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jin男频搞基建 - 分卷阅读49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官员们奏疏大多都是歌功颂德,久生活在这环境,再睿智的人都会生一些自得。

    他自知见闻浅薄,却还是希望能够对楼喻有些帮助。

    楼喻翻阅片刻,笑:“你有这些见解确实不俗,那么,你还持之前选的那条吗?”

    “嗯,我不喜跟人打机锋,我还是更喜研究。”楼固神,“北境后,我更定了这一。”

    对比大盛百姓和草原牧民的生活,楼固越发觉得,阿兄以前常说的“生产力”是极为关键的。

    不论是农田还是工厂,只有提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粮,保障大盛百姓的生活必需。

    如果继续提生产力,百姓是否会更加富裕?

    比起他,阿更适合成为朝堂的引领者,而他以后则尽可能地为阿的政策方针提供支撑。

    楼喻正:“男汉一言既,驷难追,我以后不会再问,明白吗?”

    楼固

    “我明白!”

    朝廷有能耐的官员还是不少的。

    不久后,治理北境草原的方案呈至御案。

    先是对草原的行政规划。

    据考察组的结论,科学合理地重划边境线,直接将资源丰足的地域划为大盛的领土。

    这些地方本就有价值,而且对大盛来说,算不得鞭莫及之地,毕竟从京城到南方同样很远,只要教化安民之策落实到位,不怕牧民没有归属

    这个规划,直接将好的留,不好的丢给乌帖木他们了。

    楼喻被官员们的“贼”逗笑了,指着方案:“要是乌帖木和阿鲁他们知,肯定要气得吐血。”

    “他们犯边这么多年,咱们是时候讨回一些债了。”霍延淡淡

    楼喻颔首:“你说得对,北蛮抢掠边境百姓多年,必须要连本带利还回来。”

    霍延俊目笑。

    若非前这人,大盛的疆域不仅不会如此扩张,或许还会逐渐缩小。

    两人接着往看。

    确定行政区域之后,就得解决区域百姓的生存问题。

    接受大盛统治的牧民,可以留在行政区域,申请成为大盛百姓,每年缴纳赋税,同时可以保留族本来的风俗习惯。

    不接受大盛统治的牧民,则自行离开统治区域。

    最后是教化政策。

    想要培养牧民的归属,就得让他们学习原文化,此举与教化南方三州族民差不多。

    不过要想教化,得先让牧民稳定来。

    官员们为各区域牧民谋划了不同的生存模式。

    适合耕的区域,派人教授他们农耕技术;适合采矿的区域,官府在当地建设矿场和加工厂,招募工人参与劳作;适合放牧的区域,依照吉庆草场和吉州加工厂的模式,行集化、专业化的养

    等牧民都安定来,再行文教传播,让他们打心里觉得自己就是大盛民。

    前几年或许成效不大,但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几十上百年后,只要途不间断,这些牧民都会真正成为大盛民。

    草原也会成为大盛不可分割的一分。

    楼喻朱笔批阅后,不禁:“希望这些都能在未来实现。”

    霍延笃定:“会的。”

    北境分草原被纳行政版图,朝廷肯定要在当地建州立府。

    那么,派谁去第一任知府呢?

    朝有谁合适?

    要去北境当知府,不仅要有能力,还得知悉草原风俗习惯,并与牧民没有障碍。

    楼喻想了想,觉得宋砚较为适合。

    宋砚庆王府,从田庄就开始追随楼喻,为人较为机,又自学北蛮语言,曾跟随使团一同使北境。

    后来楼喻登基,他凭借的语言天赋,成为礼的一名官吏,这些年依旧不忘学习。

    宋砚忠心低调,为庆州系官员,为人世和思想观念都比较适合这一职位。

    楼喻遂旨擢宋砚为北州知府,带着新政策前往北州治理。

    北州就是北境草原的新称。

    盛军控制北境草原后,牧民们都有些恐慌。

    他们只是普通放牧的,失去大落的庇佑后,并无抵御军队的能力。

    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盛国的隶。

    直到朝廷政令传来。

    什么!他们这里成大盛的北州了?

    什么!不愿接受大盛统治的不允许留在北州?

    他们真的要当盛国的民吗?

    有些牧民愿意,有些牧民不愿意。

    在盛国军队的,那些不愿接受的牧民全被驱逐北州境

    宋砚刚担任知府的时候,北州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平原。

    没有城池,没有府衙,他将毡房当成临时办公场所,一项又一项,认真地执行朝廷的政策。

    他几乎跑遍了整个北州。

    在北州府衙的努力,北州的农耕区、矿业区、畜牧区相继建成,牧民渐渐在土地上安定来。

    昭庆十五年,远洋航行的船队终于回归。

    船队途径东洋、南洋、西洋等诸多小国,又驶向更远的地方。

    他们带回了很多特产,并考察了不少异国的风土人,同时弘扬了大盛的国威。

    随行人员对沿途之事行了详细的记录,记录本被呈至御案。

    楼喻看得很仔细。

    远航计划的确是为了威慑远洋小国,但楼喻还抱着一个目的。

    那就是各个大陆的特产。

    大盛目前的农作数量远远比不上他在现代所认识的,除此之外,一些工业上的重要原材料大盛同样稀缺。

    船队起航前,他就着重待了各国特产一事。

    经过土豆、棉和甘薯的成功植,众人也期待能够引更多外来的农作

    故这次远航队伍搜寻特产极为认真负责。

    若真能寻到如土豆之类的,不仅能够为大盛百姓加餐,或许还能青史留名。

    何乐而不为?

    这次船队跑得很远,去过很多国度,带回来不少稀奇古怪的

    许是大盛真的迎来了国运,楼喻在记录本上竟真的看到了自己想要的。

    “……不过成人小臂,上尖,外有青包裹,尖端垂有须……”

    楼喻目光顿亮,这不就是玉米吗!

    好家伙,大盛百姓又有福了。

    再往后看。

    “……树会哭泣,白似……”

    橡胶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