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9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了里间,拿个小瓦罐,问:“要多少?”

    “这一罐怎么卖?”

    年男一愣,抬看了杜锦宁一,想了想:“一百文。”

    “五十文。”杜锦宁直接砍了半价,“这东西不值钱,老板你生意可得实诚。再说,除了我,估计也没人要。”

    “行行行,卖给你。”

    这盐卤,他倒不是买的,而是那北方客商送的,而且还真不值钱。

    年男也打听过,这玩意是用来豆腐的。南方豆腐用石膏,可不用这东西。他叫人试了一回,来的豆腐又又老,颜还泛黄,卖都卖不去,所以就存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上个买盐卤的,脆全都卖去。反正这五十文钱是白得的,他也不亏。

    买好需要的东西,杜锦宁便去了茶馆,果然看到一辆车正停在茶馆门午见过的那个车夫正坐在茶馆的临窗地瞅着外面。

    车夫见了她来,如获至宝,忙从茶馆里跑来,接过她手里的东西,放到了车上,一面笑:“杜少爷你回来了?小人送您回去?”

    杜锦宁:“有劳。”

    袁安此时也从茶馆里来了,问杜锦宁:“杜少爷要不要茶馆里坐坐,和?”

    “不用,天都快黑了,我先回家。等这边瓫埋好,沙发也好了,让章鸿文给我个信,我到时候再来城里。”

    “好的。”袁安也不留,目送了杜锦宁离开。

    这辆车自然比郑林的骡车上许多,不仅了避震设计,没有那么颠簸,还不怎么透风,坐在里面十分和。

    杜锦宁直接让车夫把车驶到了郑林家附近,车时又拜托车夫:“我家在河对面,过了桥就到。劳烦大叔帮我提东西,送我回家。”

    此时她手上有一包书,一包香料,一包心,还有一筒酱油,两只手还真拿不

    车夫是得了齐伯昆私叮嘱的,自然不会拒绝杜锦宁的这小要求,帮着她提了东西送到家,这才驾车回了城里。

    “齐家的车送你回来的?”陈氏问

    “您怎么知?”杜锦宁觉得奇怪。

    冬天天冷,天又快黑了,她刚才车的时候都没看到村里人。

    “章家的文哥儿过来说的。他散学的时候有个齐家的人过来递话,说齐家老太爷请你去府上坐坐,要晚些回来。”陈氏,“否则这时候不见你回家,我不得急疯了?”

    说着她又唠叨:“不什么老太爷不老太爷有请,你以后可不能这么晚回家。路上不安全,我们也不放心。”

    “嗯嗯,不会了。”杜锦宁笑着应,将那包心打开,“娘,,你们吃心。”

    陈氏见杜方苓伸手就想去拿心,赶掌把她拍开:“先吃饭,心明早再吃,再不吃饭天都要黑了。”

    冬天的天黑得早,偏她们家穷得舍不得灯。不趁着还有些亮光吃饭,一会儿就得就着灶间的火光了。

    一家人吃过饭,杜锦宁将香料和盐卤拿了来:“娘,我今天得了个方,您试着些卤豆腐来卖吧。”

    这是今天看到茶馆里的小吃的时候,她突然冒来的念

    她们家本来就豆腐,现在只不过是把豆腐再加工。到时候茶馆开业了,如果生意好,每天需要的豆就不是一个小数量。到时候母亲和三个在家里一面提供给茶馆,一面草莓,也算是有事了。赚了钱还不那么累,不必每日挑着担冒着寒风去卖豆腐,她觉得好的。

    “怎么?”陈氏问

    “明日您别去卖豆腐了,们也天亮了再起来,到时候些老豆腐来,我再教你们卤豆腐。”

    陈氏舍不得每天赚的钱,正犹豫着,杜锦宁却直接拍板:“不用想了,听我的。”

    “那好吧。”

    为防陈氏追问她为何会给草莓治病,杜锦宁也没说得了二十两银的事。吃过饭就各自安歇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陈氏几个一大早就起来了豆腐。

    漓县地南方,南方豆腐是用石膏来凝固剂的,来的豆腐洁白而细,适合汤或凉拌、麻婆豆腐,并不适合

    杜锦宁前世喜旅游,又是个吃货,对于吃那是极有研究的。再加上她记忆力好,见过的都有印象,自然知还是用盐卤的北豆腐才最适合。

    用盐卤了豆腐,再在上包前把豆腐脑划碎,让分尽量被挤压来,更加致。划脑后再上包,然后分割成麻将大小的四方块。

    “呐,这是一斤盐,你放半桶清将它解,待豆晾凉后放去泡半天。”杜锦宁待杜方菲浸泡后,便领着陈氏用昨天买回来的香料熬制卤

    “等那边豆浸泡好,你再将它放到这卤来,煮两刻钟时间。如果它们变成棕红,盐味和香味都渗去了,那就可以了。”

    陈氏:“倒也不难。”

    “这卤闻着就香,等煮来了,一定很好吃。”杜方蕙望着那锅还在沸腾的卤,十分期待地

    杜锦宁穿来的时间短,也没时间和金钱去城里品尝当地的,所以对于当地有没有人,她并不清楚。之所以让陈氏她们制作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她有茶馆这个销售渠,只要豆好,就能卖得去。

    听了杜方蕙这话,她想起这茬儿,问陈氏:“娘,您以前吃过豆不?”

    ☆、第一百零三章 来信

    陈氏摇摇:“没吃过。”说着她好奇地问,“这不是你得的秘方么?怎么,难咱们漓县也有人会?”

    杜锦宁一愣,挠了挠:“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方,我以为大家都会。”

    见陈氏皱起了眉,杜锦宁赶她:“豆腐也很多人会啊,可还是有人买不是?只要得好,就不愁卖不掉。”

    陈氏眉一舒,笑:“对,是我想障了。”

    到午时,豆好,大家尝了尝味,大为惊艳:“咸香,而且很有嚼劲儿,真好吃。”

    “这东西比豆腐经放,不容易坏。”杜锦宁又

    尝了这味,陈氏对过好日就更有信心了,笑着对杜方菲:“想来这豆一定很好卖,往后咱们多些,你弟弟就能有银上学堂了。”

    她原先豆腐,并不是没有竞争者,所以一天也就只敢两板,怕卖不去坏了。饶是如此,她还得在几个村里转上一天,才能将那两板豆腐卖掉。可这豆,十里八村都没人会。没有竞争者,又十分好吃,肯定卖得去。

    杜方菲喜滋滋地:“宁哥儿既然说经留,咱们一会儿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