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 分卷阅读1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娘,你太狠心了,刚刚还说它让你很舒服,转就要踢坏它。真踢坏了,你不心疼?”

    李绮节蒙上被,把孙天佑的聒噪声隔绝在帐帘外。

    不一会儿,始终听不到李绮节应答,孙天佑发现她好像真的动怒了,不敢再嬉笑脸,缩手缩脚躺在脚踏上,把挂在屏风上的外袍抓到怀里,随意一裹,合睡。

    帐帘外,只余轻轻的呼声。

    李绮节杏圆瞪,盯着帐帘上一团团喜庆闹的草藤蔓看了许久,暗暗:真睡了?

    别是使诈吧!要么就是故意装可怜。

    想是这么想,可万一真的把他冻坏了,心疼自责的还是自己,当不再犹豫,掀开低垂的帐帘,探半个脑袋。

    “哈哈!娘果然还是心疼我的。”

    刚伸脑袋,就被一双铁铸的臂膀抱个满怀,一双丰铺天盖地罩来,顺着脖颈,一直吻去。

    第二天对镜梳妆,李绮节对着镜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昨晚没有留什么可疑的痕迹,才让宝珠给她梳发。

    孙天佑坐在床沿穿鞋,抬时,目光刚巧落铜镜里。

    两人的视线在镜汇。

    想起昨晚的荒唐,李绮节轻咳一声,脸颊微微发,觑一铜镜,还好面如常,没有脸红。

    孙天佑走到她后,十指从折枝莲纹妆匣里拂过,挑一枝银镀金镶嵌翠碧玺蜻蜓发钗,挽在她的发髻上,又拈起一朵海棠绒,簪在发尾,左右看看,满意:“娘人比,为夫三生有幸,能得娶佳妇。”

    宝珠咧嘴傻笑。

    李绮节没好气地瞪孙天佑一,凶的:“这次就原谅你好了。”

    孙天佑笑着转家门。

    他去的是金家。

    孟云晖已于上个月北上赴试,魏先生全程陪同指,杨天保和杨表叔随行照顾他们的饮起居,帮着打杂务。孟举人脾气古怪,不愿和俗人打,留在瑶江县照顾家小。

    孟云晖发那天,县里有有脸的人全去城外渡送行,新任知县也派家侄代为相送,商、乡绅争着送盘缠、送仆人、送书童、送婢女,孟云晖断然拒绝,言说自己无功无德,不敢承受乡民厚,而且要专心应对会试,好为家乡争光。

    于是又得到一片夸赞之声。

    孟娘和孟十二听着县里人对孟云晖的各推崇和赞颂之语,大觉刺耳,简直想当场把五脏六腑给呕来。

    孟娘已经被孟云晖算计得没有脾气,麻木地揪着手帕,在心里不停咒骂孟云晖——她被孟云晖的手段吓破胆了,即使边没外人在,也不敢把心里的不满吐

    兔急了会咬人,可孟云晖不是兔,他是蛇!是狼!不,他比狼更狡猾,比蛇更狠!

    孟娘望着在无尽渐行渐远的楼船,心凄然:菩萨保佑,让孟四郎考士,一辈待在京师罢!千万不要让他再回来!

    挨在孟娘旁的孟十二暗暗咬牙,有什么了不起,等我将来考举人,会比孟云晖风光一百倍!

    多年以后,他在市井游,不事生产,无家无业,天天回家找孟娘讨钱,这个想法仍然没改变,即使他连个童生资格都没有。

    孟五叔和五娘曾被魏先生指着鼻痛骂,不敢当着他的面现,只能躲在人群里观望。

    夫妻俩看着锦衣绣袍、意气风发的儿登上车,激动不已,泪满面。

    已经嫁的孟小妹偷偷托和孟云晖很好的孟十郎把五娘亲手的一大包袜给孟云晖。

    儿行千里母担忧,五娘为儿了不少衣袍、布鞋,最后送手的,却只有一包袜,因为袜是穿在里的,不会被人认是她的针线。

    金蔷薇帷帽,站在匝地的柳林,冷笑一声,对不远牵着一匹黑的罗袍青年:“你晓得吗,孟四郎到武昌府后,那边也有人为他送行,酒宴就摆在黄鹤楼。”

    罗袍青年嘴角微挑,一个漫不经心,又意味的笑容,颊边皱起浅浅的酒窝,“我们两家联手,总能找到他的破绽。”

    ☆、第章 一百一十四

    微风拂动金蔷薇的帷帽, 她的声音透过轻纱,听起来仍旧冰冷:“三娘知吗?”

    孙天佑翻,“我暂时不会向她吐,希望金小能遵守诺言, 守如瓶。”

    金蔷薇淡淡:“你不怕三娘生气?我虽然和她认识的时日不,也晓得她平生最恨的就是被人欺瞒。你是她最亲近的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她的忌讳。”

    之前合作卖绣件的时候, 有底的掌柜欺上瞒,妄图收取买家的回扣,还没得手,就被李绮节看端倪。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把掌柜打发走, 哪怕那掌柜之前一直表现得非常勤谨能, 唯一一次动贪念, 也没成功。

    孙天佑沉默不语, 目光飘向远方,甲板上锦衣儒巾的少年才,书生意气,宇轩昂,等这个善于隐忍的书生鲤鱼跃龙门, 成功谋得一官半职, 从波云诡谲、藏龙卧虎的京师历练归来,将会更难对付。

    “你知三娘为什么对孟云晖的生母那么好吗?”

    金蔷薇微微一愣,不明白孙天佑为什么会突然转移话题, “因为她是李家的远亲?”

    金家是迁到湖广的外来,和祖祖辈辈生活在瑶江县的本地人来往不多,连续几代持和本地大族联姻,才慢慢瑶江县纷的宗族派系

    金蔷薇对瑶江县附近乡镇的姻亲关系知的不多,但她听祖母说过,本地乡村,随便拎两家,往上数三代,绝对能找亲戚关系。

    李家、孟家、杨家,虽然只是不起的、从未过什么大人的乡间小宗族,尤其是李家,人丁凋零,只剩李大伯兄弟俩两房,但祖祖辈辈来,几家一直维持着联姻关系,即使某一时期血缘断代,亲戚关系也不会断绝。

    真要掰扯他们是什么亲戚,很可能怎么扯都扯不清,请族谱也没用——族谱上只会详细记载男丁的名姓支派,外嫁女孩通常只有一句“某氏几女,嫁往某县某镇某村”,除非特殊况,一般不会标明女的其他信息。

    外嫁女儿的后代模糊不清的结果,就是从族谱上只能清晰看自家的血脉承继,很难看各家是什么亲戚关系,大半要靠老一辈人猜测,然后一一去印证。

    反正李乙和五娘、杨县令、孟五叔是远亲,这一可以确定。同时,五娘和周氏又有沾亲带故。

    孙天佑沉声:“五娘和三娘的生母是亲戚,可能还生得很像,三娘对五娘一家格外优容。”

    李绮节生母早逝,舅家没有直系亲眷,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