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 - 分卷阅读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规矩总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我那院也就那么大,人再多可就连个站的地方都没了呢。妈妈既有心,倒不如把那一等丫鬟的份例分给我那两个二等的丫,怕是她们服侍我要比我得了两个一等的丫更尽心呢。”

    方妈妈原就是陪着珊娘过来的,此时也跟在妈妈的了屋,便笑着打趣:“姑娘好算计。”

    珊娘笑着扭,对太太:“我也想过我那院里要用的人,我娘自是不变的,一等的丫鬟我就不要了,把那份例分给我那两个二等的丫便好。至于还有个丫六安,就提到三等吧,”她看向妈妈和方妈妈,“除此之外,我那院里只要再添两个使婆和两个洒扫的小丫鬟也就够了。再多,我那里可真是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了呢。”

    珊娘故意轻松说笑着,便是妈妈有意板着脸不合,无奈旁边有个方妈妈凑着趣,倒也没叫气氛冷落去。

    五太太姚氏坐在一旁静静看着,心却暗暗诧异。她原觉得珊娘过来,是奉迎讨好她的,可如今冷看来,却又不像。

    几人闲话了几句珊娘那院的事,就听得外面有人来报,说是隔二房三房四房的姑娘们听说十三姑娘回来了,派了婆来请安问好。

    珊娘回,恰正好看到姚氏皱起的眉,知她是不耐烦应酬这些事,便站起:“既然是来看我的,倒不好叫太太费神,太太且忙太太的,我去看看便好。”

    姚氏不得这一声儿,忙笑:“行,你去吧。”

    珊娘行礼退,走到门边上时,姚氏忽然,“你若对刺绣有兴趣,明儿有空时只过来。”

    姚氏这么说,其实多少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与其说她这是对珊娘表示亲近,倒不如说,她是想要补偿当年倍受冷落的自己。

    谁知珊娘却冲她摇手笑:“太太快饶了我吧,我可懒着呢。倒是太太,整天在绣房里绣睛也要吃不消的,有空太太也去我那院里坐坐吧。从我那楼上看去,能看到落梅河呢。”

    这吻,不像是在对辈说话,倒更像是在邀请一个平辈的朋友了。

    十三姑娘去了,一直把自己掩在门边影里的丫鬟明兰这才过来,给太太斟了一杯茶,然后便到绣架旁去理丝线了。

    倒是五太太姚氏,难得地没有立即回到绣架旁,而是仍托着腮,坐在榻边默默凝思神。

    明兰那里将刚才姚氏拿来的丝线一一归了位,回见太太仍是没有过来,便诧异地叫了声:“太太?”

    姚氏的四个陪嫁丫鬟,唯有明兰明确表示不愿意侍候老爷,也不愿意嫁,于是她便一直这么跟着太太了。

    姚氏从恍惚回过神来,疑惑地问着明兰:“你说,咱家大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兰想了想,把今儿一早二爷去闹大姑娘的事说给太太听了,却是未加任何置评。

    姚氏又垂想了一会儿,叹了气,:“我果然不会看人,还当她是个可怜的,原来也是个厉害的……”

    明兰理着丝线,也不抬地:“可怜也好,厉害也罢,太太甚?谁的日都是自个儿过的,好不好的原跟别人没关系,咱们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就好。”

    姚氏闷了闷,又是一声叹息,“也是。”只是,心却莫名觉一阵失落。

    且说越是没落的人家,越是调自个儿家的门楣尚。这侯家虽说早没了爵位,却一心以名门世族自居,更是把一应繁琐的礼仪规矩看得比什么都重。便是人人都知珊娘并不是真的病了,这会儿听说她回家来“养病”,各房的妹们也都要煞有介事地亲手写个问的帖,再派了妥当的妈妈亲自上门来问候,这才合乎大家闺秀该有的礼仪规矩。

    昨儿珊娘到家时已经晚了,等人悄悄上门打探了消息,再回家通报主,各房的姑娘们正经派执着帖恼问安时,已经是日快要偏西的辰光了。

    珊娘这个“病人”自然可以不用亲自去见那些来问安的婆——她派了八面玲珑的方妈妈去应对,但那些回帖,却是需要她亲手写过,才算是合礼数的事。

    虽然连连抱怨着,珊娘也只好耐着一一写了回帖,等诸事忙毕时,天已经黑透了。此一宿无话。

    第17章 上街逛逛

    当夜无话。且说第二天一早,方妈妈早早地就又过来听差了。

    却原来,珊娘原只打算把绣楼的一楼变动一的,可后来想想,反正已经动了手,脆让人把二楼也照着心意重新布置了一番。只是这样一来,动作便有大了,昨儿一天都没能收拾妥,所以一早方妈妈便又过来了。

    方妈妈来时,就只见三和、五福、六安和李妈妈正扯着那幅猫趣图的四个角,自家大姑娘则站在对面,咬着拇指指尖,歪品鉴着那幅绣品。

    “妈妈来得倒早。”五福最是活泼,拽着手里的丝绢冲方妈妈打着招呼。

    珊娘回见了,便也招呼了一声“妈妈早”,又继续盯着那猫趣图了。

    方妈妈凑过来笑:“到底是太太的宝贝,看着竟跟个活似的。”

    被三和她们扯着的那幅绣品,度足足十尺有余,宽度也在五尺左右。半透明的丝绢上,绣着一丛绿荫荫的芭蕉。芭蕉叶,跌打爬着七八只茸茸的小猫。每只小猫的神态都是那么生动活泼,便是角落里被小猫惊得四散的彩蝶,看着也像是随时要飞画面一般。

    “姑娘这是打算把它成玻璃屏风吗?可要老叫了玻璃行的人来量个尺寸?”方妈妈殷勤问

    在前朝时,这玻璃和那西洋自鸣钟一样,都被当作一珍宝收藏,可经由世祖皇帝兴起的“圣元革新”后,大周从西洋学得诸多技术,如今玻璃也好,自鸣钟也罢,虽不能说是十分便宜,也不是什么普通百姓置办不起的件。何况如今侯家穷得只剩了钱,便是最穷的五房,想要置办个玻璃屏风什么的,也算不上是件难事。

    “只是,”珊娘,“咱们镇上有玻璃店吗?若要送城去,不知得耽误到什么时候呢。”

    方妈妈笑:“姑娘多虑了,有个梅山书院在,咱们梅山镇上可闹着呢!不定我们有的,城里都还没有呢。”

    “是吗?”珊娘两一亮,脑里忽地便兴起个念

    话说这十三姑娘虽然是在这梅山镇上大的,但作为没落贵族,她家老太太守的却是上一世纪的规矩,便是顺应朝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