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好巧 - 分卷阅读6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这儿,孟婉不由得倒凉气儿!

    这她是彻彻底底的把吴将军给开罪了。

    若李元祯秉公理此事,那么以吴德的罪行,即便不问斩,也难逃半生要在牢狱里过活。那么日后吴将军再见自己,必定次次如芒在背!

    反之,若李元祯看在吴将军的面上,对其弟网开一面,也睁一只闭一只,那么日后别说是吴将军兄弟二人视自己为仇敌,就连李元祯也要气她哪壶不开提哪壶了。

    毕竟在外素有公正之名的滇南王,唯一的一次徇私舞弊被自己亲见证,日后自己还能有什么好果吃?不被灭已是万幸。

    细思完这些后果,孟婉只觉自己脊后森森,一片虚寒涔涔而……她不敢再回看李元祯一

    她的双肩带着一颗脑袋一并微微抖颤,一刻,一只温的手掌如定海神针一般落在了她的左肩上,“怎么,这就怕了?”

    掌间的温度似能穿透衣衫,及肌理,她终于不再抖了。可张了张嘴想回答儿什么,却话至嘴边,又不知应该如何回答为好。

    说怕,便是她懦弱,恰恰是李元祯最烦的。可说不怕,李元祯能信才怪。

    斟酌了片晌,她只得大义的回:“属的确是怕因此开罪吴良将军,可属是王爷的人,自始至终只会忠心于王爷一人,不是谁,胆敢欺瞒王爷,在外损毁王爷的令名,属纵是拼得一死,也虽死无悔,勇于揭发!”

    这慷慨大义的一段陈词,未能换来掌声便罢了,反倒换来李元祯的一阵笑。孟婉大着胆看他,完全摸不着脑。

    过了一会儿,一句“起来吧”自李元祯的缓缓溢,他重又坐回了椅

    孟婉迟疑了,乖乖从地上起来,有些酸疼的膝盖,突然对照起这两兄弟的名讳来,不禁暗笑起他们爹娘的起名平来。“良”和“德”的确都是周人喜用的好字,可偏偏他们沾了个“吴”姓。

    随后她又试探着问:“不过王爷,此事属在离开俣城时,已完完整整的书在一方帕上,拖人呈给王爷过目……”可李元祯刚刚听她说时,怎么好似一回知晓?

    李元祯信手自袖一方叠得齐齐整整的帕,递向孟婉:“你说这个?”

    “昂……”孟婉小心翼翼的将之接过来,展开一看,发现帕上的字迹除了少许几个尚能看清外,其它的早已混沌成一片污渍。不必凑近细闻,便有一烈酒的气息扑鼻息。

    不必问,必是那乞丐得了跑儿的银兴,腹酒虫作祟,打满了腰间葫芦一路边走边喝,这才淋了她新写的血书,从而坏了她的大事。

    用力攥着那帕的一角,孟婉心里已暗暗骂了成千上百句。

    之后还是李元祯的开才打断了她的正恼思绪:“去将吴良传来。”

    什么?“属去?”孟婉不敢置信的将李元祯望着。

    坐在椅的李元祯掀着看她,虽声未动,却是意思明了:你不去谁去?

    孟婉自是瞬间败阵来,收起疑问,应了声“是”,便乖乖往外去传人。心隐有怨尤:看来李元祯是要她将吴将军开罪个透彻!

    了帐,她步突然顿,回看了看自己的帐,眉心渐蹙:没错,这是她的帐啊……到底为何李元祯会更半夜待在这里?即便此曾是他用过的书房,可毕竟正她诈死之时,他就不觉晦气?

    还有刚刚那方血书帕,他竟贴收着……

    若说是重要证据,字迹已糊成那样,还能算作什么凭证?

    带着一脑门儿的疑问,孟婉快步往吴将军的帐赶去。

    不多时,二人便一同回来。离帐还有十数步时,了一会儿凉风的吴将军终觉自己脑彻底清明起来,有意放慢了步调,不解的小声问:“小孟,你刚刚说之前诈死是为了暗执行王爷待给你的任务,到底是何任务?又和王爷连夜传我过来有何关联?”

    这一路上孟婉揣着心虚哪里敢正看他,半步不敢停顿的继续往帐走着,:“吴将军您还是快些吧,莫让王爷等急了。”

    听她如此说,吴良也不敢再耽搁,只得匆匆大步跟上。

    将吴良引了帐,孟婉给李元祯行了个礼,便打算悄悄退。她疑心若自己继续留在这里,只怕过会儿吴将军能当场揍她。可奈何李元祯一双鹰了钩,她才一动心思向外退了几步,他便瞪过来,冷冷的命令:“将你适才所说的,再说一遍。”

    孟婉随即打了个激灵,看看李元祯,又看看吴将军,最后双哆哆嗦嗦的张开,依命又一五一十的将先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说这些时,她微垂着,神只落在脚前三寸的地毡卷草纹路上,完全不敢看向其它任何一方。每每说到一罪行时,便能听到站在一旁的吴将军一声低低的叹气,倒是没有她之前预想的那样绪激动。

    待她终于说完,便听旁“扑通”一声响,仿若泰山骤然间倾颓。悄然转看,见是吴将军正双膝跪地,两手恭敬的相拱。

    “王爷,都怪末将平日教导不严,舍弟所犯之罪行滔天,天理难容,还请王爷重责于他,勿要姑息!”

    孟婉不由得心震撼,于心底对吴将军的大义灭亲之举暗暗赞赏一番。只是又有些疑惑,面对自己的说辞,吴将军这位的竟轻易就相信,甚至不加求证,不加辩解,直接要求“重责”。

    难是他早前便知自家弟弟的品行与作为,故而才对她的指证不予反驳?

    可那样一来,又有之前明知却瞒而不报的包庇之嫌。

    “夏家之事,本王已早有耳闻,只是当时正逢兵俣国之机,无暇分心查证此事,且战前斩将亦非明智之举,故而问罪之事便暂时耽搁了来。”

    听李元祯如此说,孟婉心不免又是一惊。

    之后便听他又追了句有未尽之意的话:“原本定于待大战之后立即查证法办,可当时你的排兵布阵……本王知你八成已知晓此事了。”

    最后这句孟婉属实未能听懂,还是接来吴将军的反应,才令她慢慢想通了。

    吴将军闻言落两行泪来,重重的,似是在印证着王爷的推断。

    “末将这心思,自是难逃王爷慧……”他语气透着惭愧,抬袖胡抹了把泪,郑重:“兵俣国前夕,末将的确已知晓了此事。末将惭愧,既愧对王爷的看重,也愧对家爹娘的期许,当然,更愧对那些为他所害的人家。吴家,从未过这样的畜生!”

    吴将军绪激动之余,额角青暴起,提及自家弟弟,就似在战场上见到了有着家仇国恨的敌人,提刀便能冲上去怒砍其颅。

    这怒气横生的模样,连在他后数步之远的孟婉也震慑住了,往后退了退,离他更远了一。不过心却是对他隐隐抱有愧意,先前疑他会因自己揭发其弟罪行而报复的心思,的确是小人之心了。

    他接着说:“末将知的那一晚,恨不得立就地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