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妻如伴虎 - 分卷阅读1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靠近大门的算是外院,有六间房,除去泰蔼鑫今后会客用和书房的两间外,还有四间正好安置佰苏、楚月易和窦宝。院分前后两个院,前院是六间较为宽敞的住房,里面包括一个炉灶齐全的大厨房,后院是四间略小些的房间,看来应是给仆役人住的。

    孟岚琥把各人的房间分好后,大家就分忙碌起来。

    第二天,泰蔼鑫去衙门报,孟岚琥让楚月易带着泰祥博去宝通禅寺送了些特产谢礼。而她自己则带着瑶瑶给左右邻居送了见面礼,算是告诉大家一声,今后泰家就在这里落了。

    泰蔼鑫上午先到吏的文选司办了职手续,午回到家后,孟岚琥就告诉他一个消息。

    “相公,我上午听隔大理寺右评事家的娘说,这京官上任第一天都要请同僚吃顿饭。”孟岚琥带着丝笑意地说到。

    泰蔼鑫听了,对娘一拱手:“那就辛苦娘……”话未说完,就见孟娘摇摇,笑着说:“不能在家请,都要上馆去才行。那董评事就是因为开始不知这事,结果被同僚排挤了一年,第二年新人来了,他才恍然大悟。”

    泰抠门有懊恼地把拱着的双手合在一起,搓了搓:“这些人真是,只知讲些虚礼,竟然还排挤起人了。可这京的馆估计很贵啊,以前重弟不是还说他师父都没钱请他吃顿馆吗?”

    “扑哧”孟岚琥被这话给逗乐了,她笑着说到:“那是他师父聪明,就他徒弟那饭量,说句饭桶都蓄了,真要放开肚量吃起来,天知多少钱去,哈哈哈!”

    想到蠢弟弟以前顿顿消灭一锅结结实实的米饭,就这还说是委屈了肚,夫妻俩不由都笑了起来。

    “你别急,”笑够了之后,孟岚琥:“董家娘人很好,她特意告诉我,若是不熟悉况,贸然在京请客吃饭,很容易被人当冤大。所以她推荐了家在北区友来巷的馆,叫乐馆。那家饭馆最好的地方,是允许客人自带酒材,他们可以帮忙理,收手续费就行。整个价格都很合适,是京城本地人尤其是品级不的官员最去的地方。”

    听到这里,泰蔼鑫的眉才松开,要是自带酒材的话,他家还真能省不少钱来。

    “我上午听完后,就让佰苏和窦宝去转转顺便也打听了。他们回来告诉我果然如此,我就让他俩带着酒和我们家的那些熟先去给你订了包间。你晚上散衙了,直接去乐馆,报个姓名就成了。”说着,孟岚琥又取五十两的银票和五两散银给泰蔼鑫,:“这银票是给你晚上会钞用的,散银是给你以后随应急用的。对了,那乐馆可是在北区哦,你吃饭多少都行,要是敢在……就给我小心着,哼!”

    泰蔼鑫惜地把银票和碎银收好,然后溺地瞟了他娘:“都几岁的人了,还这么喜吃醋,你相公我是那糊涂吗?放心吧,我的小心肝,等再过几年,估计得喊我的老心肝了,哈哈哈……”他话没说完,就被娘捂住了嘴,两人纠缠打闹了一会才放开来好好说话。

    而此时,楚月易正和泰祥博在浩然大师那里用午,陪着的还有洪夜江,席上四人洽,尤其是洪夜江,问了泰家各人的况后,约好过几天后,还要亲自再去泰家见见各位。

    午,孟岚琥继续拜访剩的几家邻居,果然又有收获。

    在任职的肖主事虽然五年前丧妻,不过今日正好他已嫁的大女儿肖大娘回来看他。

    肖大娘格温婉,在和孟岚琥谈了会,熟悉后,得知泰家还有几位少年,不是童生就是秀才,正值念书的年纪,于是就心地推荐了离这不远的一家学馆。

    肖大娘将那学馆的况娓娓来:“酬勤馆馆主是嘉和四年的榜。苏馆主当年了榜后,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再后来也去了,就因守孝耽误了仕。不过苏榜为人豁达,脆开了个学馆,收徒育人起来。”

    “哦,想必这榜馆主教起学生来,成果应该不错。”孟岚琥还真需要找个好学馆的,于是打起神仔细问

    “正是要和娘说呢,我之所以推荐这酬勤馆,就因为这苏榜不但自己善学,更是个善教的好先生。如今不少学馆请的先生不是举人就是士,都是些饱学之士。只可惜,善学之人不见得善教,所以苏榜才显得难能可贵。他开馆以来,已经教很多青年才俊了,如今想他学馆,可不太容易,必要经过他亲自考试才行。”肖大娘笑了,继续说到:“还有人笑说,那学考比院试考秀才还难些,娘可要些准备才好。”

    谢过了肖大娘后,孟岚琥就又派佰苏和窦宝去打听学馆,尤其是酬勤馆的事了。

    晚间,泰家收到两张拜帖。一个是已经升职为六科都给事陆九思送来的,约了明日晚上请泰蔼鑫夫妇到家里一聚。另一张则是由叶卫澜本人送来的,他去年金榜题名,了二甲第五名,如今已经是翰林院的一名七品编修。

    孟岚琥让博哥儿把叶卫澜迎了来,泰蔼鑫因为晚上请同僚吃酒,还未归来,就让泰祥博和佰面先陪着叶卫澜聊会天。

    当谈到白天说起过的酬勤馆时,叶卫澜尤为推崇。原来他这届的榜和探都是苏馆主的学生,可见人家在教学这方面是有真本事的。

    一个多时辰后,泰蔼鑫也回来了。因着家里带去的好酒好,各位同僚都对这位新司员非常友好,酒席上还说了不少科里的小消息,这对泰蔼鑫来说很有用

    当见到叶卫澜后,四个读书人聊得更开心了。因知泰家才落脚两天,叶卫澜没有久坐,约了日后再叙后,就告辞离开了。

    第二日,泰蔼鑫散衙后,带着家人和某人惦记着的特产去了陆家。

    陆九思是前年二十四岁才成亲的,这不在哪儿都算是比较晚的,娶的妻是京一位兵员外郎的嫡女。虽然看上去,仿佛陆九思攀了,实际上却是那位员外郎先属意陆九思,又了些功夫,才把女儿嫁给他的。

    要说这位员外郎是个明人,他通过自己的渠发现了陆九思是很得今上重视的一位年轻官员。这仕途上什么最重要?家世背景、银钱人脉、文韬武略?这些都比不上帝王的青

    所以在陪嫁了不少嫁妆后,员外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