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分卷阅读1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阁老打圆场:“两位说的都有理。我刚刚想说,也是这个顾虑,不过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了。画院、工院、翰林院等等闲散官员也都忙得两脚打绊,不说锦衣卫里都是教导好的人才,就是那东西厂里,也能人不少。”

    费阁老看向其他三位阁老,蒋阁老第一个反对:“东西厂不可行。”

    谢阁老沉片刻:“可行不可行,我也觉得,把这个难题甩给徐景珩最好。省得他闲得慌,又不知折腾什么。”

    杨阁老笑眯眯的:“有理。我们相信,指挥使一片公心,必然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六位阁老派人去通知徐景珩,正在香山赏枫叶·徐景珩懵。

    徐景珩一句“徐某在休养,锦衣卫的事,暂时有余庆主。”余庆就更懵。余庆和皇上报备后,一面通告两京十三省,朝廷要“不拘一格收人才”,一面调派手愿意帮忙的人,再去询问东厂江斌,西厂张永,哪知司礼监张佐给他一个好主意。

    张佐说,御监的人都有空,可以帮忙一些事。余庆直觉不对,可他自己实在是太忙,也没顾得上多问,领着御监五百英,都来帮忙。

    阁阁老们那个气啊。那谁谁,那当年不就是刘瑾的结义兄弟?那谁谁,不就是刘瑾的?好哇,就知先皇都保护他们活来!

    老臣们气得脚,奈何没有名目闹起来,只能憋气。

    余庆摸摸鼻装聋作哑。皇上倒是知一些,御监的老人,当年都和刘瑾有关系。都和文臣们,尤其是杨廷和一伙儿,不和睦。现在都是老人了,自然不会和当年一样闹起来,但他们光面,就够杨廷和他们憋屈的。

    当然,皇上不会去

    皇上不。南京魏国公收到北京的消息,摸着保养得宜的胡,矜持地微笑,麻利地安排江南民间人才京,甭有没有秀才功名。

    其他省份一看,好嘛,我们虽然比不上江南,我们也有人才啊,皇上!

    皇上:“???”皇上自然是希望人才越多越好。皇上自己也忙,仅有的休息时间,都是盯着徐景珩休养,生怕他再喝醉酒爬屋冷风。

    十月初十,皇上收到南海严嵩送来的合约书,一式四份,汉文、拉丁文、西班牙文、牙文,最主要的是汉文、拉丁文,皇上的拉丁文好,一来几翻译对不上,返回去要严嵩再修订。

    十月十三日,河的王守仁和蒙古签订互市合约,一个阶段。王守仁发来合约稿,言说河一分为二,大明占据三分之二,整个河作为互市的地方……皇上表示这结果很好,皇上只想打败敌人,对开疆拓土并没有执念。

    皇上提前从豹房搬回来紫禁城,十月十五大朝会一过,开始元和五年的秋冬祭祀。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光是大明的各项改革要祈求上天保佑,还有皇上五岁了,这么一个好消息,不光告诉祖先们,还要告诉老天爷、各路神仙。

    皇上看完礼厚厚的一本上书,直接搬到天坛西天门南侧的斋去住。斋由护城河与外界隔开,大明的皇帝每逢祭祀,提前住,清净淋浴,素戒,以示虔诚。

    皇城西侧社稷坛,坛上五行方位覆盖五土——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社神居东、北向。稷神居西、北向。大明人信奉“社神”为土地神,“稷神”为五谷神,而民以为天,社稷神就是大明的命脉基础……

    皇上念着历代一样的祝文:“皇帝敢昭告于太社之神、太稷之神:惟神赞辅皇只。发生嘉谷、粒我烝民。万世永赖……”

    围观的五万多老百姓兴奋呼,忘记说自己名字·皇上面无表

    京郊帝王庙,皇上面对三皇五帝,历朝历代明君、贤臣的十七帝、三十七臣,带着两万人挨个上香,皇上有沙哑的嗓门喊:“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抚育黔黎,彝攸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民多福,思不忘而报……”

    大明文武官员都激动万分,都梦想有一天能作为第三十八个,皇上还是没有任何表

    旗纛坛,“旗纛旄麾,飞扬晻蔼。”这面历朝历代天亲征时使用的旗帜,象征最神圣的权威。大明皇帝对旗纛的祭拜最为虔诚,目的都是祈愿庇佑。皇上地喊着:“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只五昌等众,维神钦天命而无私……”

    皇上已经累的嗓沙哑,没有脾气。

    山川坛西南,先农坛,皇上祭祀完毕,亲自耕地耘田,以示劝课农桑,以农为本。皇上背书:“惟神初兴农事,乃嘉榖,为民立命,万世永赖。今将东作,亲耕藉田,谨以牲醴庶品……”

    国监,先贤先师祭祀,皇上在供奉孔的大成殿,祭祀“四”、“十哲”牌位,再去皇上执意添加的百家坛祭祀各家圣人,墨、荀、老、庄、列、韩非、商鞅、申不害、许行、华佗……

    大队人人仰翻。然而,回来紫禁城,皇上还要“再”领着文武群臣,全副仪仗,大礼祭祀太庙里的祖先,文臣武将……

    “再”于府大庖厨井前,祭祀五神,司之神、司灶之神、溜之神、司门之神、司井之神……

    皇上整整祭祀大半个月,天天一厚重的衮冕大袍服,天天吃素,人都瘦了一圈。当然,皇上还住在斋——冬至节日到了。

    大明所有的店铺提前三天关门。大明的老百姓穿彩衣,家酿的酒开缸,家腌的咸菜开缸,家家包饺,吃圆,祭祀祖先,走亲访友拜小年送贺礼、迎来送往络绎不绝……

    大明的皇帝和官员也有三天假期,可是,他们要祭天!

    所有祭祀典礼,最为繁琐隆重的仪式。礼负责祭祀所用牲畜、排演祭天乐舞……皇帝、陪祭官员斋戒三天,不可饮酒荤,陪祭官员不审理案件,不参加宴会,不吊丧,不祭神,不扫墓。整个北京城,各条街平整泼、铺撒黄土,所过胡同街以青布遮挡,各个门上彩灯悬,彩旗飘扬。

    天天吃素吃的一脸菜·皇上双无神,躺尸一样地躺在斋里,闹罢工。

    谢迁谢阁老亲自去拽来徐景珩,只有一句话:“你带着皇上祭天。”

    徐景珩看一累惨了的皇上,也只有一句话:“只有今年。往后的大祭祀,都有礼官员代替。”

    皇上一看到徐景珩,哭啊。皇上不想哭,皇上自觉大了,可以自己抗住事了,可皇上一看到徐景珩,忍不住“哇哇哇”“哇哇哇”地嚎。

    “哇哇哇哇,徐景珩,我不要皇帝,不要皇帝,哇哇哇哇……”皇上哭得忒委屈。

    “好。好。”徐景珩只着皇上,怎么都好。那份儿没有理由的关心,要皇上更能嚎。

    十一月十二日辰时正,朝霞初升,满天灿烂。圜丘天坛大祀殿,皇上带着两万人的队伍,围观的百姓十多万人,浩浩,走过的“天路”,面对设的日月星辰四坛,外围的五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