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命 - 分卷阅读5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闷啊……有时候是会有, 同窗心想他可能太用功了,让卫成歇会儿,说正因为跟着就要上省城贡院应考才更应该保重,每届乡试都有还没答完就昏厥过去被官差从考场里抬来急救的,要是因为不能持落了榜,得多难受。

    卫成嘴上了声谢,心里却不觉得自己骨不好,他估摸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往常没有心慌闷的病,怎么今儿个发作起来?

    是不是家里娘她……?

    一往这个方向去琢磨,他心里就更难受,想到就是这几天媳妇该生了,卫成真恨不得上翅膀飞回家去。书也看不去了,他坐都坐不住,心里难受了得有大半日才逐渐好转。

    傍晚的时候,和他住一个屋的看他站在外面空旷地方,皱眉瞧着西南方向。就跟着朝西南方望了望,没看见有啥,遂问:“卫兄在看什么?”

    “看我家。”

    同窗就想起来,卫成是松县人,松县的确是在那个方向,“家里有什么事?我看你惦记一天了。”

    “我妻姜氏年六月尾怀了孩,算日,差不多了。”

    同窗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之前听他提过,就冲他一番恭喜,劝说安心等等,只要孩来家里总该往府城报信,等几天会有消息。

    跟他住一屋这个没说错,姜把孩来就已经是傍晚了,生来之后她就疲惫的睡过去,她睡了,吴氏事还多,她给收拾了一番,把砚台包好放在床里,放好之后还担心媳妇睡着之后不安生怕她压着砚台,就在旁边守了会儿,看姜一动也不动,才敢放心往灶屋去。她去炖汤,炖好等媳妇醒了才有得喝。

    她在灶上忙活的时候想起人在府城的砚台爹,她弯腰往灶膛里加了两柴,就去找上卫父。

    看接生婆往卫家来,村里就知秀才娘发动了,陆续有人来看闹,刚才卫父在院坝跟人磕牙,天黑了他才回到堂屋,吴氏看到他的时候他端着茶叶在喝。

    “老你别光顾着自己兴把三郎忘了,明儿个你往镇上去一趟,找到万小伙,请他帮忙往府城递个话,告诉三郎他媳妇生了,是个儿,生来模样就很周正,看着俊得很。对了还有,家里糖要吃完了,你去的时候拿上钱,买糖,再称几斤细白面,还有枣……原先我生了大郎二郎他们坐月的时候听我娘说,生个孩亏自己,坐月这四十天不补起来以后啥病都可能。我娘说但凡有那个条件,多炖几只,多吃,像面条这些都好。我们原先家里条件不好,我坐月你都给我吃了不少,现在条件好了,更不能亏她。”

    卫父听着大:“你说这么多,我怕记不全。”

    “面条!枣!糖!记住了没?”

    吴氏本来还想让他跑趟王屠家,跟那边说有猪脚留一,买回来给媳妇炖生猪脚汤。看他三样东西都能记不住,这还是等他从镇上回来之后再说。吴氏回灶屋看火去了,接着炖她的汤,屋里其实没睡多会儿就醒来了,刚睁开还不清楚,过了一会儿她想起来自己生了,生孩了。

    她撑着床铺坐起来,先往外看了一,没看到婆婆的人。跟着才注意到被襁褓包起来睡在床里侧的砚台。他在襁褓外的脑袋瓜圆乎乎的,看着溜溜,不少,这会儿正闭睡着,睡得香。

    光看着他姜心里就乎,想伸手去抱,又怕把儿吵醒了,她就坐在旁边看小家伙睡。

    起初看得还认真,多一会儿姜就想起人在府城的相公卫成。他还不知已经生来了,姜好奇他听说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吴氏端着汤回屋来就发现媳妇已经醒了,她靠坐在床

    “你生他受累一天,不多睡会儿?”说着不等姜应答,她又自言自语,“醒着也好,省得我叫你,来把汤喝了。”

    姜喝汤的时候,吴氏在旁边同她说话,说前山村已经通知到了,傍晚那会儿老二去跑了趟。至于说府城那边,准备明天去找万小伙,要是正好有车队往府城去,过不了几天三郎就能收到喜讯,不赶巧的话可能会慢一。还说大叔公那边来喜,给送了五斤黄米、二十个、还有只。吴氏又说砚台他爹没在家,洗三和满月都不大办,自家人闹一

    等要事说完,吴氏给她讲了讲坐月要注意些啥,其实乡婆娘都不大讲究,家里条件差的生完休息两三天照样活,条件好也就休息半拉月,没听说有把月坐满的。至于说讲究,大家挂在嘴边的也就是不洗不洗澡不地不受风吃饱吃好……别的就不大清楚。

    “你这个生在四五月间还好,既不很冷也不很,孩好带。有些生在冬天的才苦,那一生来就得不错盯着,只怕他把手伸襁褓着了凉。我们砚台还是会找时间来,生在今年咱家吃喝不愁,这个月份你跟他都少受罪。”

    吴氏就坐在床沿边跟姜说话,说的时候神落在小孙上。

    一则卫成和姜模样都不差,二则怀着他的时候讲究,砚台生来就比哪家孩都要俊,他脸上呼呼的,胳膊儿好似胖藕。刚生来的时候人醒着,那双睛很黑,很漂亮,哭声也响,给接生的抱着直夸,说他大了模样绝对差不了,看着以后就有息。

    吴氏心里知接生婆上谁家都是好话,她听着还是舒坦,把人送去时还多给了铜板。

    能多拿钱,接生婆兴啊,加上砚台模样的确好,她去见着村里人都还在说,说秀才娘这胎生得好,那孩来就一副聪明相,以后应该也是读书人,生成那样就不像卖力气的。

    又跟人说吴婆兴得很,别看前面已经有三个孙,对这个她稀罕得不行。

    “这么稀罕给取了个啥名?秀才儿叫啥?”

    “我听她喊的是砚台。”

    “那不是跟我家的差不多?”

    接生婆顺着看过去,看是黄家嫂,摆手笑:“人家叫砚台,你那个叫石,能一样?”

    “砚台不就是石的?没有石哪来的砚台?我家这个名字还大!”

    接生婆又一阵笑,说:“人家这名字是卫秀才过年回家来就取好的,你以为随随便便就叫砚台?吴婆说这名字有意思,你想想砚台是啥的?是磨墨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