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变成万人迷 - 分卷阅读28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业项目的回报率。不过她不是有金手指嘛,而且不用力的,最适合懒人投资了。

    许昕华字签得很快,她这段时间签过的文件,总金额都不只一千万了,这还没算港岛分公司的预算金额,只是欣荣时尚杂志社、华东分公司加上前期的代言费广告费这些,投就堪堪要破八位数。

    两百万现在都有雨了。

    大公司就是这样,赚得多,得更多,今年会是欣荣目前为止动作最大的一年,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全年的总投绝对比那年建工厂还要多,甚至翻倍。

    不过由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额的支并不会像当年那样窘迫,许昕华和郁白文都有这样的信心,东的红利一分不少都会给他们,员工福利也只会更好,只是额外的投资项目这是最后一个,等这一票完,投资又要变成她和郁白文的“私人理财师”了。

    项目终于要落实了,接来就是人员任命,这次考察小组还送回来一个好消息,老家村里那些壮年劳动力,现在大都掌准备在家乡大一场,不准备回厂里活了,因此,基层人手是足够的,只需要公司调派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过去。

    许昕华倒没打算从总派太多人去,老家的年轻人愿意留在村里打拼,因为那是他们的家乡,可欣荣的员工不是,他们在羊城有工资,有面的工作,为了某个项目乡支援可以,让他们待一年两年都行,但最后还得把人调回来,不然他们也不会

    于是,许昕华只从各门选了一两个英,组成了这一支的团队,只要农场得好,很快就会成立农产品公司,去的人少一,总经理和各层都留给他们瓜分,就地升职,他们也都乐意。

    乡的这支团队由许云云打,是她自己申请的。

    原本照许昕华的计划,她去港岛只带上琳达,华东分公司会给许云云和肖副总一块负责,相当于帮她铺好了路,再过个几年,许云云也彻底历练来,能独立理一家分公司了。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许云云主动请缨,连许昕华都没有半分犹豫,于公于私,她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开农场,最正活的还是许昕华老家的村民,穷乡僻壤之地,原本就比外面更加团结,许昕华这几年还带了个,带着村里发家致富,还钱修学校铺路修祠堂,现在还要给村里投资,带着他们一起赚大钱当老板,许昕华的这“榜样”行为,带着村民的更加团结起来,拧成一绳。

    只是万事都有两面,团结的另一面就是排外,村里拥许昕华,连带着也尊敬老许家的人,如果这回,农场的主要负责人上没打上许昕华的标签,就怕村里不服气,说不定还会想帮她打抱不平,最后影响的还是农场发展。

    让许云云过去掌舵,就不会有这担忧了,村里认可她的份,许云云自也有能力,当然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只是对许云云本人来说,一个分公司副总的职位已经跑不掉了,她本不必像其他同事一样,争取这个难得的升职机会,她来主动请缨,可以说是“牺牲”自己了。

    许昕华不得不找许云云谈过一次,了解她自己的想法和家里的意思后,才终于放心了,许云云想得很清楚,除了为公司考虑,她自己也想帮她父亲,而且许林要来活,他媳妇脾气大,也说好了要一起去,还要把儿也带过去。到时家里就剩许二叔两,许云云不放心,想趁这个机会回家陪着他们。

    许云云心甘愿,家里人也支持,许昕华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立刻了调令,至于她空来的华东分公司那个位置,就让资历最的林秀玉上了。

    公司投资给农场的两百万,只占51%的控权,剩的就是村民参,许昕华个人投了十万,还帮许大哥和许二哥凑了五万,本来想帮许父许母也参,没想到两财大气,完全用不着她。

    有许昕华带,村里也纷纷参与来。他们村去打工的年轻人风气好,有些年轻人每个月工资几百上千,最后留不住一百块,但他们村,因为孙国和许顺这些“前辈”开了好,攒钱学了车,才从普通工人变成了总运输的司机,孙国升了副经理,许顺也当上了主,没文化的大老也开始坐上办公室,每个月工资还是他们的好几倍——这条“康庄大”,让大家看到了另一条路,当然就算他们没看到,家里也会耳提面命,工资大半都让家里攒起来了,打算以后学手艺生意之类的。

    所以到投资农场的时候,村里展现了财力,这家投五千,那家投一万,最后竟然也凑了一百万,农场风风火火的拉开序幕了。

    许昕华在办公室接到许云云的电话,也笑开了,几年没回老家,没想到他们那儿也多了这么多“万元”,许昕华毫不要脸的认为她占了一半功劳,看来她上辈选错了工作,要是去政府扶贫工作,说不定比在报社更得心应手。

    说到报社,辛欣抱着这期的样刊上来汇报工作了。

    没错,杂志社也在总大楼工作,总办公室多,除了公司旗的产业也在这里办公,他们还另外创收了,有几家公司不但租了他们的办公区,还租了宿舍,同时也跟堂签了协议,总之一条龙服务。

    托他们的福,园区原本“无偿服务”公车也开始收费了,当然欣荣的员工凭公票免费,杂志社和基金会的同事也有补贴,收的就是外来公司的车钱,虽然不多,但正好也够油费钱。

    而且现在搬来的才四家公司,总共两百多号人,办公大楼至少还能容纳一两万人,等以后人一多,说不定公车和堂也能额外创收了。

    公司一都不担心这么大的办公区租不去,新区这几年已经繁荣起来了,政府大楼,公园广场,大型超市,档小区,商业街以及医院和学校,该有的设施全都有,加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工厂往这边搬,人气是看着一天比一天旺。

    人都往这边跑了,还担心房租不去吗?欣荣工业园的设施,原本是为了改善员工生活平,留住更多的人才,现在用来招揽公司一样是优势,幼儿园对那些小公司可能用不上,但其他的衣住行,园区连诊所都有,这么贴心方便的环境,如何不是首选的办公环境?

    最关键的是,欣荣是最早一批买地的,位置刚好就在省政府和超市边上,未来的cbd心,在他们这办公多面啊。以后说不定有人抢着要搬来。

    一不留神就能验到“包租婆”的觉,许昕华有

    辛欣敲门来,一脸喜滋滋的:“许总,你看宋思的封面,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