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他总是假正经 - 分卷阅读22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便羞答答的不说话了。

    卢氏怔了一瞬,会意之后,又惊又喜:“什么时候的事?多久了?你最是闹,现有了,那些小病可要改了!”

    谢华琅一一应了,最后才低笑着:“快两个月了,离生还早呢,他的意思是先不急着公布去,等前朝的事了了再说。”

    卢氏想起门前丈夫说的话,隐约有了三分猜测:“这些时日,陛都陪着你?”

    谢华琅抿着嘴笑,眉宇间却是难以掩饰的幸福,低低的“嗯”了一声,便没再说别的。

    “我从前听人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儿怕掉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今日听过之后,总算是明白了。”

    卢氏由衷的慨一句,拍了拍女儿的手,:“陛真真是有心,枝枝,你也是真的有福气。”

    第104章 姻亲

    卢氏前后有过四个孩, 经验丰富, 听闻女儿怀有,免不得诸多叮嘱。

    谢华琅虽有些不好意思,但正事上却不糊,一一听过之后,又问了许多。

    “你阿爹早先还不安心,知这消息,不知会多喜, ”卢氏面上笑意难掩, 拉住女儿的手,关切:“前几个月正是最要的时候, 务必要再三小心, 晨起时难不难受,膳上有没有变化?”

    “一切如常,”或许是因为才怀上没多久, 谢华琅没有任何不自在的地方,摸了摸还没变化的肚腹,她笑:“郎君说这孩听话,知心疼母亲。”

    “你们想的倒, 女人怀生产,哪里是这么容易的?我生了四个,就没遇见一个贴的。”

    卢氏听罢, 哭笑不得:“等着吧, 月份儿大了, 还有苦吃呢。”

    谢华琅诧异:“我在阿娘肚里的时候,不乖吗?”

    “亏你好意思问,就数你最不老实,”卢氏没好气:“前几个月我吐得昏天黑地,人都瘦了一圈儿,等后来月份儿大了,又动个没完,夜里都睡不安稳,你阿爹说是个小郎君,生来之后要打你,见是女儿,便舍不得了。”

    谢华琅嘿嘿的笑,赶忙把这话题转了:“这还小嘛,将来怎么样,谁又能猜到。”

    卢氏倒也没多纠缠,顺势说到别去了,既然知女儿有,她也没急着走,在用了午膳,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

    得知女儿怀有的消息,谢偃的喜并不比卢氏少,一来是为女儿将来有了依靠安心,二来则是为了家族的前途。

    只要谢华琅能诞,那谢家就永远不会落到山穷尽的场,再坏的局面,终究也有所转圜。

    皇帝不想将这消息宣扬去,谢偃自然不会公之于众,整个谢家知的,也只有卢氏与谢偃、谢令兄弟二人。

    ……

    四月的光正是明媚,木清新,莺雀轻啼。

    御园里的牡丹都开了,正红、粉红、明黄、浅绿颜各异,层层叠叠的儿似乎荟萃了所有的光,不胜收。

    谢华琅换了轻便衫,发髻挽,丽裙及地,面上未曾施加脂粉,只淡淡的描了眉,脂,较之往日的华艳,倒添了几分清婉素雅。

    顾景挽着她手臂,夫妻二人一同散步,神态闲适,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人们远远跟着,不敢上前搅扰。

    除去在温宁县主嫁前夜收到的那封信,谢华琅再没有接到过别的暗示,不知幕后之人是放弃了,还是正在等待时机。

    这些事顾景原本就不想叫她沾手,谢华琅乐得自在,有之后,便更懒得理会了。

    女人都是需要陪伴的,尤其是在初有这样的时候,不免会更些,郎君每日陪着,她嘴上不说,心里其实很安心。

    在御园逛了一圈儿,二人又去不远的凉亭暂且歇息,人们在石质矮凳上铺了垫,又送糕饼心与时鲜果过去。

    皇家在安城外有大片庄园,专门移植了好些樱桃,除去宗亲之外,也会赏赐重臣,以示亲厚。

    现是四月底,一批刚成熟,总共也只有十来斤,全都被送了,可巧谢华琅喜,顾景便叫全留着供应她了。

    捻起一颗樱桃送嘴里,受到那清甜的气息在齿弥漫开,谢华琅不禁微微眯起了,顾景便在她侧,笑微微的看着妻,正待说句什么,却见有侍匆忙近前,躬回禀:“陛,江王求见。”

    顾景淡淡:“为何而来?”

    那:“王爷未曾明说,只说陛吩咐他探查的事,已经有了眉目。”

    “这样,”顾景微蹙,转向谢华琅,低声:“枝枝,我……”

    “去吧去吧,”谢华琅不是不分轻重的人,笑着促他:“正事要。”

    顾景捻起一颗樱桃喂她吃了,又抚了抚她面颊,这才站起来,往太极殿去了。

    ……

    从年前皇帝封笔到现,足足有五个月的功夫了,若说是演戏,未免也太尽心了些,随着时间的偏移,安勋贵们的心绪也渐渐了。

    最早前去劝说魏王的人已经被皇帝死,魏王的态度昭然若揭,但皇帝并不是只有这一个兄弟,甚至于,几位公主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

    临安公主是先帝与天后的独女,天后当政时,甚至以女皇储的份主持过亲蚕礼,几层叠,她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免不得也有人隐晦的劝说,希望能够得到她的支持。

    对此,临安公主所的的选择,同胞弟魏王如一辙,将人叱骂府之后,又专程,去向皇帝哭诉。

    回府之后,她将两个儿叫到近前去,面冷凝,严令他们府,连亲友之间的小聚,都暂且停掉。

    “这天从来都不缺少聪明人,三台八座哪一个是易与之辈?但当年,他们都败给了母后。”

    “而皇兄,是战胜母后的人。”

    “即便他真的要死了,以他对皇后的护,想必早已经安排好了后路,现在这些上蹿的人,难会有什么好场吗?”

    “我从来都不是尖的那一分人,你们也不是,既然如此,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