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 分卷阅读1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也骂:“你这张嘴是刚从大粪坑里捞来罢,怎么张就骂人呢!我都没有偷,嘛跟你去见官,我才不去!”

    旁边的人围了一圈,跟了一路,大多是看闹的,还有劝的,唐泛一个没留神,居然也陷包围圈里,再看两个当事人,也没注意到刚才差殃及唐泛,还顾着吵架呢。

    两人吵得正起劲,就听见有人:“两位,两位,你们听我一言成不?”

    理所当然没有人听,不过当两人前寒光一闪,各自都不由自主被推开往后踉跄两步时,定睛一看,发现站在自己前的竟然是个锦衣卫,这才赶消停来。

    一个赶喊冤:“大人啊,您来得正好,还请给小的主持主持公啊,这人偷了我的东西,还不承认呢!”

    另一个也:“大人,您甭听他胡说!我好端端走在街上,他就揪着我的衣服不算,非说我是小偷,还有比这更冤枉的事吗!”

    隋州没有说话,说话的是唐泛。

    “你说他偷了你什么?”他对其一人。

    对方就说:“银袋,我的钱都在里,本来是用来买年货的,这可都没了!”

    另一人就气愤地拍着上:“你的钱不见了关我什么事,我上也没你要的!”

    甲冷笑:“将你抓到衙门里,是不是就分晓了,就算你不是小偷,那也肯定是他的同党!要不然怎么正好我转过的时候你就冲我笑了?”

    乙嚷嚷起来:“你别上一碰,就胡冤枉人!”

    看两人又要吵起来,唐泛打断他们,对甲:“他没骗你,他确实不是小偷。”

    甲一脸不服气,唐泛也不理他,直接拱手问乙:“这位老哥,敢问姓大名?”

    对方见唐泛谈吐有礼,不似常人,又有锦衣卫在旁,忙拱手回礼:“不敢当,鄙姓于,单名浩。”

    唐泛笑:“原来是于老哥。”

    他又问甲:“这位老哥又如何称呼?”

    甲:“好说,认识的人都喊我罗员外。”

    他浑打扮阔绰,材圆胖,倒也担得起这声员外。

    唐泛一笑,对他:“罗员外且看他挂着的玉牌,和腰上挂的玉佩上面,分别都刻着什么?”

    不仅是罗员外,围观众人忙凝目看去。

    这年识字的人不算多,但是也有些人认来了,这个于浩挂着的玉牌上面,刻了沅湘二字,他腰间的玉牌,则单有一个于字。

    罗员外虽然号称员外,却不识字,他的脸上就有讪讪。

    唐泛看了来,对他念了这几个字,又解释:“楚辞有云,浩浩沅湘,他的字号是能互相对上的,这说明玉佩和玉牌都是他的东西无误,一个小偷怎么会将这些东西带在上?再说他在自报姓名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可见并没有说谎,所以他不会是偷你钱袋的人。”

    罗员外一听就不兴了,碍于隋州在旁边,他也没敢造次,只是不服:“阁又是何人啊,左右我们都要去见官,他是不是盗贼,你说了也不算啊!”

    唐泛倏地沉:“我乃顺天府推官,这小事还是可以帮忙断一断的,也免得你们去给父母官添麻烦,若我没有猜错,你心里应该也知这于浩不是偷你东西的人,只不过东西不见了心里恼火,又见他冲着你笑,就想找个人赖上,是也不是?”

    罗员外心虚:“你,你别胡说!”

    唐泛淡淡:“既然你这么想见官,那我们就去见官好了,到时候你诬告于浩,东西没能找回来,反倒被打板,你可想好了?”

    罗员外连连摆手:“我不要他赔了,我不计较了还不行么!”

    说罢后退几步,扭拨开人群就跑,也顾不上刚刚还揪着对方不妨了。

    本来就是小事一桩,既然已经化解了,隋州当然也懒得追上去揪着那个罗员外不放。

    那个被冤枉的于浩赶忙谢,旁边围观的人也都为唐泛的机智和细心叫好。

    唐泛和隋州二人挤人群,又走了好一段路,耳才总算清静来。

    “你这是要去北镇抚司?”唐泛问。

    隋州嗯了一声:“今日没什么事,就是去个卯。你心里不痛快?”

    唐泛挑眉:“怎么看来的?”

    隋州:“锦衣卫这一行,与你们推官有些异曲同工,都要细心观察,不过论急智,我不如你,你天生就该是吃断狱这碗饭的。”

    唐泛负着手走路,一边叹:“是啊,今日和府尹大人去见了我们老师,略起了一些争执,老师不能理解我,连我也有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他又问隋州:“广川,有些话我不知当问不当问,锦衣卫主掌缉捕,不必事先通过朝廷就可自行行事,诏狱之更有许多见不得光的酷刑,你经历得多了,难心里从来就没有过动摇吗?”

    隋州略一:“有。”

    见唐泛好奇,他便:“你知我兄虽然袭了锦衣卫的职衔,却一直想着考读书科举地的事罢?”

    唐泛嗯了一声:“是,你对我说过。”

    隋州:“其实小时候,我也存过这样的念想,也能理解我兄的想法,他不想因为外戚和武官的份令人看不起,所以想依靠自己的本事地,但区别在于,我很早就认清了现实,但我兄没有。”

    唐泛有唏嘘,科举科举,三年一回,听起来好像不值钱,但人生能有多少个三年,江山代有人才,科举这事,不光要有天赋,有毅力,还要有运气,不是单靠勤奋就能成功的。

    每三年,全国有多少人才参加考试,能从千军万里杀来的,都要有两把刷才行。唐泛见过隋州的兄,一看就知他不是那样的人。如果他能安于现状,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地过日,又或者学弟弟那样来办差,也不至于蹉跎岁月,偏偏看不清状况,那就是悲剧了。

    又听隋州:“刚北镇抚司的时候,我经手了一个案,有个言官上疏弹劾万贵妃弟把持后与锦衣卫,大骂万贵妃与万通弟,万通恼羞成怒,将他抓了起来,关诏狱,又罗织罪名将他全家老幼放。彼时我不过刚锦衣卫,又因有太后关系,奉命押送的苦差不上我,我知他们一家本来无辜,又佩服那言官铮铮傲骨,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就主动将这个差事讨过来,亲自护送他们到达当地,又自己钱,让当地看守犯官家眷的官差多照顾他们一些。准备等这阵风波过后,去向陛求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