的麻雀,纷纷振翅飞起,树枝上的积雪,也因这些小东西的动作扑簌簌落。

    火车上满载着军火和资,一分老旧被淘汰的步枪和手枪将从云南广西运国境,另有北方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机枪以及十门75mm径火炮,将在西南几省消化。

    云南督帅龙逸亭的队已经好了随时动手的准备,或许该谢那些骄傲的英国人,在“护送”驻印军返回印度的途,兵哥们记住了沿途每一可用来攻防守的有利地形,回到云南的当天,两名混在队伍里装成大兵的参谋,和几个有军校背景的军官,就联合绘制一副详细到不能再详细的地图,在地图上,他们甚至标了最佳的攻路线。

    如果英国人知这一切,是否会气得吐血?

    除了龙逸亭,刘抚仙也开始调动军队,他的行动比龙逸亭隐秘得多,西藏噶厦政府里一共四名噶,有三人先后派遣使者同刘抚仙取得联系。川军自清时便驻藏,很多西藏贵族和僧侣也倾向华夏,有了这些人在暗地帮忙,即便有人一门心思的投靠英国人,刘抚仙也照样能把那条英国佬擅自画在地图上的所谓“国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