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YD) - 分卷阅读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薛郎的行辕。”

    二人遂乘车来到了薛崇训的住,问明白了他的所在,又转去了旁边的偏院。刚走到门,薛崇训已经迎了来,满脸堆笑:“刘使君,我等你好久啦!”

    刘安走上前去,脸有些尴尬:“惭愧……惭愧……”

    薛崇训大咧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携其手:“没事,现在还不晚。你以后会明白,今天你来找我,绝对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我已经想好了,不日各地的账目就会收齐,七成都给薛郎!”刘安低声说

    “哈哈……”薛崇训仰大笑,然后把手里抓的东西一把放到了刘安的手心里。刘安张开手掌,低一看,是一把米,顿时到十分迷惑。

    他急忙苦思其寓意:一把米,是什么意思,难是指禄米?刘安突然想到,莫非意思是说因为投效他卫国公以后就会给禄米,官位无忧?

    这么个解释虽然有,但刘安越想越是这样,此此景,把一把“禄米”到自己手里除了是这个意思还能有什么意思?这是在暗示自己该表态效忠了!

    刘安遂不再犹豫,当便抱拳:“刘某以后愿以卫国公首是瞻,单凭差遣。”

    “等再说。”薛崇训携他一同,回,“去拿一副运河图纸过来。”

    二人得院,来到一间空屋里,待仆呈上图纸,薛崇训便将图纸展开搁在桌上,招手:“刘使君过来看。”

    刘安不知薛崇训要搞什么名堂,只得走到桌跟前,埋一看,很普通的一副图,而且比衙门里专用的掉粮图纸还要劣。

    薛崇训却不计较图纸的劣,他满面红光,兴致地指着图:“我沿着运河一路东来,已经问明白了,从岭南到安,运粮时竟达十一个月!从杭州到安,也得九个月之久!如此时间运输,不仅要吃掉大分粮,还有险、盗匪,天赋税运及安本就是个万分艰难劳民伤财的事,有没有法改变?”

    刘安沉:“人与天斗,无可奈何,但若是能清吏治,任人唯能,政通人和,或许能降低百姓的负担。”

    薛崇训愕然:“你这人就是想得太多,我给你说漕运之法,你怎么扯到吏治上去了?咱们是的官,又不是吏的,吏治关我们何事?”

    刘安:“吏治是政通之本,所以我最先想到的是吏治。卫国公有何良策?”

    薛崇训想着刘安这了许多年的官,理政经验比自己丰富多了,他都没办法,莫非自己想的那法真是纸上谈兵,不能实际作?想到这里,薛崇训的兴奋收敛了许多,隐约有些不自信来,便说:“那我先说说这法,刘使君是故吏,给参详参详,能不能实施。”

    “请卫国公明言。”

    薛崇训想了想:“我这法叫四段法,一句话就是江船不,汴船不黄河,河船不渭。分段运输,有两大好:其一,各里的船只可以在熟悉的航行,减少事故;其二,不必等待河涨退,省去了滞留的时间。四段法以另外两个附加法令:储仓法、雇用法。储仓法,在扬州、汴、河、渭等地设置转运粮仓,赋税收上来之后,只要分段运往各地粮仓,只待适合航运的季节,再以转运,运往安。雇用法是为了节省运粮的时间,降低百负担,运输由官府面雇佣船丁,再以军队护卫,这样就不必让运粮滞留在各个隘,也不必担忧盗匪,减少损耗。刘使君,你给参详参详,此三法可能实施?”

    刘安久久不语,脸变化极其丰富,一会兴奋,一会苦思,良久之后才说:“卫国公要七成钱财,就是为了把钱用到变法上面?”

    薛崇训笑:“正是如此!建仓、造船、通河、雇人,什么不要钱?我很早就想到这个四段法了,就愁没银,现在可好,银有了,我觉得可行还是很大的。”

    “哪里是可行很大?”刘安怔怔

    薛崇训皱眉:“怎么,有什么问题?”

    刘安叹息:“今日刘某对卫国公的敬佩之心再无半虚假!此法真是天人之合、绝妙之至,旷古绝今、治世之妙策也!佩服、概,英雄少年,刘某人不服不行……”

    “哈哈!”薛崇训顿时大笑,“刘使君,你这恭维话实在太夸张了吧,不过我听着舒坦呢。”

    刘安松了一气:“卫国公怎么不早说呢?早知有此妙计,一石数鸟之策,我也不用担忧挂心那么久了。”

    薛崇训叉着腰,得意洋洋地说:“我只等太那边的人打脸打到石上,让他们闹,闹得越大、舆越凶,咱们越是风光,嘎嘎……”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div align=center>

    第十三章 树

    运河上的一摊事儿在京里能怎么闹,薛崇训大概也猜得来,他也懒得去打听况,只自己的事。照现在的消息传递速度,等东都的事传到京里的时候,估计改革漕运的事宜也走上轨了。一想到那些“仁人志士”得到消息时脸上的尴尬劲,薛崇训心里就非常得乐。

    在行辕里呆了半个月,薛崇训已经安排刘安等官员分别负责筹建仓库、招募兵丁、胥役等事宜。他自己要的就是制定法令和委任临时的官吏将领,这事需要亲自过手,因为那些被自己亲自提的官吏以后会有派系的烙印,对扩大势力和影响力很有帮助。

    他提着笔,一边写字,又一边修改,很认真地逐字逐句地制定漕运法令。一整天都在这事。

    临近旁晚的时候,刘安又来了一次,聊了一会公务便告辞了。薛崇训送走刘安回到书房,见那个侍候笔墨的婢正往砚台里倒要重新磨墨,他便喊:“不用再备墨了,今天就到这儿,把书房收拾收拾休息罢。”

    那小丫听罢低应了一声,便先把砚台拿去清洗。薛崇训走到桌案前,将上面的纸张分类,等那丫来时又说:“这些纸没用了,要烧掉。”

    “是,郎君,我先烧这些纸,一会再收拾桌。”婢说

    薛崇训坐到椅上,伸了个懒腰舒气,疲惫,不过因为办了不少正事有充实。他心放松,这时候才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