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登基三年模拟 - 分卷阅读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皇明暄到底年岁稍,又是男孩,比他不禁吓的妹妹要沉稳一些。

    之前不肯说话,是为了端着份;但看明晓被唬得弱了气势,他也不好继续保持沉默,只能站来给妹妹撑腰,斥责:“明昙,你为幼妹,怎能如此目无尊?还不快向你四皇歉!”

    不过,即使明暄摆了皇兄的架势,明昙却依旧半都不怵他,立刻反相讥:“我目无尊?四皇兄说话当真有趣!若你今日门时不曾忘带脑袋,那也应当还记得,方才究竟是谁率先言不逊的吧?”

    “你!明昙,你怎敢这样与皇兄说话!”

    “我有何不敢,”明昙微微扬,语气轻蔑,“《礼记》有云,‘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你兄妹二人上无谨遵君令之意,无友弟妹之心,不守孝悌、不知礼义,实乃书所述之禽兽也!”

    宁妃门,在颇有地位,明暄和明晓两兄妹也是在阿谀奉承大,何尝受过这样直白的痛骂?

    二人当就变了脸,明晓更是气得从桌案后来,不顾明曜的阻拦,一边骂着“贱人”,一边抬手就要往明昙脸上招呼过去——

    “住手!学堂之上,怎容喧哗,都给老夫肃静!”

    殿门突然传来一声怒喝,把明晓吓得一个激灵,赶忙回望去。只见秦先生正满面厉,负手而立,冷声质问:“四公主,你这是在什么?”

    明晓怔了怔,像是被火燎了似的,猛的将手缩回后,嗫喏着说:“我……我……”

    “哼,老夫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

    秦先生年纪虽大,气势却不弱,他将这几个天家贵胄细细打量了一番,愠怒拂袖:“还请四公主加习一篇大字,明日上午予老夫审阅罢。”

    对上这上书房的老师,明晓原本张狂的气势顿时消失得无隐无踪,不敢违命,只得垂丧气:“是,先生。”

    天地君亲师。即使贵为公主,她也是不敢轻易在秦先生面前造次的。

    更何况,秦先生的来也实非一般。他曾任翰林院掌院一职,学识渊博,名冠朝野,五年之前乞骸骨不成,又嫌翰林院太过劳累,于是便自请为太师,转至上书房教书,自此成了皇和公主们的老师。

    皇帝对他十分赏识,也敬重得很,是以这些殿们也明白斤两,都不敢冒犯了秦先生。

    不过,既然在朝过官,秦先生也自然是个有分寸的老师。

    譬如这次,明晓的掌都快打上来了,结果也只是罚了篇大字而已,真可谓不痛不

    明昙撇了撇嘴,不着痕迹地耸耸肩。

    也罢。反正她骂了,还没挨罚,这波怎么算都稳赚不亏。

    正这么想着,明昙懒洋洋地抬起,却见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少女莲步轻移,微微侧,从秦先生后缓缓走了来。

    她抬起来,勾起一抹淡笑,与明昙目光相接之际,竟叫后者结结实实地愣在了当场。

    既如班姬续史之姿,又似谢咏雪之态。

    她只需站在那里,便已足够风华绝代。

    第7章

    那边厢,林漱容抬了抬眸,与明昙直愣愣盯着自己的视线顿时相撞。

    她并未惊讶,反倒顺势弯起眸,朝人笑得既温柔又婉约,侧与秦先生说:“想不到九公主小小年纪,竟能对《礼记》如此了解,果真是而好学。”

    《礼记》乃是四书五经当的五经之一。

    据明昙所知,天承朝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相仿,《大学》、《庸》、《论语》、《孟》这四书是必修科目,而“诗书礼易秋”这五经则是选修,科考时只需挑选其之一。

    因此,学们也将选修某科目称为“治某经”。

    从前的上书房年龄限低,多授《三字经》之类的蒙学,但经过德贞皇帝的改革,如今倒是也与科举制度看了齐——哪怕贵为的皇公主,现在同样要像天那般,自幼开始研读四书五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老夫也甚是讶异。”

    兴许是曾与林丞相一同在朝为官,秦先生对林漱容倒是非常客气,抚着短须赞赏:“九公主从前不曾到过上书房,却能如此文思捷,引经据典,实在是令人惊叹。”

    被这二人相继夸了一遍,明昙也不好意思只顾着看女。她熟练地摆一副笑脸,眨睛,佯作谦逊实则凡尔赛:“背书背得好又有何用?不过掉掉书袋罢了,哪能称得上文思捷呢。”

    作为背常年倒数第一、以至于名扬后的四公主,明晓站在一旁,脸渐渐发青。

    合理怀疑明昙就是在涵她!

    也不知秦先生有没有听明昙话里的隐意。他将后者打量了一番,手上仍旧不不慢地捋着颌那把胡须,微微眯起,看上去一副老学究派,颇为若有所思。

    “敢问九公主,可是治了《礼记》一经?”

    这话问来,不仅明昙愣了愣,就连她边的五皇明曜都有惊愕地睁大了睛。

    四书是必修科目,容多且繁杂,本本都是难啃的大。因此,为了便于各位殿消化知识,上书房会先将四书教授完两本之后,才会让殿们从五经一经来治。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才会在甫一学之时,便被先生要求开始治经。

    而纵观天承朝上,也就只有唯一一位皇,曾得到过上书房如此待遇。

    明曜的眸渐渐加

    他便是皇后顾缨的嫡、明昙的第一位兄——

    十六岁便早亡于江南的先太殿,明晏。

    明昙并未注意到五皇兄的异样。

    她朝秦先生摇了摇,茫然答:“之前在坤宁时,学生只是将《礼记》通读了几遍而已,实在不能算是治经。”

    自从穿来这个世界,明昙整日都分外无聊,皇后也不愿让她总到外面跑,所以只能拿坤宁的藏书打发时间。

    《礼记》记载了许多古代的礼制、刑律、思想文化等,是她熟悉天承文化的不二之选。

    但像明昙这样草草读上一遍,与“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治经”,两者间的程度可是相去甚远。

    可是,面对她的否认,秦先生却仿佛早有预料般,微微

    “既如此……”

    他转过,望向神平静的林漱容,似是在征求她的意见一样问:“林大小,依你之见,九公主应治哪一经才最为合适?”

    ……林大小

    明昙愕然地瞪大睛。

    难这个颇有大家风范的人,就是皇帝给她钦定的伴读——

    那位传闻纯善、才名满京城的林家女,林漱容?

    似乎是注意到了明昙的灼目光,林漱容偏过来,朝她一个温和的微笑,则淡淡:“臣女以为,《秋》此经,便颇为适合九公主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