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 - 分卷阅读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死了大少!她自嫁到郑家来,每日晨昏定省,战战兢兢,有哪里得不好?可你们是怎么对她的?!郑英你个老不死的,还有刘氏那个老虔婆,你们教无方,不得好死!不得好死啊!”悲痛绝之,她也顾不上份尊卑了,指着武安侯破大骂。

    武安侯想来也是遭受打击过度了,竟也愣愣地坐在那里发呆,不言不语地任由崔嬷嬷痛骂。

    隋州原本还想将郑孙氏带回去详加审问,没想到人却在这里死了,郑孙氏毕竟份不同,而且又承认了罪行,如此一来就不能将尸行带走,否则只怕到时候应城伯府那边也不肯罢休。

    隋州与唐泛二人分别吩咐北镇抚司和顺天府的人勘察记录一,然后就告辞离去了,武安侯当然也不会有力去挽留他们,他已经被这一连串事故打击得连人都站不起来了,连看都没有看唐泛他们一样,面木然地呆坐着,任凭厅堂哭声震天,人越聚越多。

    谁也没有想到,事会以这样一个结果而告终。

    想想刚才郑孙氏自戕的景,唐泛忍不住叹息一声:“武安侯如今一个儿死了,一个儿充军,连媳也死了,年过半百,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悲哀!”

    “他们一家自作孽而已,与人无尤。”隋总旗虽然不喜说话,可对方是唐泛,并不在他“懒得跟你说话”的对象范围

    从前他很瞧不起文官这唏嘘叹,总觉得虚伪之极,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说的就是那些假惺惺的两面派文人,但是唐泛总归是不同,他用实际行动令隋州改观,比起顺天府尹潘宾那官场老油,自然还是跟唐泛这人打更加顺心。

    更重要的是,两人一起办过案,还建立了初步的,隋州对唐泛这务实不务虚的实和才能还是比较欣赏的,读书读得好是一回事,人也要能好,这样的人才是前途无量,而唐泛三者齐备,能够跟这样的人共事,自然不会是折磨。

    听了隋州的评语,唐泛又是一声叹息,没有作声。

    郑孙氏可怜吗?可怜。

    她一个滴滴的世家女好,教养好,若是能够嫁得一个好郎君,自然从此一生顺遂,再没有不如意的,可偏偏明珠暗投,嫁给了郑诚这无珠的王八,吃喝嫖赌样样不缺,男怕错行,女怕嫁错郎,导致半生全毁了。

    她就算刚才没有自杀,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武安侯府不会放过一个谋划杀了自己丈夫的儿媳妇,一定会追究到底,而应城伯府那边为了独善其,肯定也会舍弃这个侄女,所以郑孙氏的自杀,实际上是一不得已之的选择。

    还有郑诚,他可恨吗?当然可恨。

    嫁给这男人,肯定注定要一辈憋屈,郑孙氏但凡懦弱一,这气忍也就忍了,偏偏她外柔刚,丈夫风,家里婆婆又总儿媳妇,给她立规矩,公公向来不宅之事,郑孙氏忍无可忍,没有在沉默灭亡,自然就在沉默爆发了。

    但这难就可以成为郑孙氏杀人的理由吗?

    冯清姿,这个女为了能够获得自由,与弟弟团聚,而心甘愿当了郑孙氏手上的刀,最后又为了保全弟弟而选择自杀,她的一生不由己,最是可怜。

    还有林朝东,那个药铺伙计,他的行踪成谜,只怕早就遭了毒手,也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小人的安危,若是唐泛和隋州以此去查问应城伯府,他们自然会二一推作五,全推到已经死了的郑孙氏上,所以这个人的落注定是找不到了。

    还有差不多已经被遗忘了的婢女阿林,如果不是唐泛和隋州二人剥丝茧,层层追查,她恐怕就要被扣上谋杀主家的罪名了。

    如果唐泛现在不是朝廷命官,他当然可以尽唏嘘,同弱者,但他不是,在其位,谋其政,连郑志和蕙娘这直接凶手都伏法了,郑孙氏为幕后主谋,自然也没有逃脱之理。

    方才武安侯府的氛围十分沉重,等走老远,两人这才逐渐有真相大白之后的轻松,唐泛伸了个懒腰——这个有些不雅的动作在他来却是赏心悦目,懒懒:“这桩案令我最欣的便是那个阿林终于可以摆脱系了!”

    隋州:“那个阿林起初便是意图勾结郑诚,可见也不是什么正经好人家的女儿。”

    唐泛笑了笑:“她人品好不好,跟她是否应该被冤枉没有关系。与一个人相,跟给一个人定罪是一样的,都要论其行,而非论其心。就像隋总旗,一开始你心肯定瞧不起我这等文弱小官,可我要是以此来定论,不与你合作,今日岂非要错失了一个好朋友?”

    大明朝到了当今陛,已经逐渐开始重文官轻武职,同样级别的武官在文官面前也得低,锦衣卫虽然威风,但寻常文官对他们都是畏怕而非敬仰,唐泛却偏偏反过来说,最后又将隋州捧到了朋友的位置上,可谓妙人。

    这样一番话说来,谁能不受用?

    难怪旁人都说成化十一年的,唐清虽然不是状元,却朋友遍天,这份好人缘就作不得假,潘宾虽然人品上略有瑕疵,可他能将唐泛争取到顺天府来当推官,当然也不会仅仅因为唐泛是他师弟的缘故。

    隋州地看了他一:“你说的那间馄饨摊在哪里?”

    这天外飞来式的问题令唐大人现片刻茫然:“啊?”

    隋州:“上次你和薛凌去吃的。”

    唐泛恍然:“你也喜吃馄饨不成?走走走,择日不如撞日,我带你去!那间摊不光有馄饨,还有汤面,那摊主我认识,他家的汤底与别不同,是用猪骨熬足七八个时辰熬来的,尤其地,你若是去的次数多了,混个脸熟,摊主还会多给你盛些……”

    吃货唐大人为找到同好而兴不已,一边走一边给对方洗脑。

    两人朝城北走去,脚步声渐行渐远。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继续有前30个留言送红包,迎参与~

    本来要八的明朝后因为作者偷懒产了,后天再开,我想你们应该不介意的→_→

    然后,这一卷终于告一段落,唐大人破了一个案,认识了一个基友,还打通了锦衣卫的关系,展很大有木有!

    有人想看升官,有人想看JQ,这都得随着剧发展再循序渐,唐大人要升官,就要有政绩,要有政绩,就得破案攒功劳,间还要穿他的私生活和人生轨迹,朝堂争斗,所以慢慢来,么么哒~

    明天休息一天,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