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桂芝 - 分卷阅读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爹,咱先多剪送的小‘福’字,那个简单,几剪刀就成了,实在不够咱就少收一文钱也使的,至于红纸,咱捎个信回去,让爷爷早来京城送货给咱带些。”

    “行,我现在就写信,等到客栈找找又没有咱村的人给捎回去。”

    “爹,你也问问我娘驿站那边集市卖的怎么样?若是不好卖就别让我小姨和树叔去受罪了!”

    “知了,这才来三天我觉就跟一个月似的…”

    ***

    却说驿站集市上

    一大早田树挑着担,程丽丽背着背篓,来到田树满惯常赶集的摊上,隔的大爷一看换了人就走过来关心的问了句,

    “怎么是你们俩?田老弟呢?”

    放背篓,程丽丽压低声音

    “我京城了,他舅舅在京里官,他趁着年前生意好就住到舅舅家多卖货。”

    这可真让人羡慕啊!不要说什么舅舅官给外甥送话,日就是要自己过,救急不救穷只要明理的人都明白,能接外甥的脚,让人住着去赶集已经是很大的分了。

    “那敢好”

    这位大爷帮他们把地上石压住的破草帘抖开围了起来,

    “你俩在这放心摆摊,遇到什么难事就喊我。”

    “谢谢大爷,”

    程丽丽笑盈盈的,

    “我夫也是这么嘱咐的,说大爷人可心了,有啥不懂的都问你就行。”

    两个竹筐的盖都是为了赶集特别编的,田树把活扣一打开,两侧展开,就是一个简单的小桌,摆到两个竹筐间和竹筐连起来,就是一个像模像样的摊位。

    他们没带大件,田树把些小的竹编果盘、笸箩一麻绳拎起了一串,挂在了挑的竹竿上,这些东西年底也好卖的很,他们两个小财迷不肯放过机会,带了些小件的来掺和着卖。

    程丽丽抱了一刀红纸摆到竹筐上,这样数纸的时候不费力,这冬天的寒风非常的贼,有这摊挡一挡,坐在里面的人上就受不到那寒风嗖嗖,桂芝真的是无不在的小机灵,让她每次都见到后恍然大悟,但到自己却绝对想不到的小聪明。

    “十二文一张,两张送个小‘福’五张送个大‘福’字剪纸。”

    这时田兆升在家往外卖红纸的价钱,比京里便宜一文钱,田树学着桂芝的样站在摊前亮着嗓张罗,他虽然以前傻傻的啥都不会,但是他有个优,就是学啥像啥。

    程丽丽裹着棉袍坐在后面都要笑死了,你个男孩学桂芝的样,可真是太好笑了!

    …

    郑少勇因上次围剿金国的暗探有功,已经从都升为此地的都巡检使,在此年关之际,京郊的巡查更是不容一失误,他们的大营拉到了驿站附近,负责驿站附近周围十里八乡的巡查治安,每到赶集的日他就会现在此集市上,靠近驿站的这个集市位置非常特殊,各地的探可不少,今天他们也不穿常服了,都是一戎装,他神犀利的观察着两边的摊主,这几个月来人都熟悉了,甚至脑海里会自动来这人是哪个村的,哪个是嫌疑探

    路过那个机灵的小丫的摊,今天竟然换人了?

    估计天太冷没来吧,他扫了一就过了,却在走过后步顿住,后面跟着的两个手撞到了他上,手迅速摸到了刀把上,警惕的神迅速扫了周围一圈,却见巡检使回把他俩往两边一扒拉又回到刚才路过的摊

    随着柴荣登基为帝后,科举一直如期举行,百姓的日一年比一年好,各地的读书人年年都在增加,前朝开始兴起的联也慢慢走千家万

    一张两张的红纸让过年的辞旧迎新变的更红火,手宽裕的人们还是乐意这个钱的。

    程丽丽着自己织染的红线帽,手上指尖的同,虽然有刺挠人,但和这严寒相比那还是保最重要。

    利索的数了两张红纸,双手快速的来把红纸叠的方方正正的,间夹上一个小‘福’字剪纸,站起来递给前面的妇人,

    “大娘,你收好。”

    妇人满意的接过去,程丽丽收了钱刚想回,却不妨旁边响起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

    “他是谁?”

    郑少勇指着那边正收钱的田树问她,程丽丽接受到他的意识的回

    “我夫的弟弟。”

    “田家庄的?你夫咋没来?”

    “他京赶集了,那边买卖大,这边过年买卖有不舍得,我们就来试试!”

    郑少勇,面一贯的冷峻严肃,话语却柔和很多,

    “年底扒手多,你们看好钱袋,若是有人捣就大喊,这边一直都有人巡查的。”

    “多谢军爷!”

    程丽丽一脸激之,真心实意的

    “就是有你们在我们才放心来赶集的。”

    她把桂芝说过的军人保家卫国,因为他们的存在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的话变了变说法。

    郑少勇就觉那句话如一碗的烈酒了自己的心,一向淡漠冷神里淡淡的笑意开,直到角眉梢,举起拳放到嘴边假意‘咳’了一声,他转离开!

    鼻尖、脸颊冻的红通通的程丽丽回,双手捂着莫名乎乎的脸在心里给自己翘了个大拇指,自己这拍的成功的吧!

    “郑巡检,那小娘真会说话,要是人人都这么想就好了!”

    跟在郑少勇后的一个新手喜滋滋的说

    和他一起的老手就拐了他一,又给了他个闭嘴的,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集市边上的树林里,停着各车骡车驴车,一个汉找到了自己村里来的车,把自己沉沉的背篓放到车上,手里拎着两张红纸到了上面用包袱压了压,跺着脚和旁边同村的人聊起了天,

    “那卖红纸的小娘的帽蛮好看的,看着像是羊,但又不是羊帽,不知怎么的,我看她拿上还冒汗,应该很和,却不知哪里有卖的,我想给小女儿买一个。”

    同村的人气

    “你说你这个闷葫芦,你就不能问一声?”

    “她忙的很,我就没好意思问,我媳妇经常在他们那里买东西,次让她来问。”

    他说者无心,旁边人却听者有意,在他旁边的一个汉默默离开,红纸摊前他张望了半天,奈何他对女红并不了解,那小娘又在里面不来,田树在旁不兴了,这人杵在这里嘛的,

    “大哥,你要是不买别在这挡着我们买卖。”

    看那人识趣的离开,田树继续开始张罗买卖,要过年了,竹编的篮笸箩货很快的,他卖的可积极了,这里面他都有分成的呢!

    这半天的集,一张两张的红纸就卖了两刀多,那福字剪纸都给搭了去,回了家把剩的所剩无几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