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 - 分卷阅读7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看起来方沅君和沈霖并不熟, 可能今天也是因为同路第一次见。

    “你别送了, 还是早回去休息,明天还得考试。”到了客栈门,沈霖对方庚直说

    方:“有什么问题尽去府学找我,沅君知我住在哪儿。”

    “好,路上小心。”“庚,明天见!”沈霖和方沅君站着客栈门目送方庚往回走,然后就转了各自定好的房间。

    岁考的考场就安排在蹴鞠场,里面摆满了桌椅,有不少还是训导在府学附近挨家挨借来的。主要是因为参加岁考的秀才并没有考府试的那么多,没必要再开考棚,在蹴鞠场行岁考已经是最近几年来的惯例了。

    好在如今天气冷适宜,没有大风和大太,只在上方支了简易的遮篷就足够保证不影响考生们发挥正常平。

    岁考的容是两篇四书文,一篇经义,一首诗帖诗,在太落山之前,大分考生就都卷了,还有一些两鬓都白了的老秀才咬着笔杆苦撑,挠得微微凌的发丝在黄昏的凉风飘动,看起来有些凄凉。

    考完试,方庚与方沅君、周其琛、徐闻止还有沈霖共五人去风楼聚餐,除了方沅君,其余人对于岁试并没觉到有什么压力,尤其是沈霖,毫不谦虚地说自己绝对是一等,还将考题分析得

    方庚在心里比较了一自己和沈霖的答案,发现两人的侧重还是不太一样的,这跟两人分别在官学和书院修有关。

    官学倡导“学而优则仕”,所学的东西更多的是为了以后官而服务,而书院则更侧重于学术研究,传播的可能是某位名家大儒个人的观,目的在于弘扬学问,甚至可能和正统思想背而驰。

    方庚想起不久前徐修与他的对话。

    “朝廷如今拨款送地赠书来扶植书院,你以为如何?”

    方庚当时是这么回的:“表面实在扶植书院,其实是想禁锢各派多元化的观,使其与正统思想相一致。”

    徐修听完以后赞同地“嗯”了一声,告诉他若是他考上了举人,可以去书院听那些四游学的名家讲学扩充知识,但不能将那些观用在科考上,否则是要事的。

    方庚很清楚自己要走科举这条路,不像本朝有些文人墨客选择通过游历结扩大名气,从而得到上位者的赏识朝为官。既然如此,搞“邪门歪”肯定是不可取的。

    方庚想到沈赫不让沈霖再去书院的举动,或许也是考虑到这一吧。

    不过方庚还是较为隐晦地指了沈霖这个问题,不料沈霖对他十分温和地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是岁考,我就随这么答了,学政不会计较的。”

    方庚有些佩服沈霖的个,换成是他可不敢这么考验上的想法,毕竟岁考要是了问题,之后的乡试也没机会参加了,他不能冒险。

    而说起乡试,沈霖就一肚火:“我就不信回我还能到臭号!当时折磨得我差把卷给撕了。我想好了,这次我一定要带团棉去,要是还靠近臭号就把鼻住,你们也是。”

    其余人暗暗憋着笑,心里对沈霖倒霉的经历还是惋惜的。

    毕竟乡试三年才一次,后面的会试也是三年,他们哪有那么多三年能浪费呢。

    结束了岁考,每个人都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周其琛搬到了府学来住,每隔三天回去一次,理由是料想当的“家有妻无心学习”。

    而方庚也没好到哪里去,徐修对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时常把他的文章批得一无是,有时方庚并持己见,两人甚至有弩张的觉。没想到的是这老是个受狂,越是这样对方庚的态度越是认真,不像最开始那么敷衍随意了。

    岁考成绩来,方庚、徐闻止还有沈霖是一等,周其琛为二等,方沅君则落到了三等,但都保住了他们廪生的名额,虽然他们也不在乎这个。至于方庚,现在家里有足够的银供他读书,他也没必要冒着风险给人保或是接其他私活,所以对廪生这个名也不像以前那么看重了,就把那四两廪饩银作为自己的零钱多买两本书而已。

    只是这回陈斌只考了四等,教谕说考四等的廪生开始停发津贴,等一次岁考考了一等才能恢复,要是考得更差,就要取消廪生的名额了。

    方庚猜测是陈斌把大分时间都用在了结朋友上,荒废了学业,果然岁考成绩一,就很少见他呼朋唤友的影了。

    今年府学放假较早,年底前方庚就回了家,看着方启明背着二丫把她送上了轿,老李氏还急切地提醒:“别让你妹妹脚沾地!”

    等二丫坐到轿里,何氏亲自上去给二丫换上婚鞋,然后喜滋滋地看着轿帘落

    男方家里比较讲究,备了五乘轿,让不少村民都围着啧啧赞叹。

    轿夫起轿两面开,唢呐、锣鼓还有鞭炮声齐鸣,一时间整个村闹极了。

    大丫站在院儿里看着迎亲的队伍远去,有些羡慕:“看来林家看重妹妹的。”她成亲是没这么大的场面,因为男方家不在这里,所以很多东西都从简了。现在这么一对比,就显差距来了。

    福小心翼翼地扶助她的腰,脸上带着明显的歉意:“当初是委屈你了,等孩来,咱们再办一次酒!”

    大丫嗔怪地看他一:“瞎说什么呢!哪有办两回酒的理!”

    何氏和小李氏她们在一旁笑着看着,都觉得大丫一都没嫁错。

    闹过后,家里除了大分时间都不在的方庚和方启明,就只剩小宝、三丫还有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的幼清。老李氏和方万英看起来似乎也老了一些,让方庚一时有些叹。

    过完年,方庚已经十四岁了,饭桌上何氏还开玩笑:“看看,庚都有小伙的样了,再过一两年也能定亲了。”

    小李氏竟然还觉得对:“定亲可以早一,别像你哥那样。咱们用不着找家境特别好的,那不合适!只要姑娘聪慧懂事就够了!”

    这话明显是影了,方启明闷往嘴里饭,想了一觉得不对,扭就对方:“你可别听那些妇人之见,你自己喜最重要,晚成亲也没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