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6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气笑了:“你也知你没本事呢?这么大个人了,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倒也罢了,你老实在家呆着便是,偏还跑去城里赌钱!我们家都要给你败光了。”说到后面,他咬牙切齿。

    “爹,我再不敢了,往后我一定好好的,再不让您老心。”杜云年连忙求饶。

    ……

    且不说杜辰生如何教。杜锦宁回到房里,看了一圈,没看见杜方苓,问:“三呢?”

    陈氏正提着一颗心,见杜锦宁回来,连忙迎上来。闻言她朝后面努了努嘴,嘴里却问:“你祖父跟你说了什么?”

    杜锦宁便知杜方苓去听角去了,张嘴正要说话,便见杜方苓从后窗外爬了来。

    陈氏连忙去扶她。

    杜方苓站稳,朝杜锦宁轻声问:“宁哥儿,去书院念书是怎么一回事?”

    陈氏脸一变,也看向杜锦宁。

    杜锦宁便将今天去书院,关山收她为弟形大致地说了一遍。

    听了这话,陈氏和杜方菲的心都极为复杂,倒是不知的杜方蕙十分替弟弟兴,笑问:“那这么说,弟弟你要去书院上学了?”

    杜锦宁摇摇,苦笑一声:“祖父说没钱送我念书。”说着,又把杜辰生说的许婚的话说了一遍。

    杜方菲闻言,立刻表态:“娘,这婚事我愿意。”

    她原先因为杜锦宁是女孩,一时之间想不她去书院念书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对于杜辰生的拒绝,她倒也没有什么失望怨恨的绪。可如果这件事需要让她牺牲,她绝对不会有二话。

    把她嫁给傻,既能送杜锦宁去书院,又能杜绝二伯把杜方苓卖去青楼,不要说许婚,便是要她的命,她也愿意。

    她话声刚落,杜方苓便:“大,宁哥儿拒绝了。他说,他是不会拿几个的终去换荣华富贵的。”

    说着这话,她激地目光落到了杜锦宁上。

    “宁哥儿,你别傻。”杜方菲急了,“就算不许给傻,大也许不到什么好人家。能让你念书,又能免了你三被卖,大就嫁得值了,更不用说往后还能帮衬到你们。这门亲事,好的,你赶去找祖父说你愿意。”

    说着她转就想门:“不行,我去说。”

    杜锦宁一把拉住她:“大,你别听风就是雨。祖父是在试探我呢,这门亲事绝对是虚乌有的。只要我答应他说的这门亲事,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把三给卖了。我能为了荣华富贵答应卖了大,将三去还会是问题吗?事后我就是拿这事来闹,他们也会有话说,也会用这话来堵娘和村里人的嘴。你别上了他的当。”

    这不光是杜方菲和杜方蕙,便是陈氏和杜方苓都愣住了。

    她们本就没往这方向去想。

    现在细想想,可不是么?哪里会有这么巧,刚好杜云年欠了赌债,杜辰生上就寻到了这样一门亲事?他这不过是拿话来试探杜锦宁罢了。毕竟将把杜方苓卖到青楼的事说来,问杜锦宁同不同意,一旦杜锦宁不同意,还把话漏给陈氏听,那杜家二房就会掀起一场大风波,陈氏肯定是要大闹一番的。拿一门不大好的亲事来问就不同了,陈氏心疼大女儿,也顾念着儿。就算不答应,也不会对公公、婆婆有意见的。毕竟杜辰生提这个建议,也是为了杜锦宁好么?

    好的算计。

    想明白这些,陈氏几个看杜锦宁的目光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氏还好,毕竟有了杜锦宁写话本这事铺垫;但杜方菲几个,就完完全全地对杜锦宁刮目相看了。

    尤其是杜方苓,她刚才是因为杜锦宁重重义而愧疚,这会又为杜锦宁的智商而震惊了。

    弟弟可是才十岁,比她还要小三岁,但这脑,也不知是怎么的,竟然能想得这么、看得这么透。跟他一比,自己就快变成傻了。

    这几天他的表现,完完全全颠覆了她的认知。

    “那、那咋办?”陈氏问

    杜锦宁转向杜方苓:“我走后,二伯不是去了吗?他跟祖父说什么了?”

    杜方苓定了定神:“二伯叫祖父别把他欠钱的事告诉大伯。”

    杜锦宁目光一闪,笑了。

    她拉过杜方苓,代她,“等明日大伯母回来,咱们两人这样这样……”

    陈氏见杜锦宁拿得定主意,似乎完全没有为即将到来的事担忧一般,她也安定来,赶打开门去,装忙碌的样,防止姚氏又来偷听。

    待清楚,杜锦宁便去了杜家大房。

    平日里大房吃饭早,杜锦宁过去的时候,他们却才刚吃过饭。

    杜寅生见了杜锦宁来,默不作声地放:“你跟我来。”了堂屋,领着她去了杜云昌的书房。

    ☆、第六十七章 规劝

    “刚才吃饭的时候,你祖父可有跟你说些什么?”

    “嗯,说了。”杜锦宁把没钱的话说了一遍,又说了杜方菲的婚事。

    杜寅生倒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皱眉思忖了片刻,看向杜锦宁:“这个办法,你愿意么?”

    杜锦宁却用清澈的眸回望着他:“伯祖父觉得呢?”

    杜寅生神一滞,避开了她的视线,定了定神,这才:“伯祖父知,说这话,定然会让你觉得伯祖父枉顾亲,看重利益。但伯祖父还是要说,答应这门亲事,不失为明智之举。”

    说完这话,他似乎才坦然了些,转过来直视杜锦宁:“你得从大局考虑。”

    “固然,你嫁了这样的人家,一辈不可能过得特别好。但你有没有想过,以前是孟,现在又是这桩亲事,往后能说到你们面前的,是什么样的好人家?现在的女人,嫁人也是要看嫁妆的。以你祖母的心,她能给你大多少陪嫁?没有陪嫁,什么样的好人家愿意娶你大?”

    见杜锦宁低着默不作声,他又:“或许你会说,找个为人踏实本份的普通男就可以了,不必看家境,可你看看咱们村上的妇人,那些家境贫寒的,有几个过得好?不是公婆欺辱,就是丈夫打骂,除了这些,还得整日累死累活,为一家;一辈吃不饱穿不,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儿。这样的日,你愿意让你大过一辈吗?”

    或许你会说,有些人现在贫寒,只要上,以后也会慢慢好起来,让你大过上好日的。咱们且不说这样的人咱们碰不碰得上,光说你看看有多少夫妇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乍一富贵,男的就想三妻四妾、天酒地,看不上糟糠之妻的大有人在。”

    所以呢,照我说啊,你祖父说的那门亲事就已算是不错了。人这一辈,哪有四角俱全、样样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