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 - 分卷阅读16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方庚只是个小小五品官,给得多了还给人留话柄,这个数不多不少,至少不至于给这个太监留什么坏印象。

    小心翼翼地保好圣旨,后来方庚才知今年和他一同去江西的副考官正是顾尚仁亲妹妹的儿,之前提到过的余觉殊,不得不说是一缘分。

    他和方庚是同一年会试,不过只得了一个同士,因为家原因留在京城,并了詹事府,这次才有机会和方庚一同去任考官。

    原来方庚还想着去浙江也不错,可以见见在那里乐不思蜀的孟陬和宣昂,但浙江是乡试大省,考生数量甚,其利益关系也是盘错节,顾尚仁私敲打过方庚,让他自己掂量,于是方庚就递了折上去,既然家乡和浙江都不能选,他希望能去江西,因为沈赫就在那儿,他还能借这个机会见见他。

    离乡试仅剩二十几天的时候,方庚就和余觉殊一同坐上了官署派的专船,向江西顺而去。

    方庚原本就知余觉殊品,顾尚仁也一向对他赞誉有加,是以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说起乡试,方庚忍不住开玩笑:“说,’一穷翰林,任试差,遽买南妾一人,日日鲜鱼活虾,瓦鸭火,绍兴酒,龙井茶’,我一直当是夸张了,不知我俩到了之后会不会有和书所写的一样的待遇。”

    余觉殊闻言看了方庚一,笑:“我也略有耳闻,江西也算富庶之地,不过我打听到现任巡抚正是左侍郎王宗唯,此人在待久了,于钱财一事上斤斤计较,一也不肯吃亏,估计你我多每日有酒有,想再多恐怕没有。”

    方庚哈哈大笑,余觉殊虽然是君,但不是那迂腐不会拐弯的假君,虽然风趣不足,但一路上地方风土人信手拈来,学识颇丰,让方庚不禁刮目相看。

    两人还提前商量起怎么题,想到乡试已经是快十年前的事,方庚心里一阵慨,但题型依旧记得一清二楚。

    经历了宣昂的事,方庚反复提醒自己题的原则,最重要的就是不怪题以及难度极的题。考生们大多格刚烈,抓到一就可能上书闹起来,很难理。第二就是不能上面人的忌讳。到这两,接来就有他们发挥的余地了。

    只是作为考官必须要现自的实力才能让考生们信服,只能现在题的平上,方庚自从受命以来就十分关心时务,总不能老掉牙的题惹人笑话,所以考官听起来是个差,实质上压力很大,只乐观了几天,方庚和余觉殊就没心再看风景,钻到各自房间开始思索题目。

    离乡试还有十五天,方庚和余觉殊终于到了南昌府。

    当天总督、巡抚以及学政等官员摆了大阵仗在官府迎接两人,只是连坐吃顿饭都不行,两人就在兵丁的“保护”到了行馆,开始过近乎全封闭的日

    作者有话要说:

    是清朝袁枚的作品,于文里需要就引用啦~~我写了两更哦!天都亮喽,外面鸟都叫起来了,再不睡我晚上就没睡觉啦!还是没到六千字呜~

    唉,失业是不可能失业的,只有一边工作一边写才能维持得了生活这样,超喜你们这群小天使的!说话又好听,还会夸我!家第一本真的很多缺啦,超谢你们包容我!超喜这个窝的嘿嘿嘿!

    第130章 开考

    这几天里方庚和余觉殊十分自在, 没有人打扰, 衣住行都让知府安排得妥妥帖帖,这还是方庚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待遇。

    幸好皇上钦命的两位主考官贡院前也需要严格隔离, 所以乡试结束前避免了应酬,不然光是一场考试涉及的官员足够让方

    首先每省都有一个监临,负责纠察关防总摄考场事务, 今年江西省的监临由巡抚担任。然后需要一个提调官由一省的行政官、从二品的布政使担任,一个监试官由地位相同的察使担任,同时南昌府的知府担任总全局的“知贡举”。

    每省还有协助两位主考官阅卷的同考官,也称为房考官, 一般而言由巡抚选派省士或举人的知府或知县担任。每省考生人数不同, 同考官的数量自然也有差异, 多的例如顺天府及江南地区需十八人,少的例如广西、云南只需八人,江西的考生数属于全国较多的, 因此同考官共有十二名。

    除了这些,还有受卷、弥封、誊录以及对读官若人,同样是从本省的士、举人、贡生

    这算是把一省之几乎所有的大人和人才都用上了, 可见朝廷对乡试的重视。

    越是这样重要的关,越容易滋生权钱易,但因昭武帝治腐严厉,官员们都不敢这个霉,谁要在这时候打秋风那就是往枪上撞。

    以前这时候地方官们给主考官送礼金是惯例,现在是不行了, 私底送的也有,无奈方庚看起来就是一光明磊落、一正气的大好青年,当官时间也不算,打听不他的喜好。谁也料不准是送好还是不送好,都还在犹豫观望之

    隔了两天,方庚已经将题目完了,打算拿去和余觉殊一步商讨,袁丰突然从外面跑来,手里还捧着一个布包裹,里面像是装了一个木奁,撑得棱角分明。

    “这是什么?”方庚放手里的东西,有些好奇。

    袁丰朝屋外面看了几,回过时脸上还有一丝张:“我也不知,今儿个一早有个没见过的人突然往我怀里了这玩意儿,还说是孝敬给你的,然后就一溜烟儿跑了,连什么样都没见着。话说,我怎么觉着这东西这么手呢?一刻都不敢耽搁就来了。”

    方庚让他把布包打开,里面果然是一个致的雕檀木箱,光是这么一个箱就价值不菲。

    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厚厚一摞儿银票,恐怕得有上千两。

    袁丰在京城见过世面,对这么大一笔钱并不很惊讶,但他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给方庚送明明白白的银,不由得还是倒凉气。

    方庚暗想这行馆把守得也不是很严密嘛……

    话说回来,这东西正如袁丰所说,手得很,有一就有二,他可不想误歧途,更不想给自己添麻烦。

    “这上面可有署名?”他问袁丰。

    “没看到,就只有这些银票。”袁丰把箱颠来倒去恨不得拆了,半天也没找到送的人留的标记。

    方庚觉味儿来,恐怕是有人试探他,如果他兴兴收了,别人自然知他是个财迷,之后自然有更多人效仿,那他还怎么安生过日

    再说了,要是再个什么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