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 - 分卷阅读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后,宝珠把宝和招财叫到一边,板着脸:“今天的事,谁敢谁去,我们家断断留不得他, 立时卖到山里去挖煤, 你们别不当回事,我可不是哄你们玩的。“

    两人连忙赌咒发誓, 说什么都没看到。

    趁李恒不注意,宝珠压低声音, 朝李绮节:“杨九少爷太轻佻了,让人看见怎么办?“

    “不碍事。“

    李绮节没往心里去,私底如何且不论,当着外人的面,杨天佑始终恪守规矩礼节, 没有过任何越矩之事。她一次次毫不留地断绝他的念,他也不曾对其他人吐过半句。他敢在船上向她直明心意, 肯定好了万全准备,不会给别人说三四的机会。

    回看向湖边堤岸,小船上果然已经空空, 杨天佑早已不见踪影。

    就算招财和宝把船上的事说漏嘴,估计也没人信,杨天佑那能甩一堆人证,证明他今天没来过集会。

    几人仍然接着在街巷间闲逛。宝珠买了些针线、彩绒、荷包,宝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香辣面馅儿饼,招财买了一柄据说能斩妖除的桃木剑,李绮节在货郎的挑担里翻了半天,最后买了两只布老虎,一对罗泥偶,两对九连环。

    等逛累了,四人找了间肆,一人了一碗鲜汤馄饨。馄饨薄如纸,馅料是全素的菜馅,汤却是鸭猪骨、猪肘熬来的汤,滋味厚。

    李绮节吃完一碗馄饨,浑,鼻尖微微冒汗,回到家里,两颊红扑扑的,直嚷燥

    宝珠摸摸她的手心,略觉,连忙给她沏了一大碗武夷茶。

    夜里李绮节没什么胃,只吃了小半碗菜芽面疙瘩汤。匆匆应付缠着她要新鲜玩意儿的李昭节妹,便回房睡

    宝珠半夜起来解手,听到李绮节在枕上不停翻,掀开淡青草鸟兽纹蚊帐,“三娘,是不是噩梦了?“

    一摸李绮节的额,顿时吓了一,忙不迭翻箱倒柜,找常备的药,化开一枚,喂李绮节服:“怎么烧起来了?也不晓得叫我一声,烧坏了可怎么是好!我去唤官人起来。“

    药又苦又腥,李绮节吃完药,小脸皱成一团,立刻拈了一枚冰糖噙在齿间,糊糊:“三更半夜的,不必叫醒阿爷,你去灶间烧壶,给我就好。“

    灶房的炉里只留了一快烧透的煤块,宝珠摇着蒲扇扇了半天,才把火重新扇旺。烧了一大壶开,兑凉了些,提到房里,服侍李绮节洗。

    李绮节脱被汗衫,换了件的里衣,复又睡

    本以为不过是白天在湖面上了凉风,睡一觉就能好的,哪想到第二天反而烧得更厉害,刘婆把早饭送到房里,她勉吃了几,就咽不去了。

    李大伯、李乙和周氏听说李绮节病了,相继到房里看视,张氏也让丫结香代为探望。李昭节和李九冬年岁还小,怕过了病气到她们上,周氏不许妹俩李绮节的闺房,只让她们站在窗外问候李绮节。

    妹俩结伴到李绮节门外探病,曹氏教她们说了几句祝李绮节早日病愈的吉祥话,二人像模像样地照着说了一遍。

    李绮节想起集会上买的玩还收在罗柜里,让宝珠拿去给两人玩。

    两人得了新玩,立即争抢起来。明明李绮节都是双份买的,她二人还非要比较一彼此的大小、形状和颜样式,比来比去,谁都不肯服谁,一言不合厮打起来。

    曹氏哭笑不得,牵着妹俩离开。

    李恒坐船去镇上请来大夫为李绮节看诊,又自告奋勇去熬药,自责:“都怪我昨天光顾着看戏法,没照看好三娘。“

    宝和招财知,没敢吱声。

    宝珠私里抱怨:“都怪杨九少爷!要不是他使坏,故意把船划到对岸去,咱们放了河灯就能回集会,三娘你就不会生病了。“

    李绮节才吃过药,拥着厚的被褥,发鬓松散,昏昏睡:“嗯,都怪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丝,只是一场小小的伤风冒,李绮节竟然在床上躺了好些天,直到后院柿树的枝挂满新芽,大夫才允许她门走动。

    清明前后禁烟火,忌吃熟,家里一天三顿都是凉。李绮节在病,不能吃油腻辛辣之,倒还罢了。李大伯、李乙和李恒等人也被迫不沾荤腥,接连吃了好几天的稀粥酱菜。

    等李绮节终于病愈,刘婆使解数,了一大桌鸭鱼的大菜,一来给李绮节去晦气,二来正好给一家人开荤。

    李大伯、李乙和李恒几天不知味,馋得厉害,三双筷围着一碗油亮光的跑油直打转。连周氏、李昭节和李九冬都专挑夹沙、板栗烧腊鸭、粽香排骨几菜吃。

    李绮节天天吃药,胃不好,粟米饭吃不,顿顿都是七宝素粥。桌上的菜琳琅满目,她只能过过瘾,闻闻味,唯有一素菜,开刚冒尖的笋、枸杞芽和豆苗叶,洗净后用菜油快炒,只搁一些盐粒,什么调料都不加,脆鲜,她一个人吃了小半盘。

    吃过饭,李乙带着李恒回城,李绮节刚病了一场,李乙怕她再受凉,让她留在宅休养。

    李乙父走后,张氏和小沙弥也提要走,周氏苦苦挽留,张氏是寡居的妇人,为了避嫌,持要走。最后还是李绮节提一个办法,把李宅背面一空置的院落收拾来,让张氏母搬过去住,张氏起先不肯,等李绮节让账房立租赁契约后,她才

    那个小院原本和李宅相通,请了匠人把小门砌上,就成了独门独,张氏母很快搬迁过去。

    张氏年轻时名在外,如今再度守寡,还是有人上门探问她愿不愿意再嫁。张氏每天关闭门,除了偶尔和周氏在一闲话针线,再不理会任何人。饶是如此,仍然挡不住狂蜂浪蝶和一些地痞闲汉,渐渐的便传一些不好听的话来。

    周氏气急,拨了两个婆过去照应,又请来几位里甲老人给张氏当靠山。里甲老人本来不愿多闲事,收了李家送去的两担柴炭、五匹绸布,这才开了金,当众训斥了好几个在背后嚼的三姑六婆。

    随着天气愈发和,家家忙着伺田地庄稼,李家又招了一批短工采茶、炒茶,针对张氏的言也悄悄平息。

    周氏叹息:“张老太爷未免太绝,别人都欺负到十八娘家门了,他愣是装不知。“

    李绮节附和了一句,没把媒婆跑到张老太爷跟前给张氏媒,被张老太爷啐了一脸唾沫星的事说

    她这几日上不耐烦,心总觉闷闷不舒,人便懒懒的,和周氏说了一会儿闲话,信步走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