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几个军官离开,敲了敲门,门里传来楼大帅的声音,才推门走了去。

    “大帅。”

    “夫人,是你啊。”

    楼大帅坐在紫檀木的靠背椅上,室一片狼藉,茶盏碎了一地,文件也七零八落的,桌都被掀翻了,可见刚刚屋里这群人没一个好脾气。楼夫人上前捡起一份被撕成了两半的文件,对着拼起来,扫了两,顿时气得柳眉倒竖。

    “荒唐!大总统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任由手底的人这么胡闹!”

    楼大帅两只蒲扇般的大手搓了搓脸,满脸的疲惫,“我也越来越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了,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那群蒙古鞑不是好东西,可地盘就这么给了老,换回三瓜两枣的有用!”

    楼夫人皱了皱眉,叫伺候的丫来把地上的碎瓷片扫净,自己收拾了楼大帅扫到地上的文件,等到房门关上,才走到楼大帅边,“大帅,这事已经定了?”

    “定了,没看文件都发来了?盖着总统的大印呢!”楼大帅敞着军装,满脸的煞气:“这帮老不是个东西!庚年八国联系北京,他们就趁机派了十几万的军队,想要占了北方这片地盘,早几十年就开始修的那条铁路,安的什么心,谁不清楚?为了东北这块地界,咱们死了多少兄弟?结果我那个好大哥,却……是,南方是好,他想着-手来先把江浙那片到手,可他这么,就不怕寒了兄弟们的心吗?!”

    楼大帅说不去了,楼夫人也是咬了嘴,她不是万事不知的宅妇人,外蒙古独立,说得好听,实际上不还是让老给占去了?

    司大总统怎么就答应了?哪怕打不赢,也不能就这么了腰!她一个女人都知理,怎么政府里的人就不清楚?要是南方那群人拿着这件事文章,北方政府还不得威严扫地?

    “南方?南方那群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楼大帅哼了一声,摸了摸:“郑大炮和他手底那个新任的财政,暗地里和日本人签了条约,许给了日本人不少的好,才借来了一笔款。可谁不清楚,这就是寅吃卯粮的事,钱砸去,连个都溅不起来。就郑大炮那个瘪犊,还在那傻乐呢!”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楼夫人也不知该怎么劝劝楼大帅,脆把之前准备的聘礼单拿了来,反正她来找大帅,也是为了这事。大总统办事让人憋屈,可他们也不能不过日

    “大帅,我请人算过,这个月二十六,个月初八都是聘的好日。”

    楼大帅拿过楼夫人列的单扫了两脆拍板:“那就二十六送聘礼,初八把人抬回来。”

    楼夫人惊愕的瞪大了睛,“这是不是太急了?”虽说民国了,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是要讲究个三媒六聘,三书六礼的,怎么能这么简单的就把人给抬门?

    楼大帅却:“这几天尽是些鸟事,难得有件喜事,也让大家乐呵乐呵。”说着,拉开屉,取了一支朗宁手枪,“咱那儿不是把枪给了媳妇吗?我这当公公的也不能小气,这也加到聘礼里,刚好凑一对。”

    说到一对,楼夫人就想起当初楼大帅送给她的那把匕首,成亲后才知,那是一对鸳鸯匕,楼大帅送给她的那把略小,楼大帅还贴带着一把大些的。

    “老不修!”

    楼夫人啐了楼大帅一,前几年,楼大帅为了儿,左一房又一房的抬门,这两年,楼大帅年纪大了,闹心事也多,这些心也就淡了,夫妻俩的,反倒是更加好起来。

    “没听说哪家聘礼是送枪的。”楼夫人嗔:“不是胡闹吗?”

    “这有什么?”楼大帅想起儿总算是要娶媳妇了,哪怕是个男的,他也少了块心病,“要我说,还费那事什么,让咱儿把他那个团带上,直接去李家把人接回来不就成了?”

    楼夫人当真是有些怒了,“大帅,你当逍儿是什么人?占山为王的土匪吗?!”

    楼大帅嘿嘿一乐,“他老当年就差去占山为王了,这小王八要真能抢个压寨夫人过来,也算是承父业。”

    楼夫人被楼大帅的无赖得没辙了,一拳捶去,却被楼大帅搂住了腰,撑不住,也乐了。

    李谨言尚且不知自己险些被楼少帅当成个压寨夫人给抢了。他这两天正忙着见染坊和布庄的掌柜,银楼,茶庄和典当行都要靠后。李府里那些碎嘴的,私底都在议论,三少爷这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布庄可一年年都在赔钱,染坊也好不到哪里去,老太太给的典当行和银楼才是抱金的母,三少爷怎么偏偏去和那些赔钱的行当较劲?

    李老太爷这次倒是对李谨言刮目相看。人不能忘本,李家以贩生丝起家,布庄是李家的本,虽说开埠后受到洋布的冲击,生意越来越不好,庆隆经营的几年好歹有些起,可到庆昌手里后,却是一蹶不振。如果谨言真能将布庄和染坊重新经营起来,老太爷也是兴的。

    李老太爷偏心,毋庸置疑,可他自认偏心也是为了李家。老太太见老太爷这几天的样,只是冷笑一声,吩咐边的大丫,将几本有些泛黄的册来,送去了二房。

    李谨言收到册,翻开,发现上面记载了布庄和染坊这几年每一笔明细的收支,比掌柜送上来的账册还齐全,就连这些掌柜的籍贯,在李家事多少年,家里还有几人,是不是在李家事,都记载得清清楚楚。

    李谨言有些骇然,老太太该不是搞报工作的吧?李老太爷知不知老太太手里有这份东西?

    不过,老太太送来的这份东西,的确帮了李谨言大忙。

    用了几天时间,李谨言将布庄和染坊掌柜送来的账册和老太太给他的册一一对照,发现布庄实际上并不如他想的那样赔钱。土布的确比洋布贵上一些,可李家几十年上百年经营来的老字号,也有固定的客源,再加上李家国商人的名号,生意还是有得的。李家的二老爷李庆隆没死前,已经想办法减低土布的成本,布庄难得有了盈余,却治标不治本。李庆隆死后,等到李庆昌一接手,布庄的生意立刻急转直,月月赔钱。李家手底的生意,还是用着祖辈传来的老一,家式的理和经营,就算不赔钱,很难再有更大的发展。李谨言相信,这样去,不几年,连老本都得折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