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 - 分卷阅读64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已定。

    前期准备已经成熟,但东风还没来,东风便是太平公主的态度。如果她不放兵权给薛崇训,军又多有他的党羽,势必造成矛盾,如唐军本都不稳,恐怕就是输多赢少的局面。连薛崇训都摸不透她的想法,她既没有表态,也没有作相应的调整比如取消新军的组建。

    这时边关传来急报,突厥兵主力北去攻铁勒九姓去了。这个消息另安朝廷有些吃惊,本来唐军都磨刀霍霍要调兵开战了不料突厥这会儿还跑去打别人……同时也说明游牧骑兵动员起来确实比原快,安忙活了半天还没调拢军队,突厥人就很快聚集大军动。

    尚书刘安拿这件事上疏,突厥人定会故技重施,以涉我朝政为名劫掠攻击边关各州,唯有趁其北方有患之时调兵讨伐才是有利时机。

    太平公主很快在紫宸殿召集大臣议事,薛崇训也得到了召见。因为上次薛崇训说盟主那事儿和太平公主吵了起来,闹了别扭,他便和大臣们一块儿殿,没有先去独见太平。

    不过太平公主一紫宸殿就用目光四顾找到了他站的位置,她坐到上位后便抬起袖轻轻一挥:“都免礼。第一次从安东都护派去瀚海(铁勒)的唐使,被突厥人杀害了?”

    她问这句话的时候看着薛崇训的,薛崇训便站来愤愤:“据报突厥人杀害唐使李天书的手段极其残忍,将其活活剥腹取而死,只因唐使将与铁勒曳固盟约的国书吃掉了。此等作法完全无视朝廷威仪,轻视狂妄之心昭然若揭!”

    太平公主面不改:“李天书忠心可嘉,以死捍卫气节,朝廷应追封他为安东都护并妥善抚恤萌封其。”她说罢神一变,不怒自威,“突厥杀我使臣,今番又率兵攻击大唐之番,与叛逆无异。崇训何在?”

    薛崇训心良好,急忙躬:“儿臣在。”

    太平公主当机立断:“你即可调各地兵联合北方羁州各军奉召伐逆,斩默啜传首安。政事堂及各级官吏,应调整国策保证军需补给、壮丁民夫,我与今上静候捷报。”

    薛崇训大喜过望,与大臣们纷纷接旨应了来。看来太平公主的魄力仍在,今天这事儿决定得毫不拖泥带,薛崇训此时的心是一片顺坦。

    紫宸殿的议事没一会儿就散了,他想着“盟主”之事母亲还没表态,本随后去承香殿再探探风,不过转念一想:我已经先说来了,母亲既然没有明确令禁止,那往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直到她明确表态再作打算。

    他了大明还没到午,直接就回到亲王国召集幕僚先说了里发生的事,然后赶着分派事。闲了几个月突然之间大伙都忙碌起来。

    此时杜暹的新军正驻扎在安城外的武功县训练,听说用竹竿代替兵,在腰间挂石以代替盔甲重量。薛崇训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甲坊署通知他们准备甲胄兵,随时调用;然后再派人去武功县要将士名册卷宗(甲胄有大小型号)。他吩咐完这两件事后,又打算亲自去军营一趟。便传李逵勇集合飞虎团卫队行。

    “兵会调其他各路军队向三城发,届时我只要率神策军及新军二万从关北上与之汇合,接受兵权后便可对突厥开战。”薛崇训踌躇满志地对众人说。

    苏晋好像松了一气的样附和:“王爷期待已久的大功业,今日总算可以一展抱负了。”他此前还担心自己一时冲动说的计谋会惹来祸事,更有可能被当作替罪羊,今日他才放了担心觉得自己好像太多虑。

    其他人也纷纷祝贺:“愿晋王旗开得胜,早传捷报。”

    过得一会儿李逵勇来报,飞虎团已准备完毕。薛崇训便向幕僚们告辞,穿着早上的朝服就门去了。夫庞二赶车来接他,他此时的心有些激动,便不坐车直接上带着一群骑兵大摇大摆地从街上呼啸而过。

    新军训练的驻地便是以前神策军搭建的军营,后来神策军的驻地搬到了安城南,杜暹等便把将士安置到了那里。武功属于京师郊县,骑的话今天日落之前就能赶到。

    武功县令率官吏城夹相迎,但薛崇训没这帮小官,一群铁甲骑兵直接从大疾驰而过没有作丝毫停留,只给他们一阵尘土,不过县令仍然躬侍立旁直到骑兵远去。

    过得一会儿薛崇训便在大路上遇到了杜暹及将数十人,大伙合军一继续向兵营跑。不过当薛崇训到了地方后,第一印象有些不太好;过得片刻也就释然:只见那些兵上都绑的是竹木甲及石,手里拿的是竹竿,而且没有旗帜,当然和战阵上铁甲如云的场面比稍显不足,但细观之队列整齐军纪良好确是让人满意。

    薛崇训回问杜暹:“没有旗帜是因没有名号的缘故?”

    杜暹抱拳:“回晋王,正是如此。这批人是从各地军挑选的,来源不一应该有个新的名号,只是以前忙于练整编无暇顾及此事。”

    李逵勇立刻搭腔:“神策军不也是薛郎取的名儿,他们也该让薛郎取个哩。”

    杜暹这才恍然,心说两军都是薛氏嫡系队,让薛崇训命名的意义重大,急忙便说:“晋王通文武,今日正好赠将士一个旗号。”

    其实薛崇训之前也没顾得想这事儿,又是临场发挥,他沉片刻说:“咱们组建新军的目的是为了打突厥。突厥人对我大唐边关‘同胞’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连同各族也受其残暴之害,北方一片黑暗野蛮;而我大唐健儿顺应天命奉召讨逆,兵戈杀伐却是为了给各族百姓带去文明之光……有了,‘明光军’如何?”

    名字不过就是个代号,本并不重要,重要的只要是薛崇训命名就好。于是杜暹本不假思索张就赞,连赞了两个“好”字之后才琢磨着说:“明光不仅是给蛮夷之地带去教化之光,又正契合‘明光铠’的字,咱们的骑兵不正是穿明光铠么?”

    薛崇训听罢便挥起佩刀对众军大声喊:“兄弟们名号‘明光’,只要明光铠能到达的地方,便能剪灭黑暗野蛮带去文明之光!明光军的名声即将远达四海,汉家礼仪将普照宇!”

    他的绪立刻煽动起了众军的血,或许将士们也是于对上峰本能的尊敬,很快大家都呐喊起来。可是万众一心只是号称,人们的喊声很难一直,呐喊有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