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是女郎 - 分卷阅读15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次,但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让家仆闯我的屋,搬走我的行李,实在过分,这不是赔不是就能随便敷衍过去的小事,请恕我心狭窄,委实不到大度容人……”她面无表,心平气和,“而且,如果我的行李里有很重要、很特别、不能随便碰的东西,你拿什么赔我?”

    杨平衷呆了一呆,望一摞起来的银锭,怯怯,“我的家仆打坏你的东西了?”

    他跺跺脚,回骂仆从不用,转过指指银锭,“是什么东西?这些银不够赔,还差多少?我让他们回去拿……”

    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倒仿佛是傅云英在欺压他。

    对着一个明明又又壮,但却一脸纯良无辜,明显涉世未的富家少爷,傅云英有一拳打到棉觉,她明白,冷淡的态度吓不走对方。

    杨平衷一眨不眨地望着她,等着她回答。

    她沉默了片刻,皱眉:“杨兄,我不喜别人不经允许我的屋,不喜别人碰我的东西,很不喜。”

    杨平衷眨眨睛,恍然大悟,拱拱手,弯腰唱了个喏,态度真诚,“我晓得了!这次是我错了,我记来,以后绝不会再犯,我保证。”

    他继续锲而不舍地把托盘往屋里送,“应解,这一次没人提醒我,我真心给你歉,你能原谅我吗?”

    傅云英没说话,等杨平衷再三赌咒发誓以后绝不会随随便便动她屋里的东西,方把银了。

    突然被行送到丁堂来住,打她之前的布置,害得她不得不准备新的计策,找杨平衷要一补偿天经地义。

    反正他们家金山银山数不清。

    …………

    杨平衷打蛇随上,得到傅云英的原谅后,立刻央求她推荐几本书给他看。

    “市井上的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这些书好看是好看,但是书坊一版再版,一年到只晓得卖旧书,光听戏都听得耳朵,你平时都看什么书?”

    傅云英心里一动,“杨兄喜看?”

    杨平衷,“别的我看不来。”

    …………

    书坊卖古书,卖时文,卖历书,卖。这卖得最好的,无疑是通俗。历书由官府刊印,民间书坊不能随意盗印,违者抄没家产,古书卖不动,时文卖得好,但论暴利,绝对是卖通俗。尤其在富庶的江南一带,经济发达,文风昌盛,富商大贾云集,老百姓们生活富裕,舍得费钞买一两本通俗回家消遣。一本行开来,人人争相购买,书坊几次加印,仍然供不应求。

    书坊印书成本低廉,利却颇丰,每年都有一批新的书商如雨后笋般涌现,在北直隶、浙江、福建等地渐渐现因为刻书行业而集聚起来的村落,并渐渐发展成市镇。

    傅四老爷今年就在刻书的生意。托傅云英那几本地图册的福,他结识了一位书商,那位书商用自家书坊刻印傅云英绘制的册,后来给了二百两银作为酬劳。傅四老爷留了个心,私里打听一番,听说书商赚得更多以后,回家和卢氏说起,卢氏:“既然刻书的生意好,官人为什么不试试?”

    卢氏是妇人家,傅四老爷每年几个月外跑船,风里来雨里去,风餐宿,一走好几个月没有音信,她着实放心不,想着刻书这事听起来简单,而且风雅,用不着跑来跑去货,一时动心事,劝傅四老爷趁着朗,不如改刻书的买卖。

    傅四老爷有些心动,家两个男伢都不是生意的料,胆还小,让他们买卖,没几年一家业就得败光。开书坊不需要太多本金,两个男伢刚好会识文断字,如果刻书的话,以后把铺传给他们,他们好上手,不至于一窍不通。就算赔了,还可以把书坊改建成纸坊,照样能赚钱。

    考虑了半个月后,傅四老爷和傅云英说了这事,她答应帮傅四老爷臻选刻印的书稿。

    买书的人多,但写书的人不多,文人墨客喜刊印诗集、文集,对通俗不屑一顾。书商们捧着黄金白银求读书人写,客气的委婉拒绝,那脾气烈的,一盆冷浇到书商脸上,将书商骂得狗血淋还不解气。

    只有落魄文人才会放段为书商写书稿,惜名声的绝不会涉足通俗的圈。实在缺钱,不得不卖书稿,那也得匿名,绝不暴份。

    像、这几本在市井广为传,全国各地书坊隔三差五就再版的通俗,虽然卖得红红火火,但作者地位不

    更让人无奈的是,因为盗版太猖獗了,作者虽然写了畅销全国并且行几十年的大作,却拿不到多少酬劳。

    于是愿意放书本为书商写书稿的读书人更少了。

    傅四老爷是正经商人,当然不会学其他书商私自盗印书籍,他想正正经经找几个读书人求书稿,要价多都不要,只要书稿好。

    …………

    傅云英受傅四老爷所托为他寻书,前一阵她利用在藏经阁帮忙登记书籍的机会筛选了一批书目,可惜藏金阁的书大多是经文古书,只有寥寥几本。

    旧书是不指望了,现在她准备撺掇书院里的学生写书稿。

    通俗,像、这样或构思瑰丽、或气回的好书自然是佼佼者,这几本书横空世,一经刊印,立刻风靡大江南北。但其实大分的通俗质量并不。只要文采过得去,故事曲折动人,不作者是什么份,书还是卖的去的。

    江城书院的学生傅云英全都认识,不只认识,连他们每个人的背景和学业况她也了如指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很看好袁三和苏桐。两人底都很扎实,袁三文风豪,如张满的弓,蓄势待发,苏桐凝练从容,似巍峨青山,在山,方不知陡峭。而且两人都家境窘迫,需要自己挣钱养活家人。

    苏桐不可测,对傅家抱有敌意,虽然是个好的选择,但傅云英思量过后,果断放弃他。

    他一心科举,未必肯为傅家写书稿。

    袁三也立志官,可他这人放浪形骸,必然不会在意世人的目光,傅云英打算找个机会探探他的风。

    …………

    这会儿听杨平衷提起他喜看,傅云英想了想,问他:“杨兄来书院时带了多少?”

    她想多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作参考。

    “带了一大箱!”杨平衷答,张开手臂了个比划的姿势,“你是不是也喜看?回我让人把箱抬到你房里去,你随便挑,我都看过了,你不用急着还。”

    这人虽然不着调,却无疑是个很大方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