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家日常 - 分卷阅读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爹在的时候常去,他不在了后,就没去过了。”

    见杜锦宁引起了陈氏不好的记忆,杜方苓顿时瞪了她一:“问什么问?娘累了一天了,你就不能让她好生歇着。”

    杜锦宁眨了一,不作声了。

    陈氏却以为她生气了,忙骂杜方苓:“你瞪你弟弟作什么?有你这样当的吗?你看看你跟你妹,哪个都比你懂事。”

    杜方苓噘了噘嘴,一扭去了。

    陈氏转过来,正要安杜锦宁,杜锦宁便忙笑:“娘,没事,我知是心疼你。”

    “你都比你三懂事。”陈氏笑,又问,“你问县里什么?”

    杜锦宁犹豫了一,走过去把门关上,又将两边的窗都打开一分,好看得到院况,防止别人偷听。完这些,她从褥面摸两张纸来,递给陈氏:“娘,我写了个故事,想拿去县里卖给书店。”

    去县里如果用脚走,一来一回都得一天的功夫。以陈氏对她的张程度,她肯定不能瞒着她。否则杜方蕙午回来要是见不到她,不知会闹什么大事来。而且,如果能卖去,那么钱的来历是肯定要跟陈氏待的。

    在杜锦宁的记忆里,杜家小三房穷得上一文钱都没有,但陈氏对她们的教却是十分严厉的。杜方苓小时候因为饥饿偷过人家地里的东西吃,被陈氏知了狠狠地打了一顿。她要是摸几两银给陈氏,没准陈氏就以为她是偷别人的。闹将起来,这事可说不清楚。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别瞒着陈氏。

    反正她在杜寅生面前了一手,表现了自己的“不凡”,那么再聪明“不凡”一,也就没什么了。

    “什么?”陈氏果然十分吃惊,接过那两张纸看了一,抬起来问杜锦宁,“这是你写的?”

    杜锦宁

    陈氏望着杜锦宁,仍是不敢相信。杜锦宁没上过学,怎么可能会写字。而且一个十岁的孩,又没见过什么世面,能编什么故事来?可杜锦宁的,她是清楚的。这孩向来实诚,从不撒谎,他说这故事是他写的,还真有可能。

    杜锦宁见她有怀疑,忙又从褥面摸那三本书来,递给陈氏:“这是伯祖父给我的。我原先去学堂偷听,见过他们学这三本书。他们念的我都会背,上面的字我也会写,不信你问伯祖父,我还背过书给他听呢。我听伯祖父说那些读书人不光喜念四书五经,还喜看故事,我就编了这个,想去换钱。”

    为了转移陈氏的注意力,她又很煽:“娘,我不想你那么辛苦,更不想我生病了就拿大的亲事去换。要是咱们手里有了钱,当初我生病的时候大的亲事就不会被许去了。而且,家里缺了油盐或是别的东西,您也不用去山上帮人扛木了。”

    果然,陈氏听了这话,泪就禁不住溢了来。她摸摸杜锦宁的,哽咽:“好孩……”

    “娘,要不我把故事念给你听,你听听好不好,能不能卖钱。”杜锦宁说着,就要去接陈氏手的纸。

    陈氏将手一避,抹了一把泪笑:“你小看娘了,娘可是识字的。”

    “娘您识字?”杜锦宁大吃一惊。

    “嗯,你爹教的。”陈氏,神有些怅然。

    杜锦宁沉默来。

    提起亡夫,陈氏本来还有些伤,可看到杜锦宁那崇敬的目光,她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娘可比你差远了,娘可是学了好久,才识得一些字。”说着,她低去,看杜锦宁写的。

    杜锦宁就有些期望。

    蒲松龄的自然是没话说,绝对够好的,但她还是想知这个时代人的看法。

    陈氏看了不过几行,就抬起来,惊讶地望向杜锦宁:“宁哥儿,你跟娘说老实话,这真是你写的?”

    杜锦宁早有准备,十分镇定地,然后面疑惑之:“怎么了?娘,是不是不好?还是……”她咬了咬,“那些字都不对?”

    ☆、第二十章 卖话本

    陈氏一把抓住杜锦宁的胳膊,因为心太过激动,力度有大:“好,写得好,字也写得好,写得一也没错……”说着,她的泪簌簌地往落。

    “娘……”陈氏的心,杜锦宁多少也能猜一些,她暗叹一声,转移陈氏的注意力,“您抓疼我了。”

    “啊?”陈氏忙放开手,“对不住对不住,娘不是故意的。”又把杜锦宁的袖往上卷,想看看是不是给抓伤了。

    “没事。”杜锦宁将胳膊回来,又问,“娘,您看我那故事写得怎么样?”

    “好,写得真好。”陈氏的思维回到上,看向杜锦宁的目光就有些怪异,“娘都不敢相信是你写的。”

    可不是,虽她才看了几行,但故事一开篇就十分引人,而且语言畅,人形象生动,遣词造句都极妙,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是个刚刚识字而且还是自学的十岁孩童写成的。

    杜锦宁没想到陈氏会识字,而且还能看懂文章,所以以为陈氏好糊,把拿来前本就没想那么多。此时见陈氏怀疑,她赶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娘,我告诉个秘密。”

    “什么秘密?”陈氏也合地压低了声音,将凑了过来,但心千回百转,总以为杜锦宁要告诉她什么灵异之事,比如文曲星托梦才有了她手里这篇故事,诸如此类。

    “大伯买回来的话本,我都看过。”杜锦宁

    杜辰生的大儿杜云翼,因为没有读书天赋,且家里没财力供养几个读书人,便在杜辰生发现杜云诚有读书天赋后辍了学,跟着杜辰生去县里学账房。他最大的好就是看话本,手里有了余钱就会买上两本来看。他对杜辰生也算孝顺,知父亲因为不好不常门,又不屑于跟村里那些无知村民聊天闲话,在家里十分烦闷,便把他看过的话本带了回来,给老父解闷。所以杜锦宁有这一说,也算合理。

    陈氏吃了一惊,第一反应就是杜锦宁的安危:“你疯了?那是你能碰的吗?你怎么拿到书的?”

    杜锦宁指了指后面的这条通:“正房的窗总是大开的,故事书就放在窗前面。我在傍晚的时候从这里绕过去,偷偷拿上一本,蹲在墙角看完再放回去。那时候你们在厨房里忙活,祖父祖母都在吃饭,没人注意到我。”

    “你这,你怎么这么不叫人省心?”陈氏气的不行,却又舍不得打杜锦宁,瞪着她想要说两句狠话,可想到这孩几天功夫就经历两次生死,又心疼得,最后只得警告,“往后可再不能这样了,知不?你就摸了一你堂哥的书,就被罚跪得丢了半条命。要是让人知你偷拿你祖父的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