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登基三年模拟 - 分卷阅读7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当年在上书房日日痛苦面的学渣,听到这灭绝人的发言后,明昙连都差来,震惊:“四书五经共计四十万字有余,这还不够多吗——”

    “自然不够。”

    林漱容给了一个脆利落的回答后,倏地抬起,看向满脸“这就是者的世界吗”的明昙,心忽然冒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不如……就劝殿编书罢?

    从四书五经开始,再逐渐扩大范围至《天工开》、《梦溪笔谈》等等一系列技术类书籍……这样,不仅能改善科举空谈成风的况,还能为九公主在天读书人积累威望,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念一经现,便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燃了林漱容对学习的

    “殿。”

    她轻唤一声,望着明昙惊恐不安的睛,了一个意味的微笑。

    “如今恰逢祥瑞现世的东风,您在百姓当的声望正涨船……那不妨,我们便抓准这个时机,开始以永徽公主的名义编纂修书、辑佚古籍——您以为如何呀?”

    第62章

    明昙其实很想不以为如何。

    编书的工程量本就十分浩大, 且还需要她在过程亲自督办、整理、收集书籍,选专人抄写底本,筛查字迹是否工整观, 最后再行校订与发行……

    别的尚且不论, 单说收集各类书籍这一步, 就要先把对科举有益的书籍挑选来, 列好书单,再去查找藏书阁、上书房与翰林院有无原本。若其有所存放的话,尚且简单, 只需请个旨将它们拿来便是;但若没有原本,就要尽快派人前往民间,动员或命令那些藏书家们捐献呈——这还不够麻烦?

    但无奈,她虽有心咸鱼, 但林漱容却不肯依。

    “既是为科考而编, 那四书五经必不可少……还要在此基础上, 添加《孝经》、《周礼》、《尔雅》,将秋三传拆分, 就能凑齐儒家十三经。”

    林漱容拿着一张纸,边说边将提及的书籍记录来,“此外, 还应当编百家的各类著作、圣贤名人的传记,以及历朝历代都备受推崇的《齐民要术》、《王祯农书》等等实用典籍,方可能使举们开拓界, 不仅仅只拘泥于儒学思想的一亩三分地……”

    几句言谈之间,林林总总便已列了二十多个书名,看得明昙脸发青,, 连忙旋过去,一把搂上林漱容的肩,简直要对着她抱痛哭。

    “怎么这么多啊!”

    “这才哪儿到哪儿呢,”林漱容用指尖敲了敲桌案,帮明昙盘算,“若将百家细分,还有兵家、法家、纵横家、农家、医家、天文术数等许多书籍可以编,届时算来,大约百本都不止罢?”

    “……”明昙满脸见了鬼的表,“我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林漱容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脑袋,眉笑,在后者绝望的目光里斩钉截铁地摇了摇

    “来不及了哦。”

    ……

    明昙自知贼船难,在屡次争取无果后,便也只能顺着林漱容的意思,开始垂丧气地着手行编书工作。

    此次是要以“永徽公主”的名义编撰,许多事自然需要她亲力亲为,譬如第一步的列书单,就让明昙几乎住在了藏书阁,还要三五不时地往上书房跑,逮着秦先生问个不停,倒是比她当年读书时还要刻苦认真。

    这样大的动静,自然早为坤宁所知,不仅皇后对女儿最近的动向十分好奇,就连明景请安的时候,都特意找妹妹问及了此事。

    “哦?为天编书?”

    在得知明昙的打算后,明景当场便抚掌而赞,直夸她心怀天,还主动表示会把府里的书籍也列一份名录,改日就送;此外,如果明昙有需要的话,他也可以写信给百草谷,问问那里有没有可以外借的医书,致力于给妹妹的工作量添砖加瓦。

    明昙:“……”

    明昙动并痛苦着。

    “不过……依皇兄之见,若昙儿是为了科举所用,那何不再简单一些?只专门一本或一批丛书,刊印历年各省的考卷题目,再针对其写较为规范的解题之法,这岂不是更加便捷简练?”

    坤宁侧殿,明景将明昙的书单审视一番后,便单刀直地提了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则定会比单纯编订各类书籍而更受天生员迎,不知昙儿觉得如何?”

    听完明景的建议后,明昙呆呆地坐在位置上,茫然地眨了眨,有些震惊地盯着三哥猛看了两,在心直呼不得了不得了。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神啊!

    四书五经就那么些容,各朝各代翻来覆去考了几百年,再加上许多规矩限制,那当然无论如何也玩不来了。

    是以年年考卷,即使题目不会重复,可却多有相似之。只要能够有针对地去研究、去总结,那么作答的原则和规律、甚至是某些题目的模板,其实也并不怎么难找。

    而且,照她与林漱容的原计划,编订的科举用书大全也只是将多本典籍整合在一,归结底倒像个书单推荐。如果举们心只有四书五经,那么这个书单便用不大——因为他们本不会把目光分给那些真正有务实之论的《齐民要术》等书。

    看那些用不上的东西嘛?

    若有时间,倒不如多写几篇字帖,好歹还能练练书法,加大自己被取的几率呢!

    所以,即使在坊间大力推举这些实用书籍的好,见效也将甚慢——至少要等几科举来,大家发现被取的考卷里都在多谈务实之策后,才会开始注意到那些实用类书籍,不再只盯着四书五经空谈大义。

    不过……

    为了加快这个程,而明景所言,将题目与答案刊在一专门的科举用书上,供学们参考研究……

    这不就是历年考真题加解析吗?

    再狠一的话,还能自己翻翻那些经史典籍,抓几个有代表的句或典故来题,也汇编成册……

    天承版《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就诞生啦!

    随着思绪发散,明昙的睛不由得越来越亮,心澎湃,连面前的书单都不觉得有原先那么可憎了。

    ——林漱容了她几年的曲一线,难如今,也终于到自己来当天考生们的王后雄了吗!

    ——天回!这波必须了!

    即使心里已经兴奋地咬起了小手绢,但面上还要绷住。

    明昙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太过激动,,尽量平声静气地说:“三哥这个提议甚好!不过我等对科考不大熟悉,作文章也远不如那些才八斗的文臣……若要实现你方才所言,还需得有翰林院襄助才是。”

    翰林院里可有不少真材实料的老学究,寒窗苦读十年二十年的,哪怕参朝言政的本事差些,但可把四书五经啃了个底朝天,完全能将那些枯燥的仁义礼智都写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