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步步ru青云 - 分卷阅读4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山书院是闽南府官府承办的官家书院,里面都是从各地请的最有学问,最有能力的先生。书院的教学容,据当今天的要求,设有君六艺,分别是礼、乐、、御、书、数。

    除这六门课业之外,还有围棋,画技,功夫等作为选读的课业。原本乐、御也属于选读的课业,但自三年前开始,当今圣上也将这两门划分到必读的课业。皆因天认为,即便作为文官,既然是读书人,便要将这六艺皆都掌握,如此才算得上是全才,才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由于要教授箭课与骑课,这都是需要很大场地的,书院原本在城的场地有限,所以便在前年年底,将书院全迁到了惠州城城外。

    如此,书院距离韩青梧与杜惟他们的家就有远了,步行单程大约就要将近一个时辰,如此早上和傍晚各一趟,光在路上便要耗费近一个半时辰。

    书院里也有提供住宿,但铺位有限,而且优先给那些家在外地的学们,再加上住宿费用也不菲,韩青梧便连考虑也没有考虑。他倒是觉得,每日这样走走也不错的,免得整日里便是坐着不动的学习,更加的疲累。如此动静结合,他学习的效率反而更

    了学费之后,韩青梧与杜惟都领到了学院要求时刻都穿的,统一的衣裳:三可供换洗的常服,一礼服,两服,一乐服。

    这几衣裳每年都会更新一次,但若是在更新之后,衣裳破了或者丢失了,书院便不会再发了,要学自行在书院购买,但那费用就不是包在学费里了,要自己另外掏银

    报名的手续都办理妥当,韩青梧与杜惟便开始了在青山书院,为期三年的学习生涯。

    第39章

    这日午, 书院没有安排课, 于是课之后, 韩青梧便与杜惟约好, 一起去城的韵音书斋。那里说是书斋, 却也售一些乐, 皆因书斋的掌柜, 他通音律,他那里的乐,都是价格适, 却质量上乘的,学们去书斋,不光能买到书籍, 笔墨纸砚, 还能选到一把趁手的乐,一举两得, 久而久之, 韵音书斋便在惠州城声名远播。

    韩青梧与杜惟到书斋的时候, 正是午的饭, 店里连小书童都不知去哪儿了, 只有一位书生打扮的少年,正站在铺右侧, 摆放着几张七弦琴的琴案前,看着摆在间的那一张。

    许是听见他们来的声响, 那少年转过来。

    他有些瘦弱, 眉目清秀,穿着与韩青梧和杜惟相同的靛青的圆领衫,腰上系着同腰带,上带着玄儒巾,分明也是青山书院的学

    开课才不过几日,韩青梧与杜惟都还没将同窗认全。

    青山书院与民办书院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将同科的所有学都放在一起教授,在书院里,还需要经过一测试,然后照成绩的好坏,分为甲、乙、丙等班级,一般一个班级有十二人左右。

    这只是初学院的测验,而后每三个月一次小考,两次小考之后,再照考试成绩评估,再次分班,如此一来,同窗的学也较大。并且若是排名最后的那个班级,且三次评估后,都没能从那里来的话,那便不能在青山书院继续求学了,书院必须保证在院试有九成以上的榜率,因此大家都卯足了学习。

    这期同科青山书院的学共有四十八名,分班测验结束后,分为四个班,其甲班有八人,乙班十五人,丙班十三人,丁班十二人。

    韩青梧一直没有放松学业,即便在过年时,也是日日手拿着一本书,夜间还与顾瑜一起学习,复习白日所学过的容,是以在这次测验,反而比府试发挥的还要好,他不意外地了甲班,由于今年是戊戌年,所以他的班级名称为戊戌甲班。

    杜惟在府试之后便有些松懈,因着过年,顾瑜便没有去铺,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杜惟便要帮着帮他爹打理酒铺,久未碰书本,这次测验,被分排名最后的戊戌丁班。

    韩青柏自从知韩青梧也了书院之后,便卯足了劲,过年也没有放松自己,在这次分班测验,也了甲班,又和韩青梧同窗了。

    而此时书斋的少年,韩青梧与杜惟都不认得,也不知是否与他们同科,便与他拱了供手,算是招呼过了。

    理说那少年便也与他们拱拱手,便算是回礼,可那少年见他们与自己招呼,竟接连后退两步,而后低,便再没抬起来。

    “……”杜惟有些无语地看着他,拿胳膊肘韩青梧,“这是什么反应?我一直觉得我们也算的上玉树临风啊!”

    韩青梧笑了,他一把勾住杜惟的脖,将他揽向另一侧的琴案,“赶挑琴吧,买好早回家。”

    两人遂走到那少年旁边,开始看琴案上的琴。

    大铭朝的院试容只考经史,不考除书之外的其他五艺。但对于礼乐御数,各地的书院都有自己的考,且这五艺必须在院试之前全通过才行,这是为将来院试过后,监而预备的,若是这五艺的成绩不甚理想,那么将来即便通过院试,怕也不了国监学习。

    学测验,经史方面的知识掌握是最为重要的,其余的礼乐,骑和数学是在书院里才开始学的,只不过有好些家比较富足的学,从小便开始学习了这些,起自然比其他人都要一些,学起来便更加轻松。

    韩青梧与杜惟年幼时,韩元丰与杜有源也请过先生教授他们七弦琴,只是这两人年幼时太过顽本坐不住,琴都被他们坏了几张,却一首完整的曲都弹不,韩元丰与杜有源只得作罢。

    但如今不同了,乐也作为考容,他们只得认认真真的,重新开始学习,这夫布置的第一次作业,便是买一张七弦琴,平日里用来练习。

    杜惟在琴案前来回看了两遍,也不知这琴该如何选,又碍于那少年直直地杵在琴案前,多少有些影响,他也看不真切,便对韩青梧:“这店里也没有小书童招呼,我去看看掌柜的在不在,让他给我们推荐一。”

    韩青梧对琴也不了解,便:“好,那我先去那边看看书。”

    杜惟便往店铺里走去,韩青梧转到书店另外一侧的书架前,去看书斋新的书籍。

    书斋临街,正午时分街上往来的行人也不少,外面的喧嚣衬得店更加的静谧。

    韩青梧手捧着书,站在书架前看的逐渐了迷,忽然听见后一阵吵闹。

    “你就不能站过去吗?你站在这里,我们还怎么挑?”

    “……”

    “跟你说话呢,你这人,倒是给个反应呐!”

    “……”

    韩青梧转过,见不知何时又来三位,同样穿青山书院衣衫的学,但其一位他却是认得的,正是他的堂兄,韩青柏。

    与韩青柏一起的那两人,好像是戊戌乙班的,个的那个姓孟,另一位好像姓于,韩青梧见过他们两次,有印象。此时那位孟姓少年,正对着那原先就在店的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